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先萍
【摘 要】 本篇文章敘述了無公害農產品 日光溫室西葫蘆病害的防治原則、主要病害及防治等技術要求。
【關鍵詞】 無公害;農產品;日光溫室
1 防治原則
全面貫徹執(zhí)行“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牢固樹立“公共植保,綠色植保,科學植?!钡睦砟睿粓猿忠晕锢矸乐?、生物防治、農業(yè)防治為主,藥劑防治為輔的綠色防控原則。
2 主要病害及防治
2.1 霜霉病
2.1.1 癥狀 發(fā)病初期在葉背面形成水澤狀小點,逐漸擴展并且增多。此病在生長中后期比較常見,主要危害葉片,在水澤狀病斑之后慢慢會長出黑紫色霉層。即病菌的孢囊梗和游動孢子囊葉正面的病斑初期退綠,隨后逐漸檳城灰褐至黃褐色的壞色斑,呈多角形。之后慢慢擴大,最終導致葉片枯死。
2.1.2 侵染循環(huán) 該病為真菌性病害,霜霉病的發(fā)生與溫室大棚的溫濕度關系非常密切,葉面有水滴或水膜時,孢子囊萌發(fā)和侵入,病菌侵入后逐漸向上擴展,發(fā)病適宜溫度為16℃~20℃,空氣相對濕度高于83%時大量產生孢子囊,濕度越高產孢越多,生產中澆水過量、株葉密集易發(fā)病。
2.1.3 防治方法
(1)農業(yè)防治
實行輪作倒茬;選用抗病品種;增施腐熟的優(yōu)質有機肥,增施磷鉀肥,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合理密植,通風透光,合理調控棚內溫濕度;加強棚室管理,及時摘除病葉、病果,徹底清除前茬植株病殘體。
(2)藥劑防治
發(fā)病初期,用32.5%嘧菌酯·苯醚甲環(huán)唑懸浮劑1000倍液~1500倍液,或72%霜脲氰·錳鋅600倍液~700倍液,或70%丙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6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藥劑交替使用,間隔5d~7d,每種藥劑只能使用1次,防治1次或2次。采收前5d~7d停止用藥。
2.2 灰霉病
2.2.1 癥狀 主要危害花、幼果、葉、莖或較大的果實?;颐咕葟拈_敗的花上侵入,侵染初期花瓣呈水浸狀,后變軟腐爛并生長出灰褐色霉層,后病菌逐漸向幼瓜蒂部發(fā)展,致幼瓜蒂部退綠,漸呈水漬狀濕腐,萎縮產生灰色霉層,也可導致莖葉發(fā)病,葉片上形成不規(guī)則大斑,中央有褐色輪紋,繞莖一周后可造成莖曼折斷。
2.2.2 侵染循環(huán) 該病為真菌性病害,在土壤中越冬時主要為病菌菌絲體,而在病殘體上的分生孢子也可存活4~5個月,成為了初侵染源。病菌依靠澆水、氣流及農事操作等傳播方式蔓延。通過產生分生孢子在發(fā)病的瓜、葉、花上不斷傳播,進行再侵染,從而發(fā)病。
2.2.3 防治方法
(1)農業(yè)防治
利用溫室封閉的特點,調控好溫室內的溫度和濕度,創(chuàng)造出高溫低濕的環(huán)境條件,來控制灰霉病的發(fā)展;增施腐熟的優(yōu)質有機肥,增施磷鉀肥,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加強棚室管理,在果實膨大前一周便及時摘除病花、病果、病葉及黃葉;保持棚室通風、干凈、透光;清潔田園,徹底清除前茬植株病殘體。
(2)藥劑防治
煙霧法:發(fā)病初期,用10%速克靈煙霧劑200g/667m2~250g/667m2,或45%百菌清煙霧劑250g/667m2,熏蒸3h~4h;
粉塵法:發(fā)病初期,用5%滅霉靈粉塵劑1000g/667m2,或5%百菌清粉塵劑1000g/667m2,間隔9d -11d傍晚噴灑1次,防治2次或3次。
(3)藥劑噴灑
發(fā)病初期,可用32.5%嘧菌酯·苯醚甲環(huán)唑懸浮劑1000倍液~1500倍液,或50%腐霉利(速克靈)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藥劑交替使用,間隔5d~7d,每種藥劑只能使用1次,防治1次或2次。采收前5d~7d停止用藥。
2.3 白粉病
2.3.1 癥狀 可發(fā)生在苗期至收獲期,發(fā)病時葉片最嚴重,葉柄和莖次之,而果實很少受害。初期會產生近圓形小粉斑,呈白色,多在葉面或葉背幼莖上,葉正面居多,其之后向四周會擴展成連片白粉,邊緣不明晰,嚴重的整個葉片將會布滿白粉,即病原菌的無性子實體—分生孢子。后期白色的霉斑就會因為菌絲的老熟而變?yōu)榛疑?,成堆的黃褐色小粒點會在病斑上生出來,最后小粒點變黑,為病原菌的閉囊殼。
2.3.2 侵染循環(huán) 西葫蘆白粉病是由葫蘆科白粉菌和瓜類單囊殼菌引起的真菌病害。以閉囊殼隨病殘體越冬的病原菌,也能在大棚瓜類作物或病殘體上存活。病菌孢子借澆水傳播再次侵染,由于病菌的孢子非常快的繁殖速度,容易導致流行。白粉病流行需高濕條件,病害發(fā)生的溫度為10℃~25℃,有利于孢子萌芽,但高濕干燥有助于病情擴展和分生孢子繁殖,因此,當高濕條件與高溫干旱交替出現(xiàn)的情況發(fā)生,病害即可流行。
2.3.3 防治方法
(1)農業(yè)防治
實行輪作倒茬;選用抗病品種;增施腐熟的優(yōu)質有機肥,增施磷鉀肥和微量元素肥,促進植株健康生長;及時中耕除草;摘除枯黃病葉,帶出田外集中深埋處理;適當控制澆水,減少棚內相對濕度。
(2)生物防治
發(fā)病初期,噴灑2%農抗120水劑200倍液,4d~5d噴1次,連噴2次或3次。
(3)藥劑防治
在發(fā)病初期,用10%苯醚菌酯懸浮劑1500倍液~2000倍液,或30%氟菌唑可濕性粉劑2500倍液~3000倍液,或乙嘧酚懸浮劑800倍液~1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藥劑交替使用,間隔5d~7d,每種藥劑只能使用1次,防治1次或2次。采收前5d~7d停止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