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高新區(qū)文星小學校 陸燁燁
語文不同于其他學科,它本身具有獨特的文化積淀和情感內涵,通過最直觀的教材和教師的傳遞,對充實學生的精神世界起到一個長遠的影響作用。而要想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我認為教師在課堂上的言語至關重要?,F(xiàn)在大多數(shù)的語文課堂都存在著一些問題:教師一味地提問學生,問題過多、過碎,有效提問很少;教師沒有以學生為主導,整堂課似乎都是教師在說,在灌輸;評價語言單一,沒有針對性。因此我努力反思自己的課堂,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加強課堂語言的藝術性和有效性,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在語言規(guī)范的基礎上,教師還要注意語言表達的簡潔和明確。我們面對的是低年級的學生,他們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還不夠強大,如果語言或者指令太長又沒有重點,他們必然無法理解,也就達不到老師的要求。這就要求我們認真?zhèn)浜谜n,在課堂上注意用語精煉,真正傳達出教師的教學意圖,讓學生掌握這節(jié)課的重點。
語文不僅僅是單純地傳授知識,它更多的是利用優(yōu)美的語言、生動的形象、深刻的思想來向學生們傳遞真善美的價值觀,潛移默化地涵養(yǎng)品格,提高自身素養(yǎng)。特別是對于啟蒙階段的孩子來說,這是一個塑造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過程。因此,教師要在真正理解、領悟教材的基礎上,在課堂語言中注入豐富的情感,讓學生能真正體會到這篇課文表達的情感態(tài)度。
例如在教授《江南》這首古詩時,我主要抓住古詩韻味和輕快這兩個關鍵點,精心設計語言,并注入喜悅歡快的情感,帶著孩子們一起品味古詩,感悟江南的美。“小橋流水、細雨朦朧”,孩子們仿佛走近了這一幅美不勝收的江南蓮池的畫卷中,他們嘗試用作者的眼光來想象詩中的場景,又和現(xiàn)實生活相結合,獲得自己的感悟,有利于形成語文獨特的審美情趣。
低年級孩子的自制力和專注力相對來說比較差,一堂40分鐘的語文課堂讓他們全神貫注地聽完是很困難的。針對這種現(xiàn)象,教師要想牢牢抓住孩子們的注意力,就應該盡量使自己的語言生動、活潑起來,讓他們不認為語文課是平淡、枯燥的,而是有趣、多樣的。
低年級的語文課堂便可以利用有趣的語言創(chuàng)設情境,吸引學生。比如,為了增強孩子們學習拼音的熱情,我在教學之初就用活潑生動的語言創(chuàng)設了這樣一個情境:“孩子們,今天我們來到了一個神奇的國度——拼音王國。王國里有三座城堡,分別是聲母城堡、韻母城堡和音節(jié)城堡。城堡的主人很好客,他們邀請我們去做客呢!你們想不想去?。俊睂W生的興趣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了。
低年級的孩子在課堂上表現(xiàn)得非常積極,他們有很強的表達欲望,老師提出一個問題后會有很多孩子舉手發(fā)言。但他們的思維淺顯、邏輯表達能力還不夠,往往站起來了卻說不出來或者回答內容與問題無關。這就需要教師適時地做出有效評價,給他們思想上帶來啟發(fā),引導他們該怎么理解、怎么回答。
此外,有針對性的個性評價也十分重要。很多老師在評價的時候不注意這一點,“你說得很好”“你回答得非常準確”“你真棒”這樣籠統(tǒng)寬泛的評價語充斥課堂,學生無法體會獲得成功的喜悅和認同感。針對這一問題,教師應“對癥下藥”,采取“對人對事”的評價語。如我們班一個學生回答問題的聲音比以前大了,我會說:“你回答問題的聲音比以前更響亮了,坐在最后排的同學也能聽到了,真棒!”有學生嘗試舉手了,我會說:“你勇于舉手,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我要給你點個贊?!?/p>
剛經(jīng)歷了玩耍嬉戲的課間十分鐘,尤其是活潑好動的低年級小朋友,是很難一下子收心,全身心投入到課堂上來的。所以教師如果不利用好課堂開始的幾分鐘,而是自顧自地完成自己的教學進度,那么自制力差的學生的心思是完全不在課堂上的,等他們回過神來,已經(jīng)不知道老師講到哪兒了,實在可惜。
課堂的一開始,孩子們需要的是新穎、獨特,吸引他們興趣甚至引發(fā)他們懸念的導入語。教師可以利用富有情感的語言并結合視頻、音樂等牢牢吸引孩子們的目光,為整堂課拉開良好的帷幕。
如在教學《江南》一課時,伴隨著美麗的圖片,教師用柔美的聲音介紹著美麗的江南:瞧!這就是江南。這里有清澈的小河、彎彎的小橋,河兩岸還有一排排古老的建筑。到了夏天,池塘里的蓮花開了,多么美??!人們可以劃著小船來這里游玩,欣賞美麗的風光。學生們一下子就被拉進了江南這幅美不勝收的畫卷里,不時發(fā)出贊嘆之聲。
過渡語也是一種藝術,它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下文,激起興趣,對學生的學習起到引導作用,需要教師精心設計,善于運用。
如在教學《烏鴉喝水》這課時,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已經(jīng)了解到烏鴉為什么要找水喝,于是老師過渡:“原來這只烏鴉是因為口渴了才去找水喝,那它最后喝著水了嗎?用的是什么辦法呢?”簡單一句話很自然地過渡到最后一段的學習。
又如在《雪地里的小畫家》的教學時,為了讓學生明白青蛙冬天要冬眠,教師設計了這樣的過渡語:“雪地里究竟來了哪幾位小畫家?青蛙沒參加,這是怎么回事呢?”這樣的過渡語既幫助學生總結了全文的大致內容,又理解了動物冬眠的含義。
一堂圓滿的課絕對不能忽視最后的幾分鐘,這也是體現(xiàn)一名教師語文素養(yǎng)的關鍵之處。好的課堂,好的文章,是值得讓孩子去細細品味的。所以,教師應該設置一些有延伸性的能讓孩子產(chǎn)生思索并在課后積極探究的結束語。
教學一年級《語文園地八》時,有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寫新年賀卡。在介紹了新年賀卡的美好寓意和書寫格式后,教師讓學生發(fā)揮想象,給家人或朋友寫新年賀卡,學生們興致高昂,紛紛抒發(fā)自己的感情,教師在最后說道:“小朋友們,新年賀卡記載著美好的心愿,把祝福送給你們最愛的人。希望大家都做一個善良有愛的人,課后可以把賀卡送給你想送的人,也可以多寫幾張,記得用上我們學的格式哦!”
“善教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痹谡Z文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善于運用語言的藝術,加強課堂的有效性,讓語文春風化雨般地滋潤每個孩子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