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州市白云小學 宋春華
隨著語文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在當前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依托于閱讀教學,全面提升學生的語用能力成為改革的重點。主題閱讀的目的就是借助一系列閱讀材料引導學生展開更深層面的閱讀,這部分閱讀材料存在明顯的關聯(lián)性,一方面能夠為學生提供較為寬廣的語用實踐空間,另一方面也能夠為學生提供更豐富、更多元的語用平臺,有助于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閱讀活動能夠順利開展的關鍵基礎在于學生對主題的感悟,教師首先應當基于文本主題展開深入剖析,使學生可以將感性認知進階至理性層面,這樣就能夠拉近和文本之間的距離,能夠更深入地接觸文本,能夠展開多角度的對話,并在這一過程中深入解讀文本主題。
以蘇教版語文教材為例,在二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中主要包含四篇文章:《母親的恩情》《木蘭從軍》和《沉香救母(一)》《沉香救母(二)》。很顯然,這四篇課文突顯的主題就是“親情”,這也是串聯(lián)這部分課文的“藤蔓”,通過展開主題閱讀,或者在教學的過程中引入其他相關課外材料,就能夠更充分地體現(xiàn)文本主題,實現(xiàn)對教學活動的有機融合,既有助于豐富學生的閱讀內(nèi)容和閱讀量,同時也能夠保障較好的教學實效。所以教師必須要充分把握文本、學生生活以及閱讀資源,基于體驗、感悟或者積累等形式,依托于主題閱讀引出知識的整體框架,既能夠促進兒童的精神成長,同時也保障了開放性的語文教學方式。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每一單元的主題都可以實現(xiàn)閱讀拓展,既能夠顯著豐富教學內(nèi)容,同時也有助于促進學生的思維發(fā)展,保障開闊的閱讀思路,只有真正實現(xiàn)閱讀和思維的雙劍合璧,才能促進語文教學的成功。
在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中所涉及的文本角色都是歷史人物,其中既包括豹子頭林沖,也有少年王冕。對于此類人物的了解以及對文本的閱讀,學生往往會基于個人感悟生成一些具有獨特性的認知。在教學實踐中應對學生進行如下引導:“古人既勤勉好學,同時也具有謙虛嚴謹?shù)膶W習態(tài)度,而且疾惡如仇,我們是社會的未來接班人,那么我們究竟應該怎樣去做?”這一問題不僅提煉了本單元的教學主題,同時也能夠促進學生思維的有效拓展。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必然能夠形成更深層面的閱讀,也會基于不同的實際情況,做出具有個性化的表達和感悟。通過這一方式,真正保障了文本閱讀和學生實踐之間的無縫銜接,既有助于激活閱讀思維,同時也促進了學生的主動表達。
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針對情感意識以及道德情操等方面的培養(yǎng)也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通過主題活動,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同時也有助于升華個人情感,這也是主題閱讀的重要功能之一。
例如,一位教師在教學《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一課時,其中的一個教學目標是:引導學生了解當前的和平和幸福生活源于革命先輩的戰(zhàn)斗,是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來之不易,由此生發(fā)學生的感恩心理。教學中,以文本主題為引導,為學生布置自主搜集相關閱讀材料的任務,在組織學生進行主題閱讀的過程中,使他們深深地感受到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使他們意識到現(xiàn)在的學習不僅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發(fā)展我們的國家而努力。
上述教學片段中,學生自主完成了對主題閱讀材料的搜集和整理,通過閱讀既有助于升華他們的情感,同時也能夠幫助他們更充分地把握文本內(nèi)涵,使他們能夠生成感恩心理,能夠更努力地學習,以回報社會、回報國家,這樣主題教育的目標必然可以順利達成。
在語文教學實踐中,寫作才是最有效的語言實踐活動,但是在小學階段,寫作教學始終是困擾教師的關鍵難題。如果依托于主題閱讀,一方面能夠為學生提供更豐富的寫作素材,另一方面也能夠明確具體的寫作目標,展開有根據(jù)的寫作,使學生可以更靈活地把握并運用具體的寫作策略。不同的主題閱讀,在表達方式方面往往也會存在較為顯著的不同,這樣學生就能夠在表述個人觀點或者是對其他對象進行描述的過程中,靈活運用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
例如,在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中收錄了三篇課文:《在大海中永生》《高爾基和他的兒子》《艾滋病小斗士》。在第一篇課文中,著重突出和頌揚的人物就是鄧小平同志,文本中透露著濃濃的真情實感;第二篇課文描述的主要對象是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故事較為簡單,選擇了兩件生活小事:“寫信”和“種花”,但是卻能夠透過這兩件小事感受到父子之間的濃厚情感;最后一篇的小主人公雖然遭遇不幸,但是能夠從文本的表達中感受到其堅強面對生活的精神。通過文本閱讀,學生能夠感受到不同的表達方式所具有的不同表達效果。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適時對學生引導:在寫作的過程中,還可以使用不同的寫作順序,如最后一篇課文就使用了倒敘的表達方式,針對人物形象的塑造還可以借助典型事例,這樣寫作才能充滿真情實感,才能夠拉近和讀者之間的距離。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主題閱讀是經(jīng)過教學實踐檢驗的有效拓展閱讀形式。通過主題閱讀,能夠促進學生和文本之間的深入對話,能夠在對話的過程中提升語文綜合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