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艷芳
漯河市郾城區(qū)中醫(yī)院,河南漯河 462300
小兒腹瀉是兒科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臨床表現主要為大便性狀改變、次數增多,可伴有發(fā)燒、嘔吐等癥狀,若不及時治療,可因腹瀉失水過多導致脫水、電解質紊亂及代謝性酸中毒,嚴重危害患兒生命健康[1-2]。目前西醫(yī)多采用活性菌、抗生素等治療本病,療效欠佳。中醫(yī)認為,小兒腹瀉的根本在脾胃,由于感受風寒、喂養(yǎng)不當等導致脾胃失調,水濕滯留,從而引起腹瀉,故臨床治療應以調理脾胃為主。本研究探討葛根芩連湯加減聯合蒙脫石散治療小兒腹瀉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選擇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腹瀉患兒96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8例。觀察組,其中男29例,女19例;年齡1~5歲,平均年齡(2.75±0.96)歲;病程1~4 d,平均病程(1.96±0.31)d。對照組,其中男27例,女21例;年齡8個月~5歲,平均年齡(2.69±0.94)歲;病程1~3 d,平均病程(1.98±0.33)d。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符合《諸福棠實用兒科學》[3]中小兒腹瀉的診斷標準;患兒家屬了解研究內容,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免疫系統(tǒng)疾??;腎功能不全;對研究藥物過敏;研究中途要求退出者。
2組患兒入院后均予以糾正脫水,補液,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等常規(guī)治療,對照組給予蒙脫石散(浙江海力生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53023)口服治療,≤2歲者1~2袋/d,>2歲者2~3袋/d,將其加入50 ml溫水中稀釋后分3次服用。在此基礎上,觀察組加服葛根芩連湯加減,藥方組成為葛根、茯苓10 g,藿香、黃芩、蒼術、陳皮、厚樸各6 g,黃連、烏梅、甘草各3 g,隨癥加減:腹痛者加白芍、木香;嘔吐者加柿蒂、半夏、姜竹茹;虛汗者加白術、太子參。上藥加水煎煮2次,取150 mL藥液,<1歲者10 mL/次,1~3歲者20~30 mL/次,>3歲者30~50 mL/次,1劑/日,均分數次喝完。2組均治療3 d為1個療程。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4],將中醫(yī)證候(大便色黃穢臭、大便泄瀉、小便短黃等)分為無、輕、中、重度,分別計0、2、4、6分。治療后,臨床癥狀基本消失,中醫(yī)證候積分減少>90%為基本治愈;臨床癥狀明顯改善,中醫(yī)證候積分減少75%~90%為顯效;臨床癥狀有所好轉,中醫(yī)證候積分減少40%~74%為有效;證候積分及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為無效??傆行?基本治愈率+顯效率+有效率。治療前后采集2組清晨空腹血3 ml,離心后取血清,采用酶聯免疫法檢測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23(IL-23)水平。記錄2組治療前后腹瀉次數。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基本治愈21例,顯效19例,有效6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5.83%(46/48);對照組基本治愈16例,顯效13例,有效10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為81.25%(39/48);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治療前,2組炎性因子水平與腹瀉次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TNF-α、IL-23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腹瀉次數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及腹瀉次數比較
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小兒腹瀉是由多病原體、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數增多和大便性狀改變?yōu)橹饕憩F的兒科常見病,以6個月~2歲嬰幼兒發(fā)病為主,容易造成小兒營養(yǎng)不良、生長發(fā)育障礙等[5]。研究[6]表明,炎性因子參與本病發(fā)展的整個過程,其中IL-23屬于促炎因子,在調控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其水平與病情程度呈正相關,同時還能上調體內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從而促進機體炎癥反應,加重病情。蒙脫石散是目前臨床上治療本病的常用藥物,其主要通過在消化道黏膜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同時與黏液糖蛋白相互結合,從而促進黏膜屏障修復,提高其對病毒的防御能力;此外,其具有非均勻性電荷分布及層紋狀結構,可抑制消化道內病原菌及病毒的繁殖,從而有效緩解病情。小兒腹瀉屬于祖國醫(yī)學中“泄瀉”范疇,其病因病機主要為脾常不足、內傷飲食、外感六淫等導致脾胃失調、精微不布、水谷不化,故臨床治療以清熱祛濕、調理脾胃為主。葛根芩連湯中葛根解肌退熱、生津止渴、升陽止瀉;茯苓利水滲濕、健脾和胃;藿香芳香化濁、開胃止嘔;黃芩、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蒼術、厚樸燥濕健脾;陳皮理氣和中;烏梅澀腸生津;甘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調和諸藥;諸藥聯用共奏健脾止瀉、清熱利濕之效。加減方中木香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白芍止痛,養(yǎng)血斂陰;半夏、柿蒂降逆止嘔、消痞散結;姜竹茹和胃降逆;太子參補益脾肺、益氣生津;白術補氣健脾、止汗。治療中對癥加減可有效改善患兒腹痛、嘔吐、虛汗等癥狀,提高臨床療效。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炎性因子水平及腹瀉次數均優(yōu)于對照組,結果表明,葛根芩連湯加減聯合蒙脫石散治療小兒腹瀉效果確切。研究[7]表明,葛根芩連湯具有解熱抗菌作用,可有效抑制白色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其與西藥聯用達到協同互補作用,進一步提升臨床療效。
綜上所述,葛根芩連湯加減聯合蒙脫石散可提高小兒腹瀉的治療效果,減輕機體炎癥反應,減少腹瀉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