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驍衡
(作者介紹:李驍衡,東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東北民族民俗學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東北民族史。指導(dǎo)老師苗威)
自從1581年俄國征服西伯利亞汗國成功后,俄國很快就翻過了烏拉爾山,開始在西伯利亞的擴張。而在同時,俄國的西部地區(qū),1654年烏克蘭與俄國合并,俄國在1661年和1667年與宿敵瑞典和波蘭分別簽訂合約。這些合約安定了俄國的西部邊界,提高了俄國在歐洲的國際地位。而在這一時期,俄國工業(yè)化開始有了最初步的發(fā)展。大量逃亡農(nóng)奴,使得自己的文化集團哥薩克不斷壯大,在1638年,莫斯克維京奉命尋找銀礦,他們到達了鄂霍次克海。
到了1643年俄國人波亞科夫?qū)邶埥饔蜻M行了考察。1646年他回到雅庫茨克。在他給莫斯科的報告中,他說:“這將給俄國沙皇很多受益,因為那地方人煙稠密,盛產(chǎn)谷物和毛皮,獸類繁多,五谷豐登,合作漁場豐富,沙皇的軍隊在那里不會有缺糧問題.?!?/p>
而在1647年,科索伊來到了黑龍江河口,到1648年考察結(jié)束,俄國人已經(jīng)在那里開辟了航線。
在1649年,哈巴羅夫則分兩次率領(lǐng)70名和117名哥薩克,對當?shù)鼐用襁_斡爾人和杜切爾人征收實物稅。在俄國人看來,這時俄國人已經(jīng)在黑龍江流域建立了統(tǒng)治。雅庫茨克督軍要求哈巴羅夫“不要以武力,而是以撫慰號召阿穆爾河地區(qū)的居民歸附俄國”
為了維持統(tǒng)治,托木斯克,葉尼塞斯克,庫茲涅次克等城市相繼建成。而在這些城市中,于1632年在勒拿河山區(qū)建成的雅庫茨克,成為了俄國人探險及征服的大本營。
而在這之后,俄國又在西伯利亞修建了一系列軍事?lián)c堡壘。在1654年,于石勒咔河上建立了黑龍江流域大本營,涅爾琴斯克。又與1655年在黑龍江河口處建造了科索戈爾堡等一系列堡壘。在1647年俄國又在鄂霍次克海附近建設(shè)了鄂霍次克。在白令海峽附近建立了阿納德爾堡。
俄國人的目的是把黑龍江流域北岸地區(qū)變成農(nóng)業(yè)區(qū),支持西伯利亞的地區(qū)的俄國軍民,而這時俄國也在開始在此地征收什一稅。在俄國人看來這時黑龍江北岸地區(qū),已經(jīng)被其認為是俄國領(lǐng)土了。
早在1609年,俄國沙皇就派人希望與蒙古和明接觸,到了1618年,哥薩克人皮特林從托木斯克出發(fā),于同年九月歷時四個月來到北京。雖然沒受到明神宗的召見,但是得到了國書。神宗在國書中表示希望兩國互派商隊,但此時俄國在西方與瑞典,波蘭作戰(zhàn)。無力同時顧及東方。
而在俄國解決西部問題之后,于1654年派出正式使團時,明朝已經(jīng)被清朝取代,普羅霍羅夫認為,因為清朝當時剛剛?cè)腙P(guān)地位不穩(wěn),所以希望有一個中立地區(qū),來隔絕東北與其他國家。這時清政府獲知俄國人的勢力已經(jīng)到達黑龍江流域,并已經(jīng)開始移民活動,所以要對俄人作戰(zhàn),保衛(wèi)黑龍江流域。
清政府的策略是首先將當?shù)鼐用駜?nèi)遷,又于1658年派出一支部隊殲滅了在松花江口駐扎的斯捷潘諾夫270人的部隊,并提出引渡投俄的達斡爾人酋長。但俄國人認為清政府已經(jīng)準備對其采取軍事行動,引渡酋長并使部落民追隨內(nèi)遷將使俄國失去黑龍江北岸“納實物稅”的人民,這樣俄國就無法繼續(xù)提出對黑龍江流域的領(lǐng)土主張,所以俄國人拒絕了清政府的引渡要求。
而不論處于何種目的,俄國人不但認為黑龍江流域北岸,這時已經(jīng)被其開發(fā),并進行收稅活動,已經(jīng)建立了統(tǒng)治,還認為清政府修筑的柳條邊,才是清朝國界,這無疑是錯誤的。因為柳條邊只是清政府針對關(guān)內(nèi)居民設(shè)置的,并沒有邊界的意思,亦沒有長城的意味。清初大臣上奏論及邊防之事時,康熙皇帝曾經(jīng)表示“昔秦興土石之工,修筑長城。我朝施恩于喀爾喀,使之防備朔方,較長城更為堅固?!辈⑴e出中原王朝修建長城不能避免其滅亡的例子。因此俄國人認為柳條邊即是清帝國北部邊界的做法是錯誤的?;蛘哒f當時的清朝統(tǒng)治者,并未對柳條邊有如此看法。
在清政府準備反擊俄國人對黑龍江流域進行擴張活動的同時,俄國人也沒有停止其行動,在1684年,俄國人勢力已經(jīng)抵達黑龍江北岸支流。清政府獲知消息后,準備利用四,五月江河解凍之機,對俄人進行招撫,如果不降,就進行打擊。
清政府準備武力打擊俄國人在黑龍江流域的勢力傳到莫斯科后,俄國派出督軍。并要求招募一千哥薩克。但是因軍力不足,沒有成功。而俄國在西伯利亞的能動員兵力,也只有2萬5到3萬人左右。
至1685年,清政府水軍對雅克薩堡開展軍事行動,并拔除了這個要塞,并在此地駐軍。但是隨后清政府撤兵,俄國人又返回該地,重新修建了堡壘。康熙對俄國人負約十分氣憤,隨即組織力量于次年重新進攻該堡,但未能攻下。
到了1688年,清政府面臨準格爾問題,而俄國人也需要面對西部的問題。于是雙方開始進行談判,在談判中。清政府認為黑龍江流域的全部區(qū)域都是大清領(lǐng)土,而貝加爾湖地區(qū)亦是如此,而俄國人則要求得到黑龍江北岸。在當年九月,俄國人對外貝加爾的蒙古部落進行軍事行動。并戰(zhàn)勝了該地蒙古人。這雖然保證了俄軍后方,但也是的蒙古與清政府合兵的可能加大。
于是在1689年,清政府與沙皇俄國簽訂了《尼布楚條約》,在談判中,清朝代表駁斥了俄方大使戈洛文表示“沙皇也能向黑龍江流域達斡爾人地區(qū)派出大量軍隊”的訛詐,最終雙方采取折中方案達成一致。
在俄國與清朝的交涉中,俄國一直以納稅等較為現(xiàn)代的,較為“歐洲”的“西方”的指標作為標準來衡量該地區(qū)的主權(quán),而清朝似乎是以宗主權(quán)來確定勢力范圍。例如之后1727年清政府與俄國葉卡捷琳娜政府劃定中部邊境時,清政府要求以準格爾開始,到貝加爾湖,在沿大興安嶺行走。因為蒙古已經(jīng)是大清帝國的一部分,此地各民族都是大清的臣民。但是蒙古因為各部斗爭嚴重,一些汗像琉球國對大明和日本薩摩藩那樣,同時對兩國宣誓效忠。這使得問題變得復(fù)雜。
并且因為在古代東方及威斯特伐利亞條約體系之前的歐洲,邊境都是模糊的。甚至連皇帝本人都不太明確邊境這個概念。例如康熙曾經(jīng)發(fā)布諭旨“俄羅斯地方遙遠,僻處西北一隅,然甚誠敬。葛爾丹窘迫求救于彼,曾拒而不答。蘘者,遣人分劃邊界,即獻尼布楚等地以東為界。尼布楚等處原系布拉忒,吳郎海諸部落之地,彼皆林居,以捕貂為業(yè),人稱樹中人。后俄羅斯強盛,遂吞并之,已五六十年矣。遠服聲教,劃疆獻地,出自忠誠?!痹谶@里康熙雖然認為達斡爾之地是被俄羅斯武力吞并的,本來并不屬于俄羅斯,但是之后卻又將尼布楚條約簽訂后與俄國劃分土地稱之為獻地。
而在《清史稿·索額圖傳》中,“索額圖奏謂:“尼布楚、雅克薩兩地當歸我?!鄙显唬骸澳岵汲w我,則俄羅斯貿(mào)易無所棲止,可以額爾固納河為界?!彼黝~圖等與議,費耀多啰果執(zhí)尼布楚、雅克薩為請。索額圖等力斥之,仍宣上意,以額爾固納河及格爾必齊河為界,立碑而還?!笨滴踅o清朝大使索額圖表示中,可以看到康熙帝對領(lǐng)土的認識是模糊的,若不是這樣,他就不會向大臣說出那樣的話。而在清實錄康熙建孝陵功德碑時說“東至使鹿使犬等國。西至厄內(nèi)忒黑、吐魯番等國。北至喀爾喀、俄羅斯等國。南至琉球、暹羅、荷蘭、西洋、海外等數(shù)百國."8。將蒙古和俄羅斯等其他國家對舉。這樣俄羅斯在蒙古地區(qū)建立居民點。也就沒問題了。在康熙眼中,俄羅斯和蒙古并無太大區(qū)別,都是夷的一支。
而俄國一些人的看法則更為激進,例如他們將清的柳條邊或長城等同于邊境,這樣塞外地區(qū)就不被認為是清所有了。而如果將清帝國境內(nèi)的附屬民族例如達斡爾人,與清的屬國之民族,例如朝鮮,越南,琉球國,泰國等國家的民族并列。這樣在清朝,附屬于滿族的所有民族,比如之前提到的達斡爾族,蒙古族,維吾爾族,其所居住的地區(qū)也都被其視為是和屬國人民如朝鮮人居住的地區(qū)在地位上一樣。這種觀點混淆了內(nèi)附民族,和屬國人民的區(qū)別。正如俄羅斯帝國包含不完全由俄羅斯族人組成的各個部分。清帝國也是一樣。其內(nèi)附民族的居住地正如俄國人認為“達斡爾地區(qū)是俄羅斯帝國沙皇的達斡爾地區(qū)”一樣,是屬于清帝國的一部分,這和清帝國的屬國民族,比如朝鮮人,越南人所居住的朝鮮半島,中南半島是不同的。
注 釋
1.雅克夫列姓:《1689年第一個俄中條約》
2.普羅霍羅夫:《關(guān)于蘇中邊境問題》
3.《西伯利亞史》
4.普羅霍夫:《關(guān)于蘇中邊境問題》
5.普羅霍羅夫引:蘇聯(lián)科學院遠東研究所等 編:《十七世紀俄中關(guān)系》 第二卷[M]莫斯科 1972年 第47頁
6.趙爾巽等:《清史稿》[M]北京 中華書局1977年卷269索額圖等傳 第9990頁
7.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清實錄》[M]北京 中華書局 1985年 圣祖仁皇帝實錄 卷25 第34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