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男
“我朝九晚五,周末雙休,工資養(yǎng)得起我自己,這就差不多了?!闭f這話的是小顧。小顧是個剛畢業(yè)的大學生,人長得高高瘦瘦,帶著黑框眼鏡,學設(shè)計的他頗具書生氣息,在一家私企上班。如他所說,工作朝九晚五,早上九點到公司先看手機,刷微博微信朋友圈,刷累了就打游戲,游戲打得差不多了,就到了午餐時間。午餐后,又重復上午的節(jié)奏。他說:“我們公司就是養(yǎng)老院,天天沒事做?!笨粗畹幂p閑,我非但沒有羨慕,卻有一絲擔心。
剛畢業(yè)的大學生,沒壓力,沒規(guī)劃,沒斗志,卻早早地步入了“養(yǎng)老院”。朋友,你年紀輕輕,未來有無限可能,為什么在該奮斗的年紀選擇了安逸?每天惶惶度日,拿著微薄的工資,還說養(yǎng)得起自己,那你養(yǎng)得起未來嗎?
尼采說:“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逼床绱耍惨菀踩绱税?。
張老師是一位中學英語教師,工作十年,本來已經(jīng)在這個行業(yè)如魚得水,可以這樣生活到退休,但她的辭職讓我好奇。老張說:“在學校里待久了,就有點脫離社會,人都變得木訥了,生活太枯燥,就想出來闖蕩一下,改變自己。”奔四的人仍激情滿滿,不甘于平凡,我佩服她的勇氣。辭職后的張老師決定創(chuàng)業(yè),她想創(chuàng)辦自己的培訓學校。她放棄了安穩(wěn)的生活,選擇走一條不那么平穩(wěn)的路,以后遇到的困難可能比想象中的還要多,即便是這樣,她還是做了。
想要努力,什么時候都不晚,關(guān)鍵在于你認不認命。就像曾國藩說的:“少年經(jīng)不得順境,中年經(jīng)不得閑境,晚年經(jīng)不得逆境。”人生還有那么長,還有那么多種可能,何不改變一下自己呢?
一直很喜歡這句話:“那些聽不見音樂的人認為那些跳舞的人瘋了?!笨傆幸恍┤耍趧e人看書的時候選擇追劇,在別人奔跑的時候選擇懶床,在別人努力的時候選擇做夢。原地踏步的人不理解“會當凌絕頂”的信仰,更看不到“一覽眾山小”的精彩。也許他真的聽不見音樂,更看不懂你。做一個不折不扣的空想家,還是努力踐行的實干家,其實只在一念之間。一直覺得之所以活在象牙塔里,是因為眼界不夠?qū)掗?;看不到別人的努力,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還以為這就是生活圓滿。
白晝之光,豈知夜色之深。為什么不把眼光放長遠一點,給自己多些選擇?每個人對追求的定義不一樣,有些人覺得朝九晚五就是畢生追求,有的人覺得浪跡天涯生命才有意義,雖然心態(tài)不一樣,但都有一個目標,就像一束光,照亮未來的路。我們也曾迷茫過抱怨過,但經(jīng)歷過這些后,我們更加認識了自己,也看清了自己,未來應該過什么樣的生活。誰在深夜關(guān)起房門,捂著被子失聲痛哭,第二天繼續(xù)面帶微笑迎接黎明呢?
尼采說:“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蔽覀冏咴谧穳舻穆飞?,而這路一直都是坎坷的,別在該奮斗的年紀選擇安逸。
(編輯/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