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啟東市紫薇小學 劉靈靈
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體現(xiàn)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優(yōu)劣。但中高年級學生普遍認為寫作文是最頭疼的事情,有些學生在習作課上忐忑不安,甚至把完成一篇作文任務看成自己最大的“夙愿”了。綜觀當前的小學生作文,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學生習作都是應用了大量的假話、大話、空話、套話,喪失了應有的靈氣與活力,文章即使語言華麗、流暢,其情感也蒼白無力,甚至無情可抒。因此,喚起學生的真情和激情是當前每一位小學語文教師責無旁貸的任務。
現(xiàn)實生活猶如瞬息萬變的萬花筒,讓人目不暇接,往往從孩子們的身邊溜走。因此,只有讓學生善于捕捉生活細節(jié),才能讓微小的細節(jié)刻印在腦海里。一般可以采取以下兩種途徑實施:
首先,讓學生嘗試景物寄情的方法擬寫出真情實感的習作:(1)借景抒情。描寫自然景物應適度融入自己的主觀情調,通過景物的色調、光線、聲音和動靜的安排,恰如其分地表達人物的主觀情感;(2)渲染氛圍。一般可以通過漫天飛雪、陰雨綿綿、陽光燦爛和星空璀璨等富有特色的天氣,或者結合小草、綠樹、紅花等色彩鮮明的景物進行描寫,從而渲染出濃郁的情感氛圍;(3)托物喻人。借描寫白楊、青松、碧草、野菊等事物,極力贊美它的外形、精神上與某些人相似的特點,或者也可以借寫事物抒發(fā)對人的情懷??梢?,只有讓學生細心觀察生活細節(jié),善于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閃光點,才能培養(yǎng)學生敏銳的感悟能力,寫出情感豐富的文章。
其次,引導學生借助敘事抒情的方法創(chuàng)作出比較理想的文章。古人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睂憯⑹骂愇恼乱⑶橛谑?,并在潛移默化中自然表達小學生情感,抒發(fā)真實的情懷。
春夏秋冬,一花一葉都是情;天地之間,人生百味皆成文。學生只有逐步養(yǎng)成關注生活的良好習慣生活,才能潑墨如水,擬寫出激情洋溢的佳作。
偉大的文學家魯迅先生在談到如何寫文章時曾經(jīng)坦言:“文章到底如何寫我說不出來。因為自己的作文是因為多看和練習,此外別無他法。”可見,素材積累在作文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猶如構建一棟別墅,即使別墅的設計圖紙美妙絕倫,但沒有了水泥、鋼筋、磚頭、黃沙、木材等建筑材料,那也不能真正構筑這棟建筑物的??梢?,只有讓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生活材料、情感材料,才能創(chuàng)作出內容豐富、語言優(yōu)美和情真意切的佳作。實踐證明:只有耐心細致地觀察,才能逐步積累生活經(jīng)驗,擬寫出得心應手的文章。在習作課上,教師應引導學生細心觀察周圍的人、事、物,并將平時觀察到的生活素材及時予以歸納整理,以便在寫作時能及時提取。諸如你自告奮勇地回答問題的時候,老師鼓勵的眼神也許會讓你心花怒放,心中蕩起漣漪;在回家的途中,假如你路滑摔倒后一個老大爺扶你起來的時候,一定會激起你內心的情感波瀾——世界充滿愛。
雖說“人非草木,豈能無情?”但學生在文字表達中表達自己的心聲不能隨心所欲。教師只有從以下兩大途徑不斷拓寬學生的生活視野,才能實現(xiàn)從生活真實到習作素材的升華。
學生寫作訓練時一定主動投入自我情感,并在潛移默化中表現(xiàn)自我,合理表達表露自己的心聲。其實,激勵學生在作文中表現(xiàn)自我的實質就是不脫離自我,盡情地抒發(fā)自我情感,敘述自我經(jīng)歷,描繪自我內心,在表達中融化自我的感受和體驗。唯有如此,學生創(chuàng)作的文章才是真情實感的。譬如,在布置學生完成《我的爸爸》時,為了防止學生構思的爸爸是千人一面的克隆式形象,就要求學生利用雙休日(提前一周)分別去采訪家人、鄰居和爸爸的好伙伴,從而使每一個學生從各個側面了解自己的爸爸,描寫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譬如:我班一個中等生如此描寫:我的爸爸身材魁梧,眼睛炯炯有神,與人交流時聲音洪亮,一旦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時,喜歡打抱不平。但是,每到晚上,打呼嚕的聲音實在太響了,媽媽往往為此嘮叨不平,可我認為爸爸打呼嚕是白天過度操勞的原因,我心中暗暗祈禱:“爸爸明天休息一天吧,你晚上的呼嚕聲也許消失了!”
爸爸是一個木匠,雖然晚上回家比較晚,但他非常關心我的學習生活。一天晚上,他八點多回家后第一句話就問我:“小寶,今天晚上的作業(yè)完成了嗎?這么晚了應該休息了!”看著他濕漉漉的外衣,我的雙眼模糊了,模糊中我仿佛看到眼前的爸爸就是一棵高大的白楊樹,就是一座矗立云霄的燈塔,就是籃球比賽場上的姚明……我由衷地感到爸爸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最可愛的人,最勤勞的人。
這是四年級學生寫出的一篇普通的文章,這是他真誠心跡的表露,是用心寫出來的習作。類似的教學過程充滿了實踐性、人文性和趣味性,使學生走出了課堂,走向社會,并學會了多角度地看待身邊的一切事物,從而真實地表達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品德和人生價值觀。
作文教學的本質是人文精神的張揚和升華,而小學生的習作訓練則是一個培養(yǎng)獨立人格、形成鮮明個性的過程。譬如:我從部分學生日記中摘抄的開家長會前孩子心里的“獨白”:明天要開家長會,這一定是許多同學不情愿的事情。因為同學們怕爸爸媽媽看到自己的成績挨罵。當?shù)弥Z文得了95分時,我高興極了;但當拿到數(shù)學卷子時,我就心灰意冷,剛才的高興情懷煙消云散了。由于我的粗心,數(shù)學只得了70分,我知道慘了,我最怕看到的是媽媽怒目圓睜的樣子……這位學生在開家長會前思緒萬千,忐忑不安的情緒真實地流露了出來??墒牵谧魑闹?,像這位同學這樣原本、真實的語言表達太少了,取而代之的話語都是一疊假話、大話、空話。可見,小學作文教學只有走出格式化的“圍城”,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感受,才能讓學生寫出的內容屬于肺腑之言。
寫作技巧多渠道,真情實感不可少,積累素材立意新,心靈漣漪文字表。小學生的作文是真實思想的負載,真實情感的沉淀,真實自我的釋放。而藝術真實是作文的靈魂,我們只有讓學生的作文脫去浮華的外衣,化絢麗為平淡,逐步走向本色,走向生活,走向心靈,才能使學生的習作在生活中感悟,在細節(jié)中蘊涵豐富,在心靈中展現(xiàn)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