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書婷
(江西省上饒市第一小學,江西 上饒 334000)
剛剛升入三年級的小學生,對于作文的認識以及對于寫作的概念,是非常陌生的。小學生既不了解作文,也就談不上重視作文。每次教師一提起作文寫作,小學生的第一反應便是厭煩和畏懼,這都是對待寫作的錯誤心理。在此之前,小學生極少接觸過作文,作出這樣的反應也是可以理解的,從以前的組詞造句,過渡到現(xiàn)在需要自己寫文章,學生是難以適應的,這也就導致了在寫作時,學生逃避情況的出現(xiàn)。
針對這些問題,教師應該改革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加強對學生的管理。在三年級學習語文起步作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切不可操之過急,不能揠苗助長,向小學生一點點的灌輸作文寫作的概念,不時的強調(diào)作文寫作的重要性,將寫作技巧和寫作題材、格式等分解成小模塊形式向小學生加以滲透。教師要想切實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應該從實際出發(fā),正確看待學生的寫作水平和學生的接受能力,尋找適合小學生的學習方式來教授作文寫作這一教學內(nèi)容。
在小學三年級的語文起步作文教學階段,教師應當重視培養(yǎng)小學生對作文寫作的興趣感,通過合理積極的引導,讓小學生真正發(fā)現(xiàn)作文寫作的樂趣所在,讓小學生真正喜愛上作文寫作,從而使學生可以自覺主動地使用文字去表達自我,去記錄美好生活。在這一教學階段中,教師并不能異想天開讓小學生在短時間內(nèi)就可以做到下筆成章,畢竟這一年齡段的學生還遠遠沒有這么高的水平。教師應當盡可能地去挖掘出學生們的寫作潛力,這將成為小學生今后寫好作文的最大助力。
小學三年級語文作文的起步教學中,教師要多多帶領學生頻繁記憶并使用語言詞語文字,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潛力,并根據(jù)學生在學習作文寫作這一過程中出現(xiàn)的邏輯錯誤、語法錯誤、標點使用錯誤等作出指導,并幫助學生改正這些錯誤,這樣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對詞語準確運用的能力,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小學教學,需要保證小學生在學到知識的同時,也能感覺到自己是輕松快樂的。通過前兩年的語文基礎學習,小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聽、說、讀的能力,而為了更好的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也是為了順應當前新課改的基本任務,小學三年級語文起步作文要求小學生能自由準確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并以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這很好的鍛煉了學生寫的能力。由于有些文字筆畫繁多,小學生大都可以口述,卻很難采用文字記述的方式來表達,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在日常教學中適當增加學生對文字識記的訓練拓展作業(yè),幫助提高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在教導學生作文寫作時,教師可以采用一定的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1.鍛煉學生將口頭語轉(zhuǎn)化為書面語的能力,并作針對性訓練。前文有提到,學生的聽力和語言能力已經(jīng)基本具備,然而真正的將自己的語言轉(zhuǎn)化成文字記錄在紙上卻需要大量的練習,小學生往往可以講出很多的話,然而當你要求學生用筆將自己的話語記錄下來時,往往會出現(xiàn)提筆忘字、甚至于字根本不會寫的現(xiàn)象。教師應當多向?qū)W生教授書面語的表達形式,對學生做相似詞語的轉(zhuǎn)換訓練,幫助學生用盡可能多的用書面文字將口語內(nèi)容表達出來。另外,教會學生正確使用字典,也是必要的。
2.將期望降低,循序漸進地對學生的寫作能力加以培養(yǎng)。三年級的小學生由于剛剛接觸作文寫作,對作文的排斥和逃避是不可減免的,在這種情況下,是極不利于培養(yǎng)小學生的寫作能力的,教師一味的苛責要求,也會給學生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同時小學生的心理也得不到健康發(fā)展,這是家長和教師都不愿見到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淡化寫作意圖,多積極鼓勵學生自己寫文字去記述任何自己所思所想所見,慢慢培養(yǎng)學生對寫作的興趣。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和敏銳性,并養(yǎng)成日常寫作的好習慣。對學生觀察力的培養(yǎng), 是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善于觀察周圍的事物,并對周圍的世界有一定的敏銳感,都能使學生更深刻更清晰的了解自己所生活的環(huán)境,這樣會有更獨到的認識和感覺,從而文字所記錄的內(nèi)容也更引人期待與向往。此外,幫助學生養(yǎng)成記日記的習慣,將自己的日常生活瑣事加以記錄,在無形中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提高。
總結:在當前的素質(zhì)教育背景下,提高小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和水平是大勢所趨。在三年級小學語文作文的啟蒙階段,教師應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意識,教授學生寫作技巧,為今后學生寫作更高水平的文章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