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丁 謝一芝 賈趙東 馬佩勇 邊曉峰
摘 要 利用蘇薯16號和寧紫薯4號兩個鮮食甘薯品種比較了不同肥料配比處理對薯塊產(chǎn)量和食用品質的影響。結果表明,N-P-K(16-8-18)復合肥600 kg·hm-2配施硫酸鉀75 kg·hm-2,兩個品種鮮薯產(chǎn)量最高,分別比對照相增產(chǎn)14.9%和23.5%。復合肥配施有機肥對提高蘇薯16號的鮮薯產(chǎn)量沒有明顯效果,而寧紫薯4號的鮮薯產(chǎn)量增加顯著。配施有機肥可改善蘇薯16號的食用品質,而對寧紫薯4號沒有效果。配施有機肥的處理,兩個品種的薯塊烘干率略有降低。建議鮮食甘薯生產(chǎn)時,正常條件下一次性施基肥即可,N-P-K(16-8-18)復合肥600 kg·hm-2、硫酸鉀75 kg·hm-2、有機肥150 kg·hm-2。
關鍵詞 鮮食甘薯;肥料配比;食用品質
中圖分類號:S531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21.023
鮮食甘薯主要指橘紅心、紫心和黃心等類型的品種,鮮食甘薯富含營養(yǎng),也是消費者喜愛的保健食品之一,在我國薯區(qū)廣泛種植,尤其是紫心品種市場銷售價格較高,種植效益較高[1-5]。鮮食甘薯品種選育除商品薯外觀,極為重視食用品質,栽培環(huán)境條件對食用品質也有很大影響。郭小丁等[2]就鮮食甘薯的商品化栽培從栽植密度和增施鉀肥研究了對商品薯產(chǎn)量的影響,李云等[3]從肥料配比和栽植密度對鮮食甘薯產(chǎn)量的影響進行了研究。目前,關于栽培條件對鮮食甘薯食用品質影響的相關研究鮮有報道,根據(jù)經(jīng)驗施用有機肥栽培鮮食甘薯對食味有較大改善,因此部分研究者推薦鮮食甘薯栽培時要多施有機肥[4-5]。此外,氯離子對甘薯塊根品質如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質具有一定影響[6]?;诖?,結合肥料配比對鮮食甘薯品種產(chǎn)量和食用品質的作用進行研究,以期為鮮食甘薯的商業(yè)化栽培提供基礎數(shù)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參試品種
蘇薯16號(橘紅心)、寧紫薯4號(紫心),這兩個品種均為結薯較多的薯數(shù)型品種,一般結薯5~6個,蘇薯16號有的多達10個以上。
1.2 土地準備
試驗地點位于江蘇省泗洪縣三年樹齡的綠化樹土地,樹行間距12 m,株距3 m。每塊試驗田1 500 m2左右,冬耕凍垡、春季耙整。薯苗栽插前5 d起壟,壟距90 cm。春季耙地前取樣分析土壤營養(yǎng)元素含量,土壤pH 5.05~5.66,堿解氮105.08~196.16 mg·kg-1,有效磷14.94~31.35 mg·kg-1,速效鉀110.0~252.0 mg·kg-1,有機質11.42~21.42 g·kg-1。
1.3 施肥方式
處理①:N-P-K(16-8-18)復合肥 600 kg·hm-2,設為對照;處理②:①+硫酸鉀(K2SO4)75 kg·hm-2;處理③:①+有機肥150 kg·hm-2;處理④:②+有機肥150 kg·hm-2;處理⑤:②+有機肥300 kg·hm-2。每個處理1塊田,起壟前一次性將肥料按試驗設計混勻后再均勻撒施在地面作基肥,生長期間不再追肥。
1.4 田間管理
5月20日栽插,常規(guī)栽植株距25 cm。生長期間拔除田間大草。
1.5 收獲及數(shù)據(jù)處理
10月20日收獲,每個處理在田間隨機選3點作為3個重復,每點收獲面積22.5 m2稱量鮮薯產(chǎn)量。每重復取大薯(500 g左右)、中薯(250 g左右)、小薯(150 g左右)三份樣品測定烘干率,并進行食用品質評價,食用品質以蒸熟薯塊的甜度、黏度、面度和香味分別由5個人品嘗,每項按上(3分)、中(2分)、下(1分)計分,平均之后予以綜合評判食用品質。鮮薯產(chǎn)量折合100 m2進行統(tǒng)計分析,采用SSPE處理數(shù)據(jù)。
2 結果與分析
2.1 鮮薯產(chǎn)量
不同肥料配比對鮮薯產(chǎn)量作用明顯,差異達到顯著水平,見表1。配施有機肥對提高蘇薯16號的鮮薯產(chǎn)量沒有明顯效果,而寧紫薯4號的鮮薯產(chǎn)量增加顯著。配施鉀肥,兩個品種的鮮薯產(chǎn)量都最高,與對照相比,蘇薯16號增產(chǎn)14.9%,寧紫薯4號增產(chǎn)23.5%。
2.2 薯塊干物質含量變化
蘇薯16號的烘干率處理①~⑤分別為30.1%、30.9%、29.7%、29.1%和28.9%,干物質含量變化不大,配施有機肥的處理,烘干率略有降低。寧紫薯4號處理①~⑤分別為32.5%、33.4%、32.8%%、31.9%和31.5%,干物質含量表現(xiàn)與蘇薯16號趨勢相同。
2.3 食用品質評價
兩個品種食用品質通過蒸熟薯塊品嘗,從甜度、黏度、面度和香味四項打分評價,結果見表2。配施有機肥可改善蘇薯16號的食用品質,而對寧紫薯4號沒有效果。
3 討論
甘薯鮮產(chǎn)與肥料種類及配比密切相關,復合肥配施鉀肥可提高鮮薯產(chǎn)量[2-3],本試驗中,復合肥配施有機肥對蘇薯16號的鮮薯產(chǎn)量沒有明顯提高,而寧紫薯4號的鮮薯產(chǎn)量增加顯著。但復合肥配施鉀肥及有機肥的處理比復合肥配施鉀肥的處理鮮薯產(chǎn)量稍有減少,可能是有機肥中氮素較多,加上試驗田土壤氮素相對充足,導致氮肥過多而影響了產(chǎn)量。無論哪種肥料配比,對薯塊的干物質含量沒有明顯影響,但復合肥配施有機肥的處理,薯塊干物質含量略有降低,這可能也是因為土壤氮肥過多所致。因此,鮮食甘薯生產(chǎn)中,施肥處理要根據(jù)土壤的養(yǎng)分含量選用氮磷鉀適宜比例的復合肥再配施有機肥,根據(jù)植株生長需求決定是否追肥[1,5]。為了降低生產(chǎn)成本,鮮食甘薯生產(chǎn)時,在施足基肥的情況下,一般無需追肥。根據(jù)本試驗結果,建議鮮食甘薯生產(chǎn)時,正常條件下一次性施基肥即可,N-P-K(16-8-18)復合肥600 kg·hm-2、硫酸鉀75 kg·hm-2、有機肥150 kg·hm-2。
鮮食甘薯食用品質由多個因素組成,同時還受主觀因素影響,許多感官指標因人的喜好而不同,有的指標量化較為困難。熟食品嘗口感與黏度和面度有關,風味則與甜度和香味相關,劉運平等[6]以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質含量高低衡量薯塊品質,可作為食用品質評價數(shù)量指標之一。傳統(tǒng)經(jīng)驗栽培鮮食甘薯施用有機肥可改善食味,有研究推薦鮮食甘薯時施用肥料要以有機肥為主,盡量少施化肥[1,4]。氯離子對薯塊品質有不良影響[6],鮮食甘薯生產(chǎn)時盡量不要施用以氯化鉀復混的復合肥,以免影響食用品質。本試驗中,復合肥配施有機肥可改善蘇薯16號的食用品質,而對寧紫薯4號沒有效果,可能是紫薯高含量的花青素影響了風味。紫心品種薯塊的甜度普遍偏低,可能是因為光合產(chǎn)物分配到合成花青素的比例大而減少了糖分的合成。
總之,鮮食甘薯生產(chǎn)首先要根據(jù)消費者喜好和市場需求選擇適宜的優(yōu)良食用品種,其次采用規(guī)范的栽培技術措施,從而提高產(chǎn)量和食用品質,達到增加種植效益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劉文滔,鄭光武,林俊揚.無公害鮮食甘薯栽培技術[J].福建農(nóng)業(yè)科技,2005(4):52,55.
[2] 郭小丁,謝一芝,賈趙東,等.鮮食甘薯栽培技術研究[J].江蘇農(nóng)業(yè)學報,2009,25(3):513-517.
[3] 李云,黃團,宋吉軒.貴州鮮食甘薯栽培關鍵技術[J].北方園藝,2010(19):28-30.
[4] 王慶美.優(yōu)質鮮食甘薯栽培技術規(guī)程[J].科技致富向導,2010(7):23-24.
[5] 鄭重要.鮮食甘薯栽培技術研究[J].中國農(nóng)業(yè)信息,2015(16):133-134,147.
[6] 劉運平,楊守祥,史衍璽,等.氯化鉀對甘薯產(chǎn)量與品質的影響[J].華北農(nóng)學報,2015,30(3):146-152.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