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啟齋
用電腦,需打字。這對你來說一定不陌生,可是你是否留意過,電腦鍵盤上的字母,不是按照英文字母的順序排列起來的,那一個個字母的排列順序似乎很“隨機”,這是為什么呢?
讓我們先從電腦鍵盤的“祖師”——打字機說起吧!電腦鍵盤是從英文打字機鍵盤演變而來的。最早的英文打字機確實是采用ABCDE……這種排列方式。后來人們?yōu)槭裁床捎肣WERTY鍵盤了呢?
說來,你或許不信,那是為了降低打字的速度。怎么,“快”還有“罪”啊?當時,打字速度過快很容易使某些鍵的組合出現(xiàn)“卡鍵”問題。這主要受當時工業(yè)生產(chǎn)水平所限,沒有辦法解決機械設(shè)置問題,跳不出打字機加速打字就卡鍵的“怪圈”。為此,美國發(fā)明家克里斯托夫.拉森.授斯發(fā)明了QWERTY鍵盤布局,他將最常用的幾個字母安置在相反方向,最大限度放慢敲鍵速度以避免卡鍵,并于1868年申請專利,由此獲得了“打字機之父”的美稱。1873年,使用此布局的第一臺商用打字機成功上市,大受歡迎。后來有了電腦,也就順理成章地沿用了打字機的字母順序,因為當時人們已經(jīng)習慣QWERTY鍵盤了。
現(xiàn)如今,人們早已熟練使用英文QWERTY鍵盤打字了。但是,世界上那么多人使用漢語,我們能不能用中文鍵盤打字呢?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中文輸入法不斷發(fā)展,如大家常用的微軟拼音、搜狗拼音、五筆字型等軟件,都是基于英文打字鍵盤,輸入一個漢字,需要在鍵盤上敲四五下。那么到底有沒有可能敲一下就出現(xiàn)漢字的輸入方法呢?
還真有,河南洛陽一位老人利用415個中文發(fā)音,從1998年開始進行“電腦鍵盤中文化”的研究。只有初中文憑的他,靠著自學,終于在2007年獲得了“國家發(fā)明專利”證書。他所用的鍵盤結(jié)構(gòu)和現(xiàn)在常用的英文鍵盤相仿,將23個漢字寫在鍵盤上,每個字代表與其聲母相同的所有漢字。若打一個字,直接點擊該字的同音字,然后在同音字中挑選需要的字即可。這對于不熟悉漢語拼音的人,尤其是爺爺奶奶們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