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金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華僑中學,福建福清 350300)
在當前高中英語教學中,由于教學任務繁重,面對巨大的詞匯量和語法量,多數(shù)教師在英語教學中依然沿襲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而忽略了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對一個人英語思維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而高中階段是學生學習英語最關鍵的階段,所以,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每一個高中英語教學工作者應該研究的問題。以下為大家介紹幾種方法,分別是布置英語閱讀任務、英語新聞步入教學、鍛煉學生寫作水平、開展英語辯論活動、異國文化引入課堂,供大家參考學習。
閱讀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閱讀中,學生不僅可以學習英語詞匯和語法,而且可以通過理解文章來體會其中的英語思想,從而強化自己的思維能力,并將其運用到實際的學習和生活中。但是,多數(shù)學生在英語學習中過于關注對考試習題的練習,而忽略了閱讀能力的提高對自身英語學習進步的重要性。所以,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學生閱讀課文時布置相關的閱讀任務,從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在閱讀中理解所讀文章的內(nèi)涵,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1]。
例如,在學習Travel Journal時,可以為學生布置以下任務:
(1)Find the shortcoming about the writer' s sister.
(2)Through this article,talk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reams and plans.
(3)If you want to have a trip, how should you plan?
通過對學生布置以上任務,不僅可以讓學生在閱讀過后集中注意力去理解文章,而且也能通過自己的理解,更好地發(fā)現(xiàn)文章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英語思維,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英語新聞包含社會發(fā)展過程中各種各樣的國家事件和生活故事,不僅闡述這些事件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人文精神和國家文化,而且新聞里的故事將英語思維融入人們的實際生活中。所以,英語新聞步入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方式,不僅可以從生活的角度去啟發(fā)學生的思維,使之更容易接受所學知識,而且在觀看英語新聞的過程中可提高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的思維隨著新聞中人物思維的變化而變化,促進思維能力的提高[2]。
例如,在學習The United Kingdom時,教師可以尋找一些與課程相關的新聞,如有關國家發(fā)展歷程的新聞,有關人物生平事跡的新聞,或者是有關建筑歷史文化的新聞。學生在觀看這些新聞時,會產(chǎn)生自己對新聞內(nèi)容的理解和認識,得出一定的結論,并且用自己的思路去考慮新聞中的思想變化,在和這些思想變化交流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
寫作是最能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一種途徑。在寫作的過程中,學生首先要根據(jù)作文要求來確定自己寫作的方向,并且要規(guī)劃文章的結構,設計出每一段落應該描述的內(nèi)容,從而使整篇文章結構完整,構思清晰。在這樣的思考過程中,訓練了學生的思維高度,并且通過最終的文字表達,將思維現(xiàn)實化、嚴謹化,進一步增強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對學生寫作水平的鍛煉,不僅關注學生寫作的語法和詞匯的使用,還需要特別關注學生在文章中所表達出來的英語思維。對于思維混亂的文章,即便是語法詞匯用得再精準華麗,也是徒勞無益的。所以,教師要對其進行修正和批改,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3]。
例如,在寫作有關“Robots”的文章時,就需要學生表達出自己的思維邏輯,教師也應該注意學生在自己文章中體現(xiàn)出來的思維水平,是單純的從頭至尾去描述機器人這個事物,還是通過機器人聯(lián)想到了科技的發(fā)展或者人類的進步,抑或還是文章沒有思維結構可尋,亂寫一氣。教師在面對這樣的文章時,應該幫助學生理清思路,設計合理的文章結構,這樣才能夠更好地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英語辯論活動不僅鍛煉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及交流能力,還可以讓學生的思維產(chǎn)生激烈的碰撞,在碰撞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思維水準。而且,在辯論中,學生可以學習英語知識,了解英語文化,并讓自己融入英語情境中,活躍自己的英語思維。所以,在組織學生辯論時,教師要選擇具有可探討性的話題,并且在該話題下,學生可以從多角度、多方向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每當學生對于所討論的話題提出一個新的看法時,學生的思維就被多打開一層,隨著辯論活動在英語課堂的推進,學生的思維空間變得更加豐富,學生的思維能力也會隨之提高。
異國文化包含政治、歷史、人文、地理、科技等多方面的文化,這些文化從多個方面闡述了國家發(fā)展與社會進步的點點滴滴。在這其中,為了實現(xiàn)民族目標,人們所做出的努力、所獲得的進步、所采用的方法是一個國家思維模式的高度體現(xiàn)。因此,將異國文化引入英語課堂,不僅可以開拓學生的眼界,增長學生的見識,而且可以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看到人的思維在國家發(fā)展中的體現(xiàn)。
例如,在學習“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時,教師可以收集世界各地凝聚力典型節(jié)日的異國文化,并通過視頻或幻燈片的方式介紹給學生。在這些不同的節(jié)日里,體現(xiàn)出了不同的文化,在這些不同的文化里,體現(xiàn)出了一個民族與眾不同的思想魅力。所以,學生在學習這些文化時,也學習了這些文化中所包含的思維模式,從而提高自身的思維能力。
總而言之,教師在英語教學中除了要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之外,還應該注意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可以通過為學生布置英語閱讀任務,鍛煉學生的寫作水平的方式,提高學生對思維訓練的重視,還需要經(jīng)常開展課堂辯論活動來引導學生的思維模式。另外,通過將英語新聞、異國文化等引入課堂的形式,進一步深化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只有教師全方位地為學生考慮,并且采取切實有效的方式,才能實現(xiàn)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