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匡雯 肢體語言學家
“肢體行為比語言更誠實,語言可以歪曲事實,但肢體行為卻無法掩蓋內(nèi)心所想,更能真實地透露人的內(nèi)心世界。” ——美劇《Lie to Me》
2歲的孩子大概掌握了200個詞語,但其中常用的比較熟練的只有50個左右。而且,這個階段的孩子還在不斷地接觸新的情緒,當他們還沒有學會處理時,就會用沉默來代替表達。這時,你就需要從寶寶的肢體語言中了解孩子內(nèi)心所想。
錯誤解讀
我喜歡這個玩具!
真實意思
我有點害怕它!
在肢體語言學方面,雙臂交叉有多達67種含義,雙臂疊抱在胸前示意自我防范,普遍傳達一種不安的情緒。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有著很強的探索欲,如果他對一個事物不感興趣,就不會出現(xiàn)害怕的表現(xiàn)。
正確的回應
如果孩子面對著玩具流露出猶豫或懼怕的神色,你要做的是鼓勵他克服。最好的辦法是用自己的示范減輕孩子的恐懼心理,比如自己先玩給寶寶看。不要笑他膽小,更不要勉強他玩,這很可能引起他大發(fā)脾氣而徹底放棄對玩具的嘗試。
錯誤解讀
我不想看到她!
真實意思
我不喜歡她盯著我看。
孩子的這種反應很可能是由于對方的行為讓自己感到不自在。首先,你可以觀察他的表情,如果他是笑著的,那沒有問題;如果他有點不高興,那他很可能想要躲起來,因為陌生的氛圍讓他感到不安。
正確的回應
首先一定不要大驚小怪,這沒什么大不了。你可以先向朋友解釋:“他可能有點害羞?!币欢ú灰载煿值目谖请S便給孩子貼標簽,類似“唉,這孩子就是不闖實”“你這樣多不禮貌”等。最好以一個旁觀者的口吻平靜地對他說:“看得出來你好像有點不太適應,沒有關系,我給你一點時間,等你調(diào)整好就加入我們。”
錯誤解讀
我做錯事了,但我不想讓你知道。
真實意思
我為我做的錯事感到自責。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隨著“害羞”心理的出現(xiàn),“羞愧”“自責”心理也相應出現(xiàn)。這是好事。美國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2歲時就表現(xiàn)出“愧疚”“自責”心理的孩子,在日后出現(xiàn)行為問題的概率比那些沒有這些心理的孩子要低得多。孩子回避與家長的眼神交流并不是說孩子一定在掩藏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正確的回應
當你發(fā)現(xiàn)孩子試圖掩蓋什么時,通常媽媽們的第一反應是到處翻找看孩子究竟闖了多大的禍,但其實他可能只是為了一件小事而自責。家長的反應首先要淡定,其次態(tài)度要積極。當你知道孩子犯的錯誤時,你可以簡單地指出,讓他以后改正。當你還不知道寶寶羞愧的原因時,你可以說:“我知道發(fā)生了些事情,而且你也不是故意的,沒關系?!币龑蚰愠ㄩ_心扉,以后不再躲避你。
錯誤解讀
離我遠點!
真實意思
我可以自己來!
推開原本依賴的雙手,對孩子來說是件好事,說明她開始相信并使用自己的能力。
正確的回應
千萬不要想當然地認為你的寶寶依然需要你的幫忙。如果她想要獨立完成一件事情,不要插手,除非他向你發(fā)出邀請,或是他的行為有危險性。一個很形象的比喻,把孩子當成汽車,而你就是加油站。當他需要安慰和你的補給時,他會走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