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銘
(廣西柳州市體操學校,廣西 柳州 545004)
蹦床運動起源于中世紀的法國,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它屬國際體操聯合會所轄項目之一,奧運會設網上男女單人兩枚金牌。蹦床運動在中國起步較晚,在 1997年才傳入國內[1]。雖然傳入國內晚,但中國已在奧運會上取得了3枚金牌,2枚銀牌2銅枚牌的成績。蹦床單跳是蹦床比賽的一部分,從現代蹦床運動員的成材過程來看,單跳啟蒙訓練是蹦床訓練的起點, 是造就蹦床優(yōu)秀運動員的重要開端。如何抓住這重要環(huán)節(jié)對運動員進行科學啟蒙訓練,選擇有效的訓練方法與手段,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直是廣大教練員們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作為曾經啟蒙訓練培育出世界級運動員黃靖怡(2017年第32屆世界蹦床錦標賽女子單跳團體冠軍)、呂沁霖(2017年第13屆全國運動會蹦床男子團體冠軍)等一批知名運動員的教練員,訓練實踐認為早期的啟蒙訓練是他們成為登上領獎臺制勝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提高其基本技術水平的關鍵。因此,對蹦床單跳項目的啟蒙訓練進行研究,具有及其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理論價值。
蹦床分為網上和陸上兩在大比賽項目,網上是借助彈力床的彈力將人體彈向空中,在空中做各種體操動作和翻騰競技動作。陸上是在一條鋪上厚毯的木質窄長專用跑道上完成,運動員要連續(xù)完成一整套高難技術動作,包括前空翻、后空翻、側空翻、前空翻接側空翻、后空翻接側空翻等,最后落在跑道盡頭的墊子上[2]。所謂“啟蒙”(Enlightenment)可直譯為“使光明”,“蒙”原來是懵懵懂懂的,糊里糊涂,“啟”就是把它揭開了[3]。而對于剛入隊的運動員來說,他們對蹦床單跳專項周圍事物的感覺、知覺與環(huán)境變化,運動場發(fā)生的事件記憶情景以及各種訓練內容與手段,就是他們的啟蒙開始。啟蒙時間跨度為一年左右,在此期間,要完成運動員的訓練、選材等一系列相關工作。
蹦床單跳實際上與體操比賽自由體操項目相似,與技巧項目的單跳相同,只是比賽規(guī)則不同,它屬于體操運動的一種,只有在蹦床專項比賽中才會設立單跳項目比賽。其基本技術特征包括,向前、向后、向側三個方向的橫軸和縱軸的翻轉。當代的蹦床單跳是根據1999年國際體操聯合會關于下設七大運動項目公告,將男子競技體操、女子競技體操、藝術體操、技巧、蹦床、一般體操和韻律體操成為國際體操聯合會下設的七大運動項目。將原本下設在技巧中單跳項目作出規(guī)則修改并
入蹦床運動之下。單跳項目2001年首次出現在國內重大比賽,第九屆全國運動會蹦床預賽暨全國蹦床錦標賽上。單跳項目比賽是在寬1.8米,長40米(由10米助跑區(qū)、25米翻騰區(qū)、5米落地區(qū))組成,整套動作應以8個由手至腳或由腳至腳的動作動作構成,每套動作的最后一個動作必須以空翻結束,其動作必須落在落地區(qū)域區(qū)內[4]。蹦床單跳評分規(guī)則規(guī)定,每次比賽運動員必須完成兩個不同的成套動作;第一套為空翻套,第二套為轉體套。
兒童啟蒙訓練是培養(yǎng)后備力量的第一步,也是后繼有人的關鍵的一步。單跳啟蒙訓練是針對兒童年齡階段,運用符合兒童生理、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的科學方法,所進行的一項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的單跳基本功訓練。單跳啟蒙訓練作為運動訓練的初級階段,其內容為基本功、基本動作以及動作的組合、簡單套路的練習,以動作的教學、錯誤的糾正、學習內容的鞏固為主要的教學形式、簡單的重復練習是其主要的訓練手段。從單跳啟蒙訓練年齡來看,通常我們劃定為5~8歲年齡階段,耐力和集中注意力較差是他們的顯著特征,他們不能堅持過長的時間進行來訓練,這一階段的運動員,教練員應該以培養(yǎng)興趣為入門,以簡單的基本技術動作為主,既讓心理素質得到良好發(fā)展,又可全面地提高身體素質。自編一些適合兒童的單跳訓練動作、網上組合動作、幼兒體操套路進行訓練。通過各種有效的訓練方法和手段,有意識地對運動員生理和心理施加影響,以形成蹦床單跳專項所需要的運動素質。
興趣是人認識事物過程對某一事物產生興趣,探索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的一種心理傾向,是推動人們求知的一種巨大能動力量。興趣的優(yōu)劣決定著運動員學習活動成敗的重要因素。古今中外卓有成就的金牌運動員,無不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yè)有著強烈、濃厚的興趣。羅馬尼亞的“體操皇后”科馬內奇就曾為興趣不想練體操逃跑達七次之多;最后還是靠調整培養(yǎng)興趣訓練走上了奧運冠軍的領獎臺。因此,培養(yǎng)和激發(fā)隊員學習蹦床單跳項目興趣,對單跳訓練的效果有重要作用。
興趣是人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從事某項活動的心理傾向[5]。實踐表明,優(yōu)秀的運動員心理動力來自多方面,而興趣則是心理動力最內在的源泉,這種動力源泉取決于啟蒙訓練階段興趣的培養(yǎng)。運動員是否積極參加單跳啟蒙訓練,是教練員執(zhí)教成敗的關鍵,是檢驗單跳運動訓練效果的標準之一。偉大的發(fā)明家愛因斯坦說過:對一切來說,惟有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教練員藝術性的啟蒙訓練,是運動員認識單跳運動訓練的第一步,是對單跳運動訓練興趣啟蒙的前提,濃厚的學習興趣,不僅可以使大腦處于最活躍的狀態(tài),還可以抑制學習中的疲勞和困苦,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敏捷的思維,使學習在愉快的氛圍中進行。兒童心理發(fā)展特點啟示:兒童學習興趣具有單純性、不穩(wěn)定性、易變化等特點。在經歷了有趣一一樂趣一一志趣三個發(fā)展階段后,才真正確立穩(wěn)定的職業(yè)興趣,自覺地在艱苦訓練中一直走向成功。
蹦床單跳興趣訓練是運動員成材的試金石。要讓隊員對單跳產生興趣,關鍵在于教練員要把單跳教得“有趣”, 具有新鮮感,始終達到累而不棄,疲而不厭的理想訓練效果,這是提高訓練水平的重要途徑。要學會運用榜樣激勵法、肢體語言激勵法、游戲法、循環(huán)練習法、比賽法等多種方法手段,去探討學習單跳興趣的培養(yǎng)途徑和方法。通過優(yōu)秀運動員及周圍的典型事例和人物作為榜樣,對隊員進行教育,誘導他們對單跳訓練的熱愛產生濃厚強烈興趣。充分發(fā)揮手勢、眼神、語言的作用,使剛勁有力的手勢與眼神,成為一種無聲動聽的語言激發(fā)運動員的學習興趣。在訓練過程中適當安排豐富多彩的體育游戲,不斷地推陳出新符合兒童情境的游戲,以調動運動員的訓練熱情。最后,要運用競賽法去激發(fā)戰(zhàn)勝困難的決心和進取心,而保證運動興趣的持久性。
蹦床單跳項目,根據著名學者田麥久運動訓練學的項群理論劃分,與競技體操、藝術體操、跳水等運動同屬于技能主導類表現難美性項群[6]。就單跳比賽而言,整套動作由8個以內單個動作不間斷的做一系列的翻騰動作和轉體難度串動作,表現出高、難、穩(wěn)、美、準的完美結合。一套比賽動作所用時間僅為6~8秒,從用力時間來看是無氧供能為主運動項目;而無氧供能特點僅可維持 20~40秒。很明顯它所需要的力量主要是爆發(fā)力量、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在單跳啟蒙訓練中,如何針對運動項目特點,增強早期身體素質訓練、基本技術訓練,選擇行之有效的訓練內容和手段,制定出最佳訓練方案是運動員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保證,是廣大教練員不斷探索的問題。啟蒙階段在身體素質與專項訓練的安排上,一般身體素質占周訓練總時數的60%,專項訓練占周訓練總時數的 30%~35%。在此基礎上穩(wěn)步發(fā)展力量、速度、耐力、協調及靈巧的素質。力量訓練是身體訓練的內容之一。任務是促進對直接或間接決定運動員專項力量能力所有因素的不斷發(fā)展,并達到預定目標或成績所必需的程度。
《體育詞典》中對體能的解釋是:人體各器官系統(tǒng)的機能在體育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能力,由力量、速度、靈敏、耐力和柔韌等基本身體素質與人體的基本活動能力(如走、跑、跳、投擲、攀登、爬越和支撐等)兩部分構成。力量素質是競技運動中的首要素質,是提高運動能力、提升運動成績、并避免運動傷害的第一要素。現代研究表明:單跳項目在做空翻兩周時,起跳最大力量高達 700~800 千克,相當于自身體重的 10~12 倍,這就對運動員的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柔韌等素質和時間空間判斷能力提出很高要求。
力量素質是單跳運動員體能建設的保證,是動作技能快速多變的物質基礎。運動員的力量水平對競技能力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單跳的力量素質訓練要符合專項運動特殊要求的肌肉力量,即與專項特點相符合的肌肉力量。單跳屬于爆發(fā)力為主的運動項目。雖然最大力量本身與單跳并不有直接相關。但力量的大小取決于肌肉體積的發(fā)展和肌肉增長長度。肌肉的收縮力量爆發(fā)強度,往往是改進運動員成績關鍵所在。啟蒙期的力量素質提高為今后學習基本動作創(chuàng)造條件,力量的大小直接關系著今后的發(fā)展,這是單跳項目特別需要。力量素質訓練是通過各種手段不斷地加大負荷阻力對肌肉進行有效的刺激,由原來超負荷變成了低負荷,促使肌肉力量增長。從大肌肉群練習與小肌肉群練習相結合做起,將上肢力量練習、腰腹力量練習與下肢力量練習相結合進行??傊α克刭|訓練中要防止兒童練習枯燥性,選擇多樣性、趣味性、竟爭性等訓練法等調節(jié)兒童的練習情緒;這樣,力量訓練才能獲得最大的效益,才能最大限度地為單跳專項運動服務。
速度是人體快速完成動作的能力, 耐力是指機體堅持長時間運動產生疲勞的一種表現。在單跳運動項目中,通過快速助跑和瞬間的起跳,利用下肢肌肉的爆發(fā)式收縮,將身體拋向最大高度去完成高難度動作。助跑是單跳比賽中開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助跑速度決定了單跳技術動作中的水平速度,而水平速度和持久的耐力次數能力是完成高難度動作的保障。啟蒙速度與耐力訓練的主要內容集中在下肢的快速力量練習、上肢的頂推力量和落地時的緩沖力量練習上。另外,單跳比賽是從10米左右的助跑區(qū)開始,在30米內做各種規(guī)定動作,以最快的速度不因疲勞而下降完成一套動作。由于動作數量較多不能停頓,持續(xù)時間較長,訓練要體現在保持反復進行中短距離變速跑、高強度跑動和爆發(fā)性彈跳能力上。采用立定跳遠,三五級跳,爬繩練習和快節(jié)奏的各種單人、雙人、多人跳繩練習;用蹲跳、后踢腿跳、高抬腿跳、屈膝跳等練習形式。訓練中要遵循力量與技能增長規(guī)律原則進行。力量訓練的能量特點與動作一致;力量訓練的動作幅度角度方向與技術動作相適應一致;超負荷練習與不可損失技術動作速度相結合??傊俣攘α克刭|是單跳比賽的制勝法寶,沒有速度,動作就失去了意義,速度訓練始終貫穿到整個運動訓練中。
靈敏素質指人體在多種變化的條件下快速、協調、敏捷、準確地完成動作的能力。而柔韌則是指人體關節(jié)在不同方向上的運動能力以及肌肉、韌帶等軟組織的伸展能力[7]。靈敏、柔韌素質優(yōu)劣是運動技能快速反應、身體姿勢伸展、騰空翻轉等能力的綜合反映,它對身體素質全面發(fā)展有著明顯的促進作用。蹦床單跳對運動員的靈敏與柔韌素質有著很高的要求,運動員要有良好運動時間與空間的感知能力,在精確完成動作的同時不降低速度,保持良好的本體感覺控制,騰空時表現出優(yōu)美身體姿勢和準確的屈伸性。靈敏素質訓練:選擇地面上十字交換跑,前后左右十字交換跳,聽信號急跑急停,閃躲蛇形跑?;緞幼骶毩暎呵昂鬂L翻動作變化,連續(xù)側手翻、頭手翻、前手翻等墊上運等,網上動作:前后繞圈走、兔子青蛙跳、騎馬大象走、單腿雙腿十字跳,高抬腿踢腿帶臂跳,團身屈體分腿轉體跳等趣味性練習。柔韌素質運用靜態(tài)拉伸中有動態(tài)的轉肩、壓肩拉肩吊肩、體前屈、縱橫劈腿下橋,踢腿控腿,練習幅度由小到大, 由靜到動, 由慢到快, 被動性練習的外力要由小到大, 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內,且不違背解剖結構特點, 以免出現肌肉、韌帶拉傷及關節(jié)損傷。
(1)蹦床單跳啟蒙訓練是一門科學,又是一個復雜而全面的訓練過程。運動員的啟蒙訓練第一要素是從培養(yǎng)運動員興趣做起;建立穩(wěn)定的單跳興趣,挖掘興趣的最大潛能。正確地訓練和發(fā)展運動員的力量、速度增強單跳能力的最好途徑。
(2)良好的靈敏、柔韌素質單跳運動員動作優(yōu)美和提高動作難度的保障。蹦床單跳體能訓練的內容、方法、手段方法的選擇與應用對單跳啟蒙入門影響極其重要意義深遠。教練員應該對其加以重視和研究,才能向高層次運動隊輸送優(yōu)秀后備人才。
[1]中國體操網《蹦床是怎樣走入競技比賽行列的》[EB/OL].http://gymnastics.sport.org.cn/.
[2]蹦床項目介紹[EB/OL].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325/22/2588073_54 5259559.shtml.
[3]“啟蒙運動”的教學研究.百度文庫[EB/OL].https://wenku.baidu.com/view/5efc14d86f1aff00bed51e f4.html
[4]國際體操聯合會.蹦床評分規(guī)則[M].北京.國家體育總局體操管理中心印發(fā),(2013-2016).
[5]興趣 百度百科.
[6]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6.
[7]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186-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