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 琪
音樂教師在音樂學科的教學中,要注重美育教育的開展,要借助科學的教學手段,展開生動有效的學習活動,幫助學生有效實施美育的教育。教師要在多彩的音樂課堂中激發(fā)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及創(chuàng)造力,讓學生結合音樂作品,進行真切的感受和體驗,在深刻理解音樂作品情感內涵的過程中,提高對音樂美的鑒賞能力。
現代化的音樂課堂離不開多媒體教學的科學運用,音樂教師要制作生動的課件,展開趣味的教學,用現化的教學手段,展開有效的輔助,讓學生在視聽結合的音樂課堂中,充分感受音樂帶給學生的美感。在欣賞美、感受美的視聽盛宴中,提高對音樂的感受能力及審美能力,打造生動高效的音樂課堂。
例如:在學習歌曲《我們的田野》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巧妙的運用了多媒體教學,讓學生結合生動的課件展開學習,在現代化的課堂中,盡情地享受音樂帶給他們的藝術美,實現了高效教學的目的。在上課之前,教師制作了生動的課件,結合自己家鄉(xiāng)的田野風光,制作了圖片合集和視頻短片,讓學生在課件的觀摩中,更加深刻的體會音樂的情感內涵,達到寓教于樂的教學效果。教師借助多媒體的教學,展現了無比生動的音樂課堂,讓學生在圖片的欣賞中,更好地去理解歌曲的情感。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共鳴,教師還錄制了學生們熟知的家鄉(xiāng)的田野風景,讓學生結合視頻短片,進行情感的歌唱,提升了學生音樂的感知力和審美力。
教師采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段,來豐富音樂課堂,結合生動的課件,進行音樂歌曲的學習,讓學生在形象、生動的課堂中,深入透徹地感知音樂作品的內在美,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
教師在音樂課堂的學習中,要開展激烈的互評活動,讓師生之間以及生生之間的評價互動,促進教學活動的高效開展。教師可以開展音樂的表演活動,并在表演當中進行相互之間的評價,讓學生在評價之中,找到自身的不足,學習別人的優(yōu)點,從而促進彼此更大的進步,讓評價達到鼓勵學生,提高學生感知力和表現力的效果。
例如:在學習歌曲《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時,教師就組織學生進行了歌曲的表演活動,并在表演活動當中開展生動的互動評價,讓學生在互評活動中積極發(fā)言,學習別人表演當中的優(yōu)點,促進自身不斷的進步,有效的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及表演能力。教師在進行評價的時候,要注意語言表達的方式,要讓學生在教師的評價言語中得到鼓勵,從而更好地展現自我。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開展學生之間的互評活動,讓學生交換做評委,針對學生表演當中的優(yōu)缺點展開客觀的評論,教師再針對學生的評論展開科學的引導,達到鼓勵學生進步的目的,讓學生在這樣生動的課堂中,有效的感知音樂作品的藝術魅力,提高自身的音樂感知力和表現力。
教師在音樂課堂中開展了生動的互評活動,以此來激發(fā)學生參與表演的熱情,也在相互的表演展示及互動評價中,提高自身的音樂綜合能力,并對學生言語的表達能力起到一定的鍛煉作用。
音樂的學習要體現其生動性和趣味性,這樣才會激發(fā)學生課堂學習的興趣,實現高效教學的目的。音樂教師在歌唱教學中,巧妙結合舞蹈的模仿活動,讓學生借助肢體語言的表達方式去深入感知音樂作品的情感,借助另一種表現手法去展現音樂的藝術美,提高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能力和表現能力。
例如:在進行歌曲《飛吧,飛吧》的學習時,教師在課堂中就結合了舞蹈動作的模仿活動,用這種模仿互動來激發(fā)課堂的快樂氛圍,讓學生在趣味的活動中提高自己的模仿能力、思維的想象力及創(chuàng)造力,達到課堂美育的良好效果。教師首先在律動環(huán)節(jié),展開動作的模仿互動,教師怎樣做學生就怎樣學,引導學生在聆聽歌曲的旋律中,模仿鳥兒飛翔的各種動作,帶領學生感受鳥兒飛行的快樂。隨后教師組織學生展開相互之間的創(chuàng)編動作模仿,讓學生在互動模仿的創(chuàng)編中享受音樂的旋律美,在動聽的旋律中展開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創(chuàng)編出屬于自己獨創(chuàng)的舞蹈,快樂的展現自我風采。
音樂教師借助動作的模仿互動,來激發(fā)學生快樂的情緒,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深刻感知音樂作品的藝術魅力,用自己獨特的表演方式,展現自己心中對音樂的理解,提高自身的音樂鑒賞能力和創(chuàng)編能力。
總之,在小學的音樂課堂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美育教育的開展,借助多媒體的教學手段、互評鼓勵的教學策略以及動作模仿等教學活動,來提高學生的音樂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審美力等,讓學生在靈活多樣的美育教育中,真正感悟音樂作品的藝術美,在音樂課堂中快樂的展現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