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賢
(福建省長泰縣教師進修學校,福建長泰 363900)
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理答是教師常用的教學手段。所謂理答就是教師對學生回答問題的反應與處理。教師巧妙進行理答,和諧與學生交流,能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有利于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發(fā)現(xiàn)數(shù)學的本質[1]。由此可見,巧妙理答、和諧對話對于小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本文中,筆者具體探究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中巧妙理答與和諧對話的策略。
當今的教育崇尚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不再是整個課堂的主角,師生之間以朋友的身份出現(xiàn)在課堂中,雙方和諧互動,一起學習,共同進步。小學數(shù)學教師在課堂中,要學會用激勵的語言與學生進行交流,對他們的回答要巧妙回應,從而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2]。使學生在和諧的氛圍中探索數(shù)學的奧秘,尋找數(shù)學的本質。
比如,在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下冊《圖形的運動》這一部分的教學中,小學數(shù)學教師就可以在講解中巧妙理答,構建良好師生關系。實際教學中,筆者講解了軸對稱之后,讓學生用一張紙制作一些軸對稱圖形以更好地體會這一概念。在課堂中,師生之間的對話如下:學生甲:“老師,我折了一只蝴蝶,是軸對稱的?!惫P者馬上回應:“真漂亮,是軸對稱圖形,你的手真巧?!睂W生乙:“老師,你看我折了一只小燕子,也是軸對稱的。”筆者回應道:“真可愛,折得很精致,也非常對稱!”學生丙:“我用剪刀剪了一朵小花,有五條對稱軸?!惫P者表揚說:“你真棒,真有藝術天賦,剪得很好看!”在與學生的交流與對話中,師生之間的距離被拉近,師生關系越來越和諧。在和諧的氛圍中,學生可以更好地感受數(shù)學的神奇,體會到數(shù)學知識無處不在。
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當學生回答出問題時,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回答中的閃光點;對于正確的答案、新穎的思路和獨到的見解,都要毫不吝惜地表揚與夸贊,對其進行充分肯定。每個學生都渴望得到教師的表揚與認可,在理答中合理的表揚體現(xiàn)了教師對學生的關注,可以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對于提升教學效率意義重大。
下面是筆者在教學中的具體經歷。在二年級上冊《表內乘法》這一部分的教學中,筆者在課堂開始時說:“同學們,大家是不是都覺得數(shù)學家很厲害呀?今天你們仔細觀察,認真計算,你們之中說不定就可以誕生小數(shù)學家。我們一起來發(fā)現(xiàn)小數(shù)學家!”學生都躍躍欲試。筆者在黑板上分四排擺出20朵花,然后問學生:“誰能快速告訴老師黑板上有幾朵花?”學生馬上回答:“20朵?!惫P者對全班學生進行鼓勵:“看來大家都有了數(shù)學家的火眼金睛?!比缓蠊P者繼續(xù)發(fā)問:“大家是怎么那么快看出是20朵的呢?”學生甲回答:“我是用‘5+5+5+5=20(朵)’算的?!睂W生回答后,筆者面帶微笑表揚道:“非常好,你的方法很棒。大家還有別的想法嗎?向他學習,勇敢地說出自己的想法?!眲傉f完,學生乙回答:“我是用‘4×5=20(朵)’算的?!惫P者欣喜地贊揚道:“特別好,能想到用乘法計算,真聰明,大家說他是不是今天的小數(shù)學家呀!”筆者將4×5=20(朵)的式子寫在黑板上,從而引出了表內乘法這一部分的內容。教師在理答時的表揚與鼓勵,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升他們學習的自信心,對于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具有重要作用。
學生在數(shù)學課堂中回答問題時難免會出錯。因為在教學過程中,小學生很難完全消化吸收所有知識。恰當對待學生的錯誤不僅有利于他們進步,對教師的教學也有較大的指導作用。當學生的回答出現(xiàn)錯誤時,小學數(shù)學教師應當仔細傾聽他們的思路,用恰當?shù)恼Z言指出他們出錯的原因,幫助他們理清思路。學生只要理解了題意,理清了思路,就可以正確地回答問題。
比如,在三年級上冊《倍數(shù)的認識》的教學中,筆者提出這樣的問題:“有兩箱蘋果,第一箱重80斤,比第二箱的2倍多4斤,這兩箱蘋果共多少斤?”問題給出后,學生開始解答。很多學生的答案都是:(80+4)÷2=42(斤),42+80=122(斤)。針對這種答案,筆者問他們:“哪位同學可以告訴老師你們的思路?”有學生說:“先算第二箱蘋果的重量,因為多4斤,所以要加4然后除以2,最后兩箱蘋果的重量相加。”這位學生說完后,不少學生點頭贊同。筆者在了解他們的思路,分析出學生錯誤的原因后,進行引導:“大家驗證一下你們的結果,看第一箱蘋果的重量是不是比第二箱蘋果重量的2倍多4斤?”學生檢驗后發(fā)現(xiàn)所得到的結果并不滿足題目的條件。筆者在黑板上畫圖進一步講解:“題意是第一箱的重量比第二箱的2倍多4斤,這里應該做減法,減去4以后,第一箱的重量才是第二箱的2倍。你們剛才是不是又犯小糊涂了?”這樣講解之后,學生就可以真正掌握這種題目的解決辦法。
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中,相信每一位教師都遇到過提問之后,臺下無人應答的情況,這種現(xiàn)象可能是教師描述不清楚或是學生思路沒有理清造成的。這時,很多教師往往急躁不安,沒有耐心等待學生。但是,課堂提問的重點不只是學生能否得出正確答案,更重要的是他們能否學會用數(shù)學思維考慮問題。因此,小學數(shù)學教師應該在提問之后延長候答時間,正確地對學生加以引導,讓他們用數(shù)學思維思考問題,發(fā)現(xiàn)數(shù)學的本質。
例如,在進行五年級下冊《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教學時,學生剛接觸立體幾何,空間思維不夠完善,思考問題不夠流暢,因而在課堂回答問題時思考的時間會比較長。教師此時應當延長候答時間,用恰當?shù)姆绞揭龑W生,促進他們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在教學過程中有這樣一個問題:“一個長方體的容器,其長為15cm、寬為10cm、高為20cm,原來水深10cm,放入一個鐵球后水深15cm,求鐵球的體積?!睂τ谶@一問題,很多學生覺得沒學過球的體積算法而無從下手。教師提出此問題后,應該留充足的時間讓學生獨立思考,他們難以回答時要進行合理的引導。筆者在教學中提了以下問題進行引導:“大家告訴老師原來水的體積是多少?后來水的體積是多少?水的體積為什么會增大呢?”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中,巧妙理答,和諧對話,有利于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力,引導他們探索數(shù)學的本質與奧秘有著重要意義。一線小學數(shù)學教師要不斷探索巧妙理答與和諧對話的策略,完善小學數(shù)學教學過程,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