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亞男 石玲 紀莉莉
本研究為明確角膜移植手術的綜合護理干預效果, 對19例角膜移植術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 另對19例患者采用綜合護理干預, 統(tǒng)計比較兩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及護理滿意度, 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2~12月在本院進行角膜移植手術患者38例, 按護理方案不同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 各19例。研究組患眼19只, 男14例, 女5例;年齡21~85歲,平均年齡(46.2±16.2)歲;文化程度:文盲1例, 小學2例,初中10例, 高中3例, ???例, 本科1例。對照組患眼19只,男14例, 女5例;年齡23~85歲, 平均年齡(46.7±16.0)歲;文化程度:文盲1例, 小學3例, 初中11例, 高中2例, ???例, 本科1例。兩組性別、年齡及文化程度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均有角膜移植手術指征;②認知與溝通能力正常。排除標準:①臨床資料不完整者;②配合行為較差者。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常規(guī)護理, 即遵醫(yī)囑指導患者臥床休息、進食半流質食物, 并提醒患者不可大聲咳嗽、說笑、用力擠眼等, 告知患者出院后一旦出現(xiàn)異常表現(xiàn), 立即與醫(yī)師聯(lián)系, 快速檢查、處理。
1.2.2 研究組 采用綜合護理干預, 具體如下。
1.2.2.1 術前護理 ①心理護理:角膜移植術患者在術前往往因害怕手術失敗、手術意外等不良事件產(chǎn)生緊張、煩躁、焦慮等負面情緒, 容易引起不良心理應激反應。護理人員應幫助患者料理生活, 為其詳細解釋手術流程、配合方式、注意事項等, 增進患者對手術相關知識的了解;同時為患者介紹成功案例, 減輕其緊張、恐懼心理, 告知患者保持平和、樂觀心態(tài), 以最佳狀態(tài)迎接手術, 有助于優(yōu)化手術治療效果。②術前檢查:幫助患者在術前做好??茩z查、心電圖檢查等,包括眼壓、眼部B超以及全身狀態(tài)檢查等, 及時排除可影響手術治療效果的全身性疾?。煌瑫r, 術前指導患者口服鎮(zhèn)靜劑, 保證睡眠充足;此外, 在術前3 d滴抗生素滴眼液, 沖洗結膜囊、淚道等, 以滅菌眼墊遮蓋術眼, 預防術后感染;術前30 min則取適量20%甘露醇靜脈滴注, 并口服降眼壓藥物,術前使用縮瞳藥物縮小瞳孔, 預防術中損傷晶狀體。
1.2.2.2 術后護理 ①生活護理:叮囑患者少活動, 多休息, 盡可能避免咳嗽、打噴嚏等, 預防傷口出血、眼壓升高等,影響手術效果;同時觀察創(chuàng)面。術后第2天會逐漸形成前房,如果未形成, 則在裂隙燈下仔細觀察患者移植片縫線有無脫落、移植片是否對合良好、角膜間有無滲漏等。②并發(fā)癥預防:觀察患者術后有無排斥反應, 角膜排斥反應多發(fā)生于術后第15~18天, 以術眼疼痛加重、分泌物增加、視力驟然下降、結膜充血、眼部流淚等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 且移植片上表現(xiàn)為玻璃樣渾濁, 一旦發(fā)現(xiàn)排斥反應, 則及時報告醫(yī)師, 予以相應處理。③飲食護理:若角膜傷口較大、愈合遲緩, 則適當增加維生素、蛋白質等攝入, 如豆制品、雞蛋等, 嚴禁煎炸類食物、辛辣食物和煙酒等, 以免患者眼部充血、血管擴張。同時, 禁食較硬食物, 預防用力過度而導致傷口裂開,多進食蔬菜、水果, 預防便秘, 預防傷口出血。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及護理滿意度。并發(fā)癥包括免疫排斥反應、感染、屈光不正。自擬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 評估患者對日常生活、飲食、心理狀態(tài)、衛(wèi)生情況等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分為滿意和不滿意。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研究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5.3%, 低于對照組的31.6%,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n, %)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研究組患者滿意19例, 無不滿意患者, 護理滿意度為100.0%;對照組患者滿意15例,不滿意4例, 護理滿意度為78.9%;研究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471,p<0.05)。
角膜移植手術作為一種眼科手術, 可通過以同種異體、正常的透明膠膜組織替換渾濁病變角膜組織恢復患眼視力,或者控制角膜病變, 最終增強視力, 治愈角膜疾病, 屬于眼顯微外科術式之一, 也是治療角膜疾病的重要手段[1]。然而,角膜移植手術操作比較復雜, 術后并發(fā)癥較多, 加上患者往往缺乏出院后相關護理常識、注意事項, 導致其病情反復問題嚴重, 影響其手術治療效果。鑒于此, 醫(yī)學領域相關研究人員應高度重視, 在角膜移植術前慎重選擇合理護理方案,從而減少患者圍術期并發(fā)癥, 并提升患者滿意度, 優(yōu)化護理效果[2]。
決定角膜移植術患者預后的因素包括客觀、人為兩大因素:客觀因素涉及眼角膜質量、患眼情況;人為因素涉及術者的手術操作技巧、護理質量[3]。經(jīng)本研究總結護理心得:護理質量是決定患者預后的重大因素, 要求對患者心理、生理、生活等各個方面提供周密、合理的護理干預, 時刻關注患者病情變化, 并做好充足術前準備等, 以保證手術效果。其中, 術中全身麻醉期間護理要點為嚴密監(jiān)護患者眼壓變化,觀察患者面部表情等, 以嚴密患者病情變化, 預防出現(xiàn)意外事件等, 從而提升手術成功率。綜合護理干預作為醫(yī)療領域上新興護理模式, 遵循“一切以患者為中心”作為護理理念,要求從患者心理、生理、社交等方面需求提供相應護理干預, 以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 減輕其軀體不適感, 從而滿足本病患者各個時期的護理需求, 改善手術結局[4,5]。由此可知,綜合護理干預用于角膜移植手術圍術期, 能夠克服常規(guī)護理“內容片面”、“操作機械性”等弊端, 大幅度提升護理質量水平, 有助于在減少角膜移植手術患者圍術期并發(fā)癥的同時,提升其護理滿意度, 減少醫(yī)患糾紛等不良事件發(fā)生[6]。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5.3%, 低于對照組的31.6%,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滿意19例,無不滿意患者, 護理滿意度為100.0%;對照組患者滿意15例,不滿意4例, 護理滿意度為78.9%;研究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角膜移植手術患者采取綜合護理干預較常規(guī)護理更具優(yōu)越性, 同時也證明了上述觀點, 體顯了綜合護理應用于角膜移植術中的突出效果。
綜上所述, 角膜移植手術患者在圍術期應用綜合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突出, 可有效減少患者并發(fā)癥, 并提升其護理滿意度, 值得推廣應用于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