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qū)第一小學 劉經蘭
閱讀和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兩大重要環(huán)節(jié),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并且語文新課標也要求老師必須要想方設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要找到閱讀與寫作教學的契合點,以此來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拉近閱讀與寫作兩大教學環(huán)節(jié)間的距離,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及素質。閱讀和寫作相輔相成,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只有學生有充分的閱讀儲備知識,才能夠逐漸達成提升寫作能力的目的,促使學生保持閱讀與寫作的興趣,產生更多的創(chuàng)作靈感。所以,深入分析與研究閱讀與寫作有效契合的途徑極為必要。
閱讀和寫作的充分結合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將兩者契合起來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首先,寫作教學環(huán)節(jié)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能使學生深入地對課文的內涵、情感等進行理解,有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其次,語文閱讀教學環(huán)節(jié)能夠指導小學生的寫作環(huán)節(jié),能將之閱讀范文的作用發(fā)揮出來,深挖閱讀范文中的各種寫作手法與技巧,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能力,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對小學生而言,寫作過程就是一個遞進式的過程,只有通過不斷的模仿與創(chuàng)新,才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寫作方式。從目前大多數(shù)老師的語文寫作教學來看,能夠發(fā)現(xiàn)老師總是引導學生在課本中尋找優(yōu)秀的句子與段落,將之摘抄下來之后進行背誦、模仿、擴縮寫等寫作練習,此種方法雖然能夠快速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達成課堂訓練目的,但是長此以往卻很容易出現(xiàn)一個問題,即學生被課本內容所束縛,既沒有創(chuàng)新的空間,也會逐漸失去這個年齡段所具有的天性,從而變得越來越教條化。為此,在新時期的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一體化的教學過程中,老師需引導學生對課本內容進行靈活運用,明確寫作目標,這樣學生才能夠從小樹立正確的寫作方向,在閱讀中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首先,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為了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常會要求學生不斷增加閱讀量,以廣泛的閱讀來進行寫作素材的積累。學生在閱讀這些文章的過程中,必須要引導其對文章進行深入的理解與感悟,這樣才能快速引發(fā)共鳴,更好地達到激趣目的。其次,老師需要根據學生們的實際情況,為其推薦合適的閱讀材料,這樣學生才能從真正意義上對閱讀材料感興趣,從而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情感,為學生營造最佳的閱讀氛圍,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寫作實踐中。大量小學語文教學實踐都證明,閱讀、積累、寫作的教學模式是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最佳途徑。
首先,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除了要重視學生閱讀量的積累之外,還需要對寫作方面進行有效的考核。比如:當學生學習完一些經典的文章之后,需要求學生基于自己的實情來進行創(chuàng)作,此種整合閱讀和寫作的有效教學模式,能較為顯著地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其次,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對文章結構的全面性分析,讓學生在理解之后再進行創(chuàng)作,這樣就能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經歷、認識對文章進行重新構思,寫出更加嚴謹?shù)淖魑摹W詈?,加強對閱讀方法、寫作技巧和特殊修辭等方面的講解,這樣當學生對這些內容進行有效掌握之后,不僅能更快速地進行有效閱讀,還能夠感受到寫作與閱讀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進一步提升學生自身的語文學習能力。
現(xiàn)代化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堅持的是以生為本的教學原則,所以在進行寫作教學的過程中,老師不妨積極利用自主、合作的學習方法。比如根據全班學生的實情確定合適的寫作題目,然后將全班學生合理分為若干小組進行比賽,寫作完成之后,可以由小組人員相互評價,也可以由小組互相進行評價,以此來讓學生明確自己寫作中的不足,整個過程中,老師都需要及時對學生進行鼓勵,以此來讓學生保持寫作熱情,更好地提升寫作能力。
閱讀和思考相結合,是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方法。簡單來說,就是要求學生在閱讀時對不懂的字詞、術語和難懂的句子進行提問,運用批注式閱讀方法,并以聯(lián)系的方式進行思考,如聯(lián)系上下文、聯(lián)系生活實際,提升其閱讀與寫作能力。同時,對于寫作指導方面,需要對學生進行寫作開頭和結尾的訓練,并鼓勵學生進行仿寫、續(xù)寫等,讓學生掌握有效的寫作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的有效契合極為重要,實際教學過程中,老師需要依據教與學的實情,對其契合方法進行深入的研究,并進行不斷的創(chuàng)新嘗試,相信必能總結出一套適合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發(fā)展的有效契合途徑,為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及素質的提升做好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