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敏
摘要 從氣候方面入手,探討楚雄州油橄欖主要生長期光、熱、水等氣候資源,認為當?shù)剞r業(yè)氣候資源適宜發(fā)展油橄欖種植,但要加強氣象災害預報預警防范等,降低低溫霜凍、干旱等不利氣象因素的影響,提高種植效益。
關鍵詞 油橄欖;溫度;降水;日照;氣象災害;云南楚雄
中圖分類號 S667.5;S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0-0158-02
油橄欖是一種多年生木本亞熱帶常綠喬木,喜光、耐旱,適生能力強。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楚雄州等地開始引種,成為當?shù)匾豁椫匾牧之a(chǎn)業(yè),取得了明顯成效。其中,永仁縣屬我國油橄欖最適宜種植區(qū),奠定了油橄欖基地建設的基礎。氣候對植物生長發(fā)育的影響較大。為促使油橄欖產(chǎn)業(yè)持續(xù)發(fā)展,本文從氣候角度出發(fā),探討了楚雄州種植油橄欖的氣候適宜性。
1 氣候概況
楚雄州地處滇中,屬于橫斷山脈與云貴高原過渡地帶,境內地形復雜,山高谷深,多高中山和低山丘陵,為亞熱帶低緯度高原季風氣候區(qū),溫暖濕潤,日照充足,雨熱同季。山地地形及適宜的氣候條件有利于木本油料作物生長和果實發(fā)育,是油橄欖最適宜生長區(qū)。自20世紀60年代引種油橄欖以來,經(jīng)過多年努力,先后成立3個油橄欖種植企業(yè),引進46個品種,其中永仁縣被云南省林業(yè)廳列為油橄欖產(chǎn)業(yè)重點發(fā)展縣,為中國油橄欖最適宜種植區(qū)。氣候條件是影響油橄欖生長發(fā)育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溫度、降水和日照條件適宜且匹配良好的條件下,油橄欖產(chǎn)量高、品質好。3月中旬楚雄州油橄欖萌動,4月上中旬發(fā)芽,5月中下旬進入開花期,6月上旬開始坐果,10月中下旬進入成熟期,全育期210~220 d。
2 氣候適宜性分析
2.1 溫度條件
油橄欖原產(chǎn)于地中海沿岸,喜溫暖干燥氣候,要求種植區(qū)年平均氣溫14~15 ℃、≥0 ℃年有效積溫3 800~5 000 ℃,以日平均氣溫18~25 ℃為最適溫度[1-2]。有分析認為,油橄欖要經(jīng)過0 ℃以下低溫才能正常開花結果,冬季最低氣溫-4~ -3 ℃有利于油橄欖花芽生理分化,但冬季最低氣溫不宜低于-12~-7 ℃。油橄欖坐果期對氣溫要求較高,要求日平均氣溫達到16~18 ℃,約30 d果實著色變黑成熟。
年平均氣溫、1月平均氣溫和最低氣溫是影響油橄欖生長發(fā)育的主要氣候因子。楚雄州年平均氣溫14.8~21.9 ℃,一年中最冷月為1月,平均氣溫為7.4 ℃;最熱月為6月,平均氣溫為21.4 ℃。楚雄州油橄欖主要生長季為3—10月,平均氣溫為15.0~21.8 ℃;氣溫≥10 ℃初日為2月16日,持續(xù)286 d,≥10 ℃有效積溫為5 287.7 ℃;≥15 ℃有效積溫為4 025.9 ℃,持續(xù)197 d,≥20 ℃有效積溫1 403.6 ℃,持續(xù)62 d。熱量條件完全可以滿足油橄欖的生長發(fā)育需求。
2.2 水分條件
油橄欖生長發(fā)育對水分需求量較大,要求種植區(qū)年平均降水量達400~600 mm。不同生育期對水分需求不同,生長前期和中期需水較多[3-4]。油橄欖具有發(fā)達的水平根系,吸水能力強,能耐一定干旱,生長期出現(xiàn)輕旱不會枯死。
楚雄州年降水量800~1 000 mm,降水量相對偏少,降水集中在7—10月。降水量自3月開始增多,7月達到峰值,月平均降水量184.1 mm,7月后降水又逐月減少,8月平均降水量為163.2 mm。其中,5—10月月平均降水量均在70 mm以上,水熱同步在油橄欖種植上形成優(yōu)勢條件,有利于楚雄州油橄欖早實、豐產(chǎn)。楚雄州3—10月月平均相對濕度為52%~82%,7—9月平均相對濕度>80%,高溫高濕環(huán)境易引發(fā)病蟲害,成為影響油橄欖生長的不利因素。
2.3 光照條件
油橄欖喜光,生長期要求較強長日照,9—10月果實著色成熟期要求天氣晴朗,光照充足。年日照時數(shù)2 000 h以上為油橄欖最佳種植區(qū),適宜區(qū)年日照時數(shù)應達到1 500~2 000 h,低于1 500 h為次適宜種植區(qū)[5]。
楚雄州為云南省日照高值區(qū),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2 450 h,以永仁縣年日照時數(shù)最多,達2 823 h,年日照百分率65%;祿豐縣最少,為2 198 h。日照條件充足有利于油橄欖果實和樹體發(fā)育,油橄欖果實產(chǎn)量大,出油率高。
3 不利氣象因素
3.1 低溫霜凍
低溫霜凍是楚雄州冬、春季常見的災害性天氣,以2月次數(shù)最多,其次是3月,境內中部的南華、祿豐、姚安、大姚、武定及牟定等縣市多發(fā)。油橄欖喜溫暖畏凍,冬季溫度太低影響樹體正常越冬,花期遇低溫寒潮天氣,強降溫及晚霜凍可造成油橄欖減產(chǎn)、減質。
3.2 干旱
楚雄州干旱災害每年都會發(fā)生,冬、春季干旱幾率更大,以春旱最頻繁,冬、春、夏連旱危害更大。北部元謀、姚安、永仁及大姚等縣為州內干旱最嚴重的地區(qū)。油橄欖花芽分化、開花坐果及果實膨大和油脂形成關鍵期遇干旱會引起果實發(fā)育不良、體積小、含油率低甚至落果減產(chǎn)。要根據(jù)油橄欖不同階段對水分的需求科學澆水,遇干旱合理進行灌溉。
4 結語
由以上分析可得出,楚雄州光、熱、水等氣候資源適宜種植油橄欖,但要想實現(xiàn)油橄欖高產(chǎn)、優(yōu)質,必須充分利用當?shù)剞r業(yè)氣候資源,趨利避害,做好冬、春季低溫寒潮和干旱等天氣預報預警工作,加強地方農業(yè)水利設施建設,積極開展人工影響天氣作業(yè),在低溫、干旱等災害性天氣來臨前,及時發(fā)布災害預警信息,便于農民提前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防御[6],實現(xiàn)油橄欖優(yōu)質、高產(chǎn),提升油橄欖產(chǎn)業(yè)效益。
5 參考文獻
[1] 王金萍,徐順瓊,李宏波,等.云南楚雄州霜凍天氣分析[J].貴州氣象,2011,35(2):18-21.
[2] 魯永新.楚雄州干旱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07,22(9):60-65.
[3] 肖志強,田茂琳,王斌.武都山區(qū)油橄欖生長氣象條件分析及氣候適宜性區(qū)劃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16,32(31):161-166.
[4] 陳家金,王加義,李麗純,等.極端氣候對福建省橄欖產(chǎn)量影響的風險評估[J].中國農業(yè)氣象,2011,32(4):632-637.
[5] 鄧振鏞,尹憲志,楊啟國,等.白龍江沿岸油橄欖氣候生態(tài)適應性研究[J].中國油料作物學報,2005(1):65-68.
[6] 尹東,張旭東.基于GIS的甘肅省油橄欖氣候適宜性區(qū)劃[J].經(jīng)濟林研究,2009,27(4):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