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若瓊
摘要:隨著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頻繁,中國古代詩詞逐漸風靡全球,從而為詩詞翻譯帶來了寶貴的機遇。而古詩詞所獨具的精煉含蓄、音韻和諧、言短意長等特點,則為詩詞翻譯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隨著詩詞翻譯實踐的持續(xù)開展,我國古詩詞翻譯理論不斷進步,并逐漸涌現(xiàn)了一批優(yōu)秀翻譯家。其中,許淵沖的三美論就從形美、音美、意美三個方面對于詩詞翻譯提出了具體的指導和更高的要求。本文從許淵沖三美論具體內涵出發(fā),通過分析三美論具體應用實例,最終得出結論:三美論作為古詩詞翻譯過程的指導原則和翻譯質量的檢驗、評價標準都具有重大意義,值得譯者學習、思考、應用。
關鍵詞:古詩詞翻譯;三美論;許淵沖
一、引言
二十世紀以來,在詩詞翻譯巨大需求的刺激下,古詩詞翻譯的整體質量顯著提高,誕生了諸多優(yōu)秀譯作和翻譯理論。其中,許淵沖就以其極具特色的詩詞翻譯理論和豐碩的翻譯成果獲得了世人的矚目。許淵沖從自身翻譯實踐出發(fā),提出了詩詞翻譯的三美論原則,用于指導復雜的古詩詞翻譯實踐。
眾所周知,古詩詞翻譯具有很高的難度。首先,該項工作要求譯者具備大量關于作者及詩詞創(chuàng)作背景的知識儲備。在完整、準確地把握了作品之后,才能對古詩詞進行較為準確的翻譯,這是古詩詞翻譯最基礎、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然而,要想將古詩詞的韻味淋漓盡致地傳達,就必須將翻譯要求提升到更高的層次,還需要綜合考慮音韻、對仗、意境等要素,反復錘煉語言。
面對古詩詞翻譯的高標準、高要求,譯者在長期的翻譯實踐中大多總結出了自己的翻譯原則和理論。許淵沖從事文學翻譯長達六十余年,對于古詩詞翻譯也有獨特的見解,其中詩詞翻譯的三美論就從音美、形美、意美三個角度為古詩詞翻譯提出了更高標準?!叭勒摗痹从隰斞赶壬蹲晕淖种廖恼隆分械挠^點:“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許淵沖活用做文章的“三美”為做翻譯的“三美”,譯文力求形、音、意兼具,最貼切地進行中英文轉換,并最大程度保留古詩詞對仗工整,朗朗上口,言短意長等特點。
二、三美論具體內涵分析
多年的古詩詞翻譯實踐賦予許淵沖豐富的翻譯經驗,嚴謹?shù)膶W術態(tài)度和精益求精的學術追求。通過認真分析中英語言區(qū)別和中英詩詞特點,許淵沖的三美論從形、音、意三個角度出發(fā),對古詩詞翻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中,形美指中文古詩詞英譯后應該基本達到結構形式對仗工整、長短適當,在譯文不能達到“形似”的最高標準時,起碼也要做到“大體整齊”。例如,許淵沖在翻譯詩句“高天滾滾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氣吹”時,將其處理成In the steep sky cold waves are swiftly sweeping by,on the vast earth warm winds gradually growing high.上下兩句對仗極其工整,詞性相對,詞數(shù)相同,符合形式美的要求。
音美是指古詩詞翻譯的過程中應音韻和諧,傳達古詩詞的韻律感。古詩詞本就是用以歌詠朗誦的,音韻和諧、朗朗上口是古詩詞的基本要求,因此在翻譯古詩詞時應盡量借用譯語詩人慣用、樂用的格律,譯文韻腳與原詩保持一致,且適當運用重復、押韻等修辭使譯文音韻和諧,易于誦讀。依然以“高天滾滾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氣吹”為例,sweeping by 和growing high 韻腳相同,讀起來朗朗上口,適宜朗誦吟詠,便于記憶背誦。
意美則指英譯后的古詩詞在意境上不應大打折扣,而是要盡量完整地傳達出原詩的意境美、聯(lián)想美。古詩詞貴在寫意,如果譯文的意境完全丟失,那么古詩詞的神韻也就不復存在,其文學價值和美學價值都會大打折扣。再次引用許淵沖對于“高天滾滾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氣吹”的翻譯:steep sky,cold waves,swiftly,sweeping by 寥寥數(shù)詞便將天寒地凍、一片肅殺的景象呈現(xiàn)于讀者眼前;而vast earth,warm winds,gradually,growing high則又輕松描繪了一幅大地回暖,春意融融之景。由上半句的肅殺蕭瑟到下半句的暖意拂面,整句詩的意境在許淵沖的筆下表現(xiàn)地淋漓盡致,想必外國讀者讀來也會有身臨其境之感。
形美、音美、意美都是古詩詞翻譯質量的重要衡量指標,但當三者不可兼顧時,譯者便要思考三者各自的重要程度及相互關系,選擇最佳解決方案。許淵沖曾提出,意美是最重要的,音美是次要的,形美是更次要的——由此可見,譯者應當首先保留古詩詞原文的意境??杉骖櫼裘馈⑿蚊罆r,譯者應最大程度地再現(xiàn)原詩美感;若三者不可兼顧,則可適當犧牲形美、音美以求保留意境美,也就是所謂的“得意忘形”。
我們以林逋的《山園小梅》為例,“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被許淵沖處理為Sparse shadows slant across the shallow water clear,and gloomy fragrance floats at dusk in dim moonlight.該譯文雖不符合“形美”、“音美”的標準,卻也在反復斟酌中保存了原詩的意境,在形、音、意不能兼顧的情況下,許淵沖做到了整體效果的最優(yōu)化處理。再以杜牧的《秋夕》為例,“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北蛔g為Autumn has chilled the painted screen in candlelight,a palace maid uses a fan to catch fireflies.該句并沒有因盲目追求形美而故意堆砌或刪減詞語,上下句雖不對仗,但已經準確地將原詩意境表達了出來,并且毫無贅余或不足。由于該句運用了意象疊加和白描的手段,無多余修飾,因此不便于調整譯文詞序和增減描述性詞語,達到這樣的譯文效果已經很難能可貴。
三、結論
許淵沖古詩詞翻譯實踐經驗豐富,并且?guī)资陙砉P耕不輟,為翻譯理論與教學的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同時也為世界文學寶庫創(chuàng)造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通過以上對許淵沖三美論的介紹和對許淵沖應用三美論實例的分析,三美論不僅能為古詩詞翻譯工作提出更明確、更具體的標準,還可以為譯者的古詩詞翻譯過程提供指導和范例,并進一步豐富翻譯作品的評論方法,從而促進古詩詞翻譯的發(fā)展。另一方面,對于譯者來說,三美論也是對其翻譯素養(yǎng)、翻譯精神的檢驗與督促,不斷鞭策譯者具備更豐厚的知識儲備,更高的翻譯修養(yǎng)和更敏感的美學觸覺。通過對三美論的學習和研究,譯者可以不斷查漏補缺,從而提高自身翻譯水平。
雖然考慮到古詩詞翻譯的復雜性,三美論仍然存在著一定的不足,還需隨著時代的變革不斷完善、與時俱進,適應文化交流發(fā)展的需要。但總體來說,三美論對于古詩詞翻譯實踐確實可以起到指導和規(guī)范作用。廣大譯者還需向許淵沖等翻譯名家學習,認真鉆研、應用翻譯理論,創(chuàng)作出更多兼具形美、音美、意美的古詩詞翻譯佳作,豐富世界文化寶庫,促進國際間文化交流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Xu,YZ.(1985)‘On Tang Poetry and English Poetry,in Xu,YZ.(ed.)300 Tang Poems.Beijing:China Translation Corporation.
[2]許淵沖.唐詩三百首.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7.
[3]許淵沖.翻譯的藝術.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06.
[4]張智中.許淵沖與翻譯藝術.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