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工業(yè)園區(qū)褀嘉億城幼兒園 方鴛鴦
幼兒園美術(shù)活動包括繪畫、美工、美術(shù)鑒賞等幾個部分的內(nèi)容,其中色彩教學貫穿于各種美術(shù)活動中。色彩在繪畫教學中尤為重要,繪畫是形和色的綜合體。沒有“形”,色彩將無從附著,而沒有“色”,形象也就缺乏生機和感染力。二者相互依存,共同構(gòu)成完整的畫面。但從我接觸到的幼兒繪畫作品來看,都普遍存在著形象感強而色彩感弱的現(xiàn)象。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幼兒來說更是如此。我們要提高幼兒對色彩的感知能力和表現(xiàn)能力,絕不能依靠生搬硬套地說教,還是要請“興趣”這位老師。怎么去“請”?以下是我的一些嘗試。
興趣的產(chǎn)生取決于幼兒在活動中是否有快樂、新穎、奇特的情感體驗。愛玩是孩子們的天性,游戲更是幼兒喜歡的活動。要想讓幼兒對色彩感興趣,可以借助游戲的形式。色彩游戲顧名思義就是“玩色”。因此,我設計了豐富多彩的色彩游戲,如“棉簽點畫”“彈珠滾畫”“牙刷噴畫”等,這些游戲操作簡便,能使幼兒在活動中感受快樂、新穎、奇特。
創(chuàng)設美好的色彩情境能激發(fā)幼兒的繪畫興趣。例如:春天來臨之時,可以帶領(lǐng)幼兒外出社會實踐,讓幼兒感受春天不一樣的色彩美,在繪畫活動中,孩子們盡情地抒發(fā)對美的認識,孩子們畫中的花不再是單一的色彩,而是顏色各不相同的,畫面中呈現(xiàn)出五彩繽紛的色彩變化。讓幼兒在情境的感染中感受色彩的有趣。
幼兒的心理發(fā)展是感知、理解、表現(xiàn)的過程,色彩作品作為一種視覺藝術(shù),更是與感知過程息息相關(guān)。普辛曾講過:色彩是吸引眼睛注意的誘餌,所以,在幼兒時期,就應多讓幼兒接觸顏色、認識顏色、感受顏色。當幼兒在這個過程中得到美的視覺體驗,他才會愿意接觸,他才會想要去了解并運用。
幼兒園里綠色的樹,植物角里各種顏色的花,動物園里各種顏色的鳥,河里的大白鵝、小黃鴨,商場里各種顏色的衣服,游樂場里五彩斑斕的游玩設施等等,只有讓幼兒去觀察,他就能感受色彩的美。
欣賞一些內(nèi)容跟幼兒生活很貼近的繪畫,比如梵高的《星空》,齊白石的《蝦》,埃德加的《紙上的舞者》。作品中的形式因素,包括點、線、面,尤其是色彩,對他們都有著絕對的吸引力。通過這些名畫,可以讓幼兒感受色彩的多樣性,從而提高他們對色彩的感受和審美。
如果只是在活動中教孩子認識顏色,顯然會枯燥無味,幼兒也不愿意去學習。但如果加入游戲,那就不一樣了。例如:要想讓幼兒認識深色和淺色,可以設計賣水果的游戲,讓幼兒找出顏色鮮艷的水果和顏色偏暗的水果,使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理解色彩與內(nèi)容的關(guān)系,在游戲中培養(yǎng)幼兒對色彩的敏感性。
以上所述對幼兒色彩興趣與色彩感知和認識能力的培養(yǎng),其根本目的是告訴幼兒如何使用顏色。天氣晴朗時用什么顏色,天氣陰沉時用什么顏色表示等等,這些都是指幼兒對色彩的表現(xiàn)能力。
對比是色彩表現(xiàn)的重要手段。兩塊有明顯對比的顏色放一起,既能突出各自色彩的特點,又能表現(xiàn)出色塊或物體的輪廓。例如“畫輪船”時,用大紅色涂了輪船、用藍色涂了大海,雖然也用了一些亮色,但整個感覺是深沉的,我適時地提供藍色和黃色兩種底板,讓幼兒把輪船放在一起比較,很快他們就發(fā)現(xiàn)選用黃色能使輪船更顯眼。這樣,孩子們就慢慢地學會了用明暗對比的顏色來表現(xiàn)畫面。
遷移就是將學得的經(jīng)驗改變后運用于新的情境。引導幼兒進行色彩表現(xiàn)時,首先讓幼兒感知顏色的變化帶來的不同,并把這種不同遷移到自己的作品中。如當幼兒發(fā)現(xiàn)了小草的色彩變化后,在畫花朵時,就可引導他們想想花朵的顏色是如何變化的?引起幼兒的回憶,還可以讓幼兒用由深到淺、由里到外地表現(xiàn)花朵豐富的色彩??傊?,在繪畫教學中,引導幼兒多利用以往的色彩經(jīng)驗,并結(jié)合新經(jīng)驗把它帶到新的作品中,那么作品就會呈現(xiàn)不一樣的效果,也就是色彩感遷移起作用了。
通過上述幾種色彩教學方法,幼兒的繪畫作品不僅豐富多樣,而且顏色變化不同,帶給別人的感受也不一樣。例如,同一個主題“夏天”,我們班小朋友有的就用到了黃色和橙色作為天空的顏色,有的則用到了藍色和白色,使畫面帶給人不一樣的情感體驗。因此,注重色彩教學,提高幼兒的自學能力,應該從培養(yǎng)興趣著手,并把對色彩的感知和認識導入到對作品的表現(xiàn)過程中。希望在我自己的不斷努力下,能找到更好地讓幼兒提高對色彩的認識和感受的方法,爭取做到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