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毓媛
詩詩:文文老師,周一的早上,我們正在進行升旗儀式。沒想到,一陣大風(fēng)刮來,很多白色塑料袋滿天飛,我們的操場就變成了塑料袋的舞臺。于是,我就以這個為題材寫了一篇日記。老師還表揚了我!
文文老師:哇,這個小插曲果然很有意思。我相信你寫出來的文章一定也很有趣。
山山:文文老師,我也寫了一篇日記,也寫了這件事。老師夸我寫得生動又具體呢。
文文老師:看來,我之前教給你們的小竅門,你們都掌握了,真為你們高興。那么你們到底遇到什么麻煩了?
山山:老師說我文章寫得很不錯,題目卻不好。
詩詩:是哪,老師也說我這篇作文美中不足就是題目取得還不夠好。
文文老師:哦?那你們寫了什么題目?
山山:我的題目是“一次升旗儀式”。
詩詩:我的題目是“有趣的塑料袋”。
文文老師:嗯,其實你們的題目都是貼近這篇文章主題的,但是如果我們稍稍改動一下,文章就會變得更精彩。山山,你的題目是“一次升旗儀式”。這事雖然發(fā)生在升旗儀式上,但是題目如果這樣寫,會讓人以為你是在介紹升旗儀式。而你寫的內(nèi)容其實是發(fā)生在升旗儀式上的一個小插曲或者是小風(fēng)波,你看可以怎么改?
山山:哦,我知道了,我改成“升旗儀式上的風(fēng)波”,您看怎么樣?
文文老師:不錯,這個題目既點明了事情發(fā)生的時間,也特別吸引人。讀者會想:升旗儀式上還會有什么風(fēng)波呢?真想看看。
詩詩:哦,我也好像明白了,我的題目和他的犯了一樣的毛病。“有趣的塑料袋”,感覺好像是在介紹一種塑料袋一樣。我是不是也可以改成“塑料袋風(fēng)波”?
文文老師:是的,你找到了自己的問題,用“塑料袋風(fēng)波”也不錯,但是你能不能再想想?和山山有點兒區(qū)別吧,不用“風(fēng)波”這個詞好不好?
詩詩:嗯,那就“升旗儀式VS塑料袋”?這個怎么樣?
文文老師:這個題目更有趣了,把兩個完全沒有關(guān)系的詞語放在一起,肯定讓讀者很有興趣讀下去。你們還能想到更多的題目來吸引讀者嗎?
山山:“妖風(fēng)來襲”怎么樣?
詩詩:這個題目我喜歡。我想到了“‘白魔’的狂歡”!
山山:呀,你真厲害,還能把塑料袋想成是“白魔”,有意思!我再來想一個——“升旗儀式上的‘明星’”!
詩詩:這個“明星”真不錯,讓人好想知道誰是明星。哈哈,太有意思了,原來取題目也不難哪!
文文老師:沒錯,你們倆可真會動腦筋,新想的題目個個都很有意思。新穎!有趣!抓人眼球!點明中心!題目可以從很多角度去思考。要知道,一篇文章的精華就在它的題目上。點睛之題要是取好了,文章就成功了一半喲!
山山:謝謝文文老師,您又教了我們一著!
詩詩:是呀,謝謝文文老師,再見啦!
小學(xué)生優(yōu)秀作文(中年級)2018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