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妍
摘要:話劇《你好,打劫》是饒曉志導演執(zhí)導的一部極具代表性的先鋒戲劇,講述了一個炎夏午后因意外狀況被困在銀行內(nèi)的劫匪與警察對峙的喜劇故事。該劇雖然是一部喜劇,極具諷刺意味,卻是一部典型的在喜劇外殼包裹之下帶有悲劇色彩的黑色幽默話劇。文章從話劇的主題表達著手,對話劇中所展現(xiàn)的身份迷失、自我迷失和秩序迷失這三重迷失進行深入分析,深刻揭示當代人們的生存困境和社會弊病。
關鍵詞:《你好,打劫》 身份迷失 自我迷失 秩序迷失
在當代先鋒戲劇領域,《你好,打劫》可以稱得上是先鋒戲劇的典范,已經(jīng)成為目前最受大學生喜愛及翻拍率不亞于《戀愛的犀?!返仍拕〉淖髌贰K木幾?975年美國華納兄弟出品的電影《熱天午后》,而《熱天午后》也是根據(jù)一宗真實的銀行搶劫案所改編,講述了兩個率真善良的劫匪、三個麻木淡漠的銀行職員、眾多唯利是圖的皇家FBI和無數(shù)謹小慎微的民眾,他們偶遇、相遇、艷遇、遭遇在一個黑色的星期五下午。于是,他們的焦慮和迷失、他們的沖動和欲望、他們的壓抑和暴戾、他們的叛逆和溫情一一羅列、交織、糾結在了一起,呈現(xiàn)出一幅極具戲劇性的圖景。
《你好,打劫》通過極具戲劇性的舞臺表現(xiàn)方式,撕碎其喜劇表面的外衣,將社會中存在的尖銳矛盾問題、親情愛情問題、現(xiàn)代性焦慮問題以夸張甚至荒誕的表現(xiàn)形式呈現(xiàn)在觀眾面前,以此審視社會、自身,并引發(fā)思考。除了對社會問題的深刻揭示,話劇將更多的關注點放置在了“人”身上,即個體的生存狀態(tài)上面。在浮躁的社會背景之下,在欲望的都市里,人們?nèi)绾紊??如何尋找個體身份價值?劫匪與人質(zhì)各自不同的人生經(jīng)歷,讓很多人從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從而引發(fā)出一系列的共鳴和思考。
身份迷失:意志覺醒下的個體價值重構
身份認同是對主體身份的確認和認知。迷失作為認同的反面,體現(xiàn)了個體對身份歸屬的困惑,以及由身份迷失導致的相關情感體驗的缺失。先鋒戲劇所追求的是在劇作的構建與呈現(xiàn)過程中,實現(xiàn)對自我意識的探索,對個體價值的建構。《你好,打劫》就是通過三次劫匪與人質(zhì)的身份顛覆,打破原始的身份設定,呈現(xiàn)了在社會潮流下對個體價值的解構與重建的過程。
故事以一次打劫開場,佯裝辦理業(yè)務的客戶桑尼、本杰明在銀行打烊關門前的那一瞬間突然發(fā)難,四名銀行職員隨即淪為人質(zhì)。于是,一場劫匪、人質(zhì)、警察之間的交手與談判拉開了帷幕。話劇通過四幕戲——求證、求知、求同、求解展現(xiàn)故事的全貌。全劇六個演員一臺戲,在劫匪、人質(zhì)和警察三方的不斷交織拉鋸之下,隨著劇情的發(fā)展,他們的抱怨、他們的經(jīng)歷、各自的生活現(xiàn)狀毫無保留地呈現(xiàn)在其他人質(zhì)和劫匪面前。人人都感覺到生活的沉重和無奈,甚至產(chǎn)生惺惺相惜的感覺了,都不容易啊!于是,在這場劇中,他們對自己的身份產(chǎn)生了錯亂感,劫匪和人質(zhì)的身份出現(xiàn)了戲劇性的顛倒,演變成一個極具諷刺的荒誕。
劇情中,劫匪與人質(zhì)的身份總共有三次顛倒的情形。第一次顛倒是在警察到來之后,桑尼為了能順利逃出銀行,隱藏自己的劫匪身份,設計并脅迫銀行實習生克魯斯拿著槍扮成劫匪與警察對話,向警方展露劫匪是銀行職員的亂象,而把正在打劫的自己與Ben塑造成無辜的人質(zhì)形象,警察果真錯信了眼前的這場戲??僧斂唆斔鼓玫搅藰屩螅麉s舉起槍對著劫匪,他不知道這其實是一把沒有子彈的手槍,他勇敢地緊握著手槍步步后退,像是忽然有了勇氣。在開槍的那一刻,他是驚恐還是絕望不得而知。但是這第一次身份的顛倒卻給膽小的克魯斯帶來了一種全新的體驗,壓抑已久的靈魂第一次找到了釋放的出口。在封閉的空間和極具生命威脅的困境之下,理性意識土崩瓦解。
第二次身份顛倒發(fā)生在故事的中間段,警察給被困在銀行里的人質(zhì)送食物,劫匪本要求職員漢克斯裝作“劫匪”,以他為“人質(zhì)”,出去拿食物。在此之前,他們六人在銀行內(nèi)對于生活、社會等問題已經(jīng)進行了一番較長的對話。當銀行職員在與劫匪們談到關于婚姻、未來等話題時,處于社會最底層、遭遇過各種黑暗面的劫匪桑尼卻破口大罵。他把搶劫重新進行了定義,他認為我們身邊的這個世界上到處都充斥著各式各樣的搶劫:有拿著公款四處吃喝豪賭的,有強迫員工加班不發(fā)薪水的,還有名目繁多的各種費,如過橋過路費、長途漫游費等等,直指各種社會弊端。作為人質(zhì)的銀行職員們也由此開始思考自己的生存環(huán)境和狀態(tài),他們與劫匪竟然象朋友似的敞開心扉進行交流。劫匪本甚至對埃希的老公要與她離婚的遭遇產(chǎn)生了同情,并對她擦出了愛的火花。這便又一次模糊了他們之間的身份界限。
第三次身份顛倒是整個故事中最戲劇化的部分。當每個職員看似美滿幸福的生活背后所隱藏的矛盾、失衡等問題暴露在大眾面前時,他們這才覺醒,并反問當下自己所處的生活狀態(tài)到底是不是他們真正所追求的生活?回想過去,在面對社會種種不公和人生挫折時,他們都選擇了默默忍受,慢慢地將忍受變成了一種習慣,他們的生活也變成了一種四平八穩(wěn)的安逸。雖然安逸,他們卻越來越不快樂。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一切對于他們來說都是一成不變的,不變的周遭,不變的社會處境,不變的人生境遇,而只有抗爭才有可能改變這一切。對于眼前來說,最好的辦法就是擺脫劫匪的控制,獲得人身的安全。于是,克魯斯拿起槍果斷進行反擊,湯姆與其他的銀行職員也以為自己控制了全場,可以安全走出去了。然而沒有想到的是,警察看到了這個狀況更加堅信這場劫案就是銀行的內(nèi)部搶劫,這時人物的身份就被徹底的轉(zhuǎn)換。
這三次身份的轉(zhuǎn)換,都是基于他們一次次對于自我意識的認知和內(nèi)心麻木意識的覺醒。劇作通過對角色身份的轉(zhuǎn)換,打破了劫匪與人質(zhì)的關系,再現(xiàn)由被生活和社會綁架的“人質(zhì)”到主動反抗的身份轉(zhuǎn)變,完成了價值的解構過程。解構本身也是建構的一部分,它打破角色身份的原始設定,重新構建角色的自我價值,這其實是一種對自我的否定和對理性的期盼。
自我迷失:妥協(xié)順從下的本體意識同化
在工業(yè)化社會的轉(zhuǎn)型過程中,大范圍的個體出現(xiàn)了自我的迷失,壓抑、妥協(xié)、順從、掙扎成了個體現(xiàn)實生活中的關鍵詞,社會大眾呈現(xiàn)出普遍的迷茫感與孤獨感,他們渴求在與現(xiàn)實生活的對抗中得到心靈的慰藉。因此,尋求實現(xiàn)社會身份與本體意識的同一性就成為了先鋒戲劇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精神內(nèi)核。
在劇作《你好,打劫》的自我迷失之中,實現(xiàn)了社會現(xiàn)實之下的本體意識的同化和對人性回歸的探索。話劇中四名銀行職員光鮮的表面背后都有著一些不為人知的故事,遭劫后與家人的一通電話將各人處境狀況全部暴露在眾人眼前。人生經(jīng)歷軌跡雖不盡相同,但或懦弱或隱忍的性格,使他們活得異常壓抑。他們努力生活,積極妥協(xié),可惜妥協(xié)了自己,卻沒能妥協(xié)來家人的理解、愛情的包容、生活的幸福,反而在世俗的生活之中失去了自我。
首先是銀行經(jīng)理湯姆,他的前半生是完全被父母規(guī)劃,可以說他是父母的乖孩子。對于父母所有的安排,他都是逆來順受,在父母面前他沒有辦法也不敢反抗。于是,他替父母完成了夢想,他品學兼優(yōu),按照家中的安排去了泰國留學。畢業(yè)之后,他進入了銀行,當上了經(jīng)理,可以說,生活中的一切都是順風順水。然而這并不是他真正想要的生活,因為他個體生存的價值基本都被剝奪了,使之淪為一種附屬人格,而其內(nèi)心也想逃離想反抗想發(fā)泄。因此,這種人生經(jīng)歷和心路歷程,反映在工作中,也使得他對行長唯唯諾諾,對下屬卻又頤指氣使。
銀行職員漢克斯,他在家中是一個地道的妻奴,對妻子言聽計從,百依百順,下班絕不晚一分鐘到家。妻子把這些視為理所應當,對丈夫只是一味索取卻不付出。而漢克斯也在對妻子奴隸般的順從中舍棄了尊嚴,喪失了自由,丟掉了快樂。因此,他在工作中是一個善于溜須拍馬的老油條也就不難理解了。
新來的實習生克魯斯,大學剛剛畢業(yè),表現(xiàn)出涉世未深的簡單和執(zhí)拗。他有一個青梅竹馬的女朋友,他相信能通過自己的努力給自己愛的人帶來幸福。然而,什么青梅竹馬,什么海誓山盟,終究還是敵不過現(xiàn)實這把利劍。在遭遇了女朋友的無情拋棄之后,克魯斯的人生也陷入了崩塌和絕望,他開始對自我產(chǎn)生懷疑,并終于在沉默中爆發(fā)。
無論是銀行經(jīng)理、老職員還是實習生,雖然經(jīng)歷各不相同,卻都有著一本難念的經(jīng),有著無處訴說的苦。在人質(zhì)轉(zhuǎn)換為劫匪后,臺詞的反差所營造出的戲劇效果,使人感覺到其人生經(jīng)歷的辛酸和其內(nèi)心深處的掙扎。然而值得慶幸的是,在危機真正到來的時候,他們終于找回了自我,敢于和以前那個膽小懦弱順從的自己說再見,完成了在與社會現(xiàn)實的對抗中實現(xiàn)本體意識認同的過程。
秩序迷失:社會批判下的深刻主題闡釋
與西方“先鋒戲劇”那種消極、絕望、自揭膿瘡的“惡之花”、“丑之萃”不同。中國的“先鋒戲劇”不是厭世、放棄責任、酒、大麻與縱欲濫交的精神拌雜。當代中國“先鋒戲劇”大多有著關于人的沉重思考與關于社會、關于生活的憂患意識。①在《你好,打劫》中,導演探討了許多深層次的社會問題,有關生活、有關職業(yè)、有關情感、有關金錢、有關道德、有關人性、有關價值觀等等,通過角色的臺詞來揭示社會變革過程中秩序的缺失,抒發(fā)對社會的批判和反思。
兩名劫匪的臺詞充滿著對整個社會特別是現(xiàn)代社會的控訴和不滿,發(fā)人深省,如“以前辦事靠能力,現(xiàn)在辦事靠關系”“開高價藥給自費患者”“開著悍馬車到處兜風隱瞞礦難事故”“房價高漲”等等。他們認為有后臺的人做什么都方便,甚至違法也能從輕處理,這是在打劫著公平。因此,在劇中劫匪本說了一句“對不起”,桑尼風趣地說:“對不起干嘛,你又不是社會”??梢?,他們明知搶劫銀行是觸犯法律,可是他們并不認為自己是犯罪,他們認為真正的罪犯是整個社會。話劇結尾,實習警察失手將漢克斯打死,并且他們將錯就錯,將劫匪和三個銀行職員都打死,只留下了女職員埃希幫他們做假證。于是象征著正義和秩序的警察成為了漠視生命的人,成為了兇手。社會的秩序在哪里?話劇結尾告訴了人們,掌握在那些有“槍”的人手上。這里的“槍”,指代的實際就是權力。因此,整部劇不能不說是一部幽默且?guī)в袕娏抑S刺意味的悲喜劇。
劇中人物的悲劇命運讓人同情,但與其說他們的生活和命運讓人同情,不如說在劇中人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而感嘆,也為社會的不公而憤慨。故事雖然從兩個劫匪打劫銀行展開,但隨著劇情深入,“打劫”一詞被賦予更深的含義。究竟誰是打劫者?在現(xiàn)實生活中,每個人其實都不同程度地充當過“打劫者”和“被打劫者”而不自知。每個人都被一種習慣性的認知束縛了思維,對社會生活中存在的一些不公平現(xiàn)象早已麻木、習以為常了,并且自我感覺安穩(wěn)、知足、幸福,或許這就是現(xiàn)實生活。
批判現(xiàn)實主義的核心在于批判,它來源于創(chuàng)作者豐富的社會生活經(jīng)驗和對社會深沉的人文關懷,以解構的方式,針對社會生活的某些問題,對抗不合理的權利話語。這部劇帶給人們的思考就是:怎么抱怨也不能改變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不公,抱怨只會給社會帶來更多的負能量;更不能因為抱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各種不公就去搶劫或者報復,去觸犯法律,給社會造成不穩(wěn)定的因素,給人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帶來威脅。人們要做的就是反思自己的所做所為,改進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使自己變得更好。要更加遵紀守法,更加愛自己的家人;要更加公正的執(zhí)法辦事,不要濫用自己手中的權力;要盡量給他人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愛心。
結語
《你好,打劫》是個四幕戲,第一幕求證,第二幕求知,第三幕求同,第四幕求解。四幕戲,四個關鍵詞,層層遞進,也是一個自問、自省、自解的過程。話劇中所展現(xiàn)的三重迷失,其實也是自我認識和自我意志覺醒的前提。劇中巧妙的劇情轉(zhuǎn)換別具深意,無論是劫匪還是人質(zhì),都只是棋子,只是黑白有別卻又不妨礙互相顛倒,他們在生活和社會這個大棋盤上,都充當過“打劫者”和“被打劫者”的角色。該劇通過舞臺一角人物的豐滿形象和演員的實力表演,以小見大,深刻揭示了人們社會生活中存在的種種問題,發(fā)人深省。
(作者單位:浙江師范大學)欄目責編:吉 慶
注釋:①吳 戈:《當代中國的“先鋒戲劇”》,《戲劇藝術》,19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