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旭,李明麗,崔秀峰,鄭磊,高文勝
(1.山東農業(yè)工程學院,山東濟南 250100;2.山東省果茶技術推廣站;3.菏澤金正大生態(tài)工程有限公司)
果園土壤施肥是改善果園土壤養(yǎng)分供應和獲得優(yōu)質高產果品的重要措施。目前果樹生產中普遍存在著肥料施用不合理、氮肥施用量過大等問題,造成果樹根際土壤質量下降、酸化趨勢明顯,病害加重,制約了果實品質的進一步提高[1-2]。土壤調理劑是指加入土壤中用于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學或生物反應的物料,可改良土壤結構、降低土壤鹽堿危害、調節(jié)土壤酸堿度、改善土壤水分狀況或修復污染土壤等[3]。
土壤調理劑的研究可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80年代中期,中國開始引進并試驗應用,但因成本較高未能推廣應用。2000年后一些生物公司開始自主研發(fā)土壤調理劑并在生產中推廣應用[4]。楊錫良研究結果顯示,施用土壤調理劑土壤容重降低,孔隙度增加[5];范冬根研究果園連續(xù)施用土壤調理劑2次后土壤容重明顯下降[6];李道林等研究在砂漿黑土上應用土壤調理劑降低土壤容重[7];Fiteh等和李道林等研究施用土壤調理劑增加了土壤陽離子交換量[8]和抗旱能力[7];王生錄等研究施用土壤調理劑增加了作物產量[9];范冬根等研究認為施用土壤調理劑提前了梨成熟期,增加了產量,含糖量上升[6]。諸多研究中,在果樹上的施用方法的研究尚未見報道。生產實踐證明,土壤調理劑不同施用方法對果園土壤環(huán)境、果樹生長發(fā)育、果實產量和品質具有較大影響。2013~2017年,筆者連續(xù)5年在桃園進行了土壤調理劑定位施用對桃樹體和土壤性狀的效應研究,找出適宜的施用方法,以有效推動土壤調理劑在果園推廣應用,實現果樹生產的優(yōu)質高效和可持續(xù)發(fā)展。
試驗于2013~2017年在山東省蒙陰縣蒙陰街道小田莊村果園進行。丘陵地、棕壤、砂壤土。品種為中油13油桃,樹齡3年,栽植株行距1.5m×2.5m,每666.7m2栽植178株。供試土壤的基本理化性狀如表1。供試土壤調理劑(硅鈣鉀鎂肥)為金正大生態(tài)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產,養(yǎng)分構成如表2。
表1 試驗桃園土壤的基本性質(2013年)
表2 土壤調理劑成分(%)
試驗以習慣施肥做對照,在習慣施肥基礎上再加施土壤調理劑。土壤調理劑設4個不同的施用方式為處理,對照和每個處理各設5株,重復3次,共75株。
對照CK:農民習慣施肥,每年10月下旬施入果豐有機無機復混肥(羊糞原料、有機質30%以上、N-P-K:12-6-12),每666.7m2施入330kg。處理T1:CK+穴施土壤調理劑。土壤調理劑以植株對側2個穴施入,穴位于樹冠投影下向里10cm處,穴長寬深均為20cm,不同年份更換位置。處理T2:CK+樹盤均勻撒施土壤調理劑,土壤調理劑施用后耕翻20cm。處理T3:CK+沿行條施土壤調理劑。土壤調理劑在樹行一側挖溝施入,溝位于樹冠投影下向里10cm處,深寬均為20cm,長15cm,下一年在樹行的另一側施入。處理T4:CK+放射狀溝施土壤調理劑。土壤調理劑以植株對側2條溝施入,溝位于樹冠投影下向里10cm處,寬深均20cm,長15cm,不同年份更換溝的位置。
試驗5年施用土壤調理劑的時間為2013年3月16日、2014年3月12日、2015年3月18日、2016年3月15日、2017年3月11日,施用量均按每666.7m250kg,施入深度20cm。
果實取樣測產時間2017年7月12日。每個處理隨機選取30個果實進行指標測定。果實全部采收計算單株產量;用電子天平稱單果重,TD-45水果糖度計測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實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含量分別用斐林試劑法和NaOH滴定法測定。土壤取樣時間2017年10月15日。取0~20cm土層的土壤,取土點選在樹冠外緣正下方內側,避開施肥坑,每株對角線4點取樣。每個處理采集1個混合土樣,每個混合土樣分別由5株樹的土壤混合而成。土樣帶回室內晾干,磨細,過1mm篩,檢測。土壤pH采用雷磁DZ-2型自動電位滴定儀測定。
如表3,施用土壤調理劑提高了桃樹產量,每666.7m2用量50kg時,產量比對照(3730.88kg )均顯著提高(4257.76~4563.92kg),提高了14.12%~22.33%。以樹盤均勻撒施T2的產量4563.92kg最高。但土壤調理劑4種不同施用方式的產量并無顯著差異。
表3 土壤調理劑不同施用方式對桃產量的影響
注:CK:農民習慣施肥;T1-CK+穴施土壤調理劑;T2-CK+樹盤均勻撒施土壤調理劑;T3-CK+沿行條施土壤調理劑;T4-CK+放射狀溝施土壤調理劑,下同。同列數據旁不同小寫字母表示5%水平差異顯著,不同大寫字母表示1%水平差異極顯著。
如表4,土壤調理劑4種不同施用方式對桃品質指標均有影響,以樹盤均勻撒施處理T2的效果較好,單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總糖含量3項指標比對照的提高幅度最大,總酸含量降低幅度最大,提質效果好。
表4 土壤調理劑不同施用方式對桃果實品質的影響
如圖1,土壤調理劑4種施用方式均比對照提高了土壤pH值,提高幅度為0.02~0.08個單位,以撒施并深翻處理T2提高幅度最大。
圖1 土壤調理劑不同施用方法對桃園土壤pH值的影響
桃園施用土壤調理劑比不施用能顯著增加桃產量,但不同施用方式間產量無顯著差異;施用土壤調理劑能提高桃品質、改善土壤理化性狀,綜合效果也以均勻撒施并深翻的效果為好。
生產實踐證明,近十幾年由于有機肥投入不足和以氮肥為主的速效肥盲目大量施用造成部分地區(qū)果園酸化嚴重,影響了果實品質的提高和產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10-12]。本試驗施用土壤調理劑提高了果品產量和品質,這與范冬根等[6]、魏嵐等[13]、王桂華等[14]的研究結果一致;提高果園土壤的pH值、土壤有機質含量的結果與其他相關專家的研究結果相一致[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