福建省大田縣城關第一小學 曾寶花
人本理念下要求廣大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原則,更加關注學生和尊重學生個人成長及個性化特點,促進學生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小學班主任是小學生班級管理的領導者、組織者以及管理者,因此小學班主任的班級管理水平也對學生的發(fā)展及班級管理產(chǎn)生著重要影響,同時也會對班級、學校以及家庭三方之間的溝通聯(lián)系產(chǎn)生影響。而在新課程改革以及素質教育不斷發(fā)展的今天,堅持人本理念開展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現(xiàn)實意義。
首先,堅持人本理念,可以有效增強小學生的主體意識。小學階段是學生實現(xiàn)成長與發(fā)展的關鍵時期,也是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的時期。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堅持人本理念有利于提升學生的主體性,促使學生更好地樹立并增強主體意識,進而能夠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有利于提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和生活中更好地發(fā)展。同時通過提高學生主體意識,也能夠促進學生以更高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有利于促進學生的不斷進步和全面發(fā)展。其次,堅持人本理念開展班級管理,有利于進一步促進小學生的健康人格培養(yǎng)。小學階段的重要任務就是培養(yǎng)小學生的健康人格,因此若在小學階段教育中,班主任對于學生發(fā)展缺乏關注,容易使小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缺乏責任心與愛心,導致小學生的集體意識與社會意識等不強,這對于小學生的人格發(fā)展和個性成長均會產(chǎn)生不利影響。通過堅持人本理念,有助于培養(yǎng)小學生的意志和信念,促進小學生更好地形成健康的人格。
目前小學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中還存在著以下幾方面問題:首先,未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在班級管理工作中過于強調班主任的作用,未能發(fā)揮學生的積極作用;其次,班主任對于人本理念的認識不充分,在管理工作中沒有真正落實學生的主體性地位,人本理念落實不到位、不徹底;最后,師生之間的溝通缺失。小學生與班主任之間沒有良好的溝通橋梁,班主任未能真正了解學生,而小學生也可能對班主任的管理產(chǎn)生畏懼或逆反心理,不利于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開展。
一切為了學生服務是每一名教師教育教學的宗旨,因而小學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也應該充分認識到小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要重視學生的地位和主體性,對班級管理理念進行更新和優(yōu)化。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將學生的發(fā)展作為根本,尊重每一名學生的個性化成長,促進學生可以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潛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個性發(fā)展。因而小學班主任在進行管理工作時,需要更加重視每一名學生所具有的主體地位,同時也需要意識到每一名學生都是充滿活力的個體,在管理過程中應該堅持平等、民主和公平的原則,特別要注重不冷漠、不忽視學困生,避免隨意處罰學生,也要避免強制性地向學生灌輸知識。而應該轉變?yōu)樽鹬睾蜔釔蹖W生,積極主動地與學生之間拉近距離,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為學生主體性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
小學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也應該做到與時俱進,對班級管理方法不斷進行優(yōu)化和改善,對管理模式進行完善,進而更好地適應當前社會發(fā)展的需求。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應該充分利用并發(fā)揮每名學生的力量,提高小學生的自主管理水平,充分發(fā)揮每一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及特長,實現(xiàn)學生自主管理班級。同時在小學生自主管理班級的過程中,班主任要注重對學生的指導和幫助,充分發(fā)揮每一名小學生的聰明才智,結合本班級的實際情況開展管理工作,在這個過程中也可以增強小學生的責任感,提高其自主能力。
良好的班級管理需要師生之間良好的互動溝通和交流。通過積極的師生溝通交流,可以消除師生之間的隔閡,更好地建立班級管理中的良好氛圍,因而小學班主任應該注重與小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在此過程中滲透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首先,班主任可以通過設置師生溝通環(huán)節(jié),例如互動留言和師生談心等方式,為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構筑橋梁。對班級管理中的各類問題進行師生之間的意見交換,班主任要注重聆聽每一名學生的想法,對于學生提出的可行性建議應該予以采納,充分體現(xiàn)出小學生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的積極作用,從而提升學生的管理積極性。
綜上所述,新時期小學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應該做到與時俱進,不斷地對管理觀念以及管理方法進行更新和優(yōu)化,提升班級管理水平。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不斷重視且充分發(fā)揮每名學生的主體性,提升學生的自我主體意識,更好地激發(fā)小學生的自我潛能,真正實現(xiàn)培養(yǎng)小學生個性獨立,使小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夠得到全面提升,進而真正實現(xiàn)教育中的素質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