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馨予,馬鵬利,郭梅,2,*,梁璐瑤,冬子眾
(1.天津農(nóng)學院食品科學與生物工程學院,天津300384;2.天津市農(nóng)副產(chǎn)品深加工技術工程中心,天津300384)
山楂為薔薇科山楂屬植物,是我國的特產(chǎn)果樹, 栽培歷史悠久,利用其鮮食、入藥和加工的歷史已近3 000年。山楂種質(zhì)資源豐富,中藥多用山里紅(Crataegus pinnatfida Bge.Var.major N.E.Br.) 及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的干燥成熟果實,含有酸類、蛋白質(zhì)、糖類、黃酮類化合物、三萜類化合物、維生素C等化學成分,其中山楂黃酮類成分能增強機體抗氧化能力,一直以來被認為是對心血管疾病具有保護作用的主要物質(zhì)[1-2],具有較強的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健胃消炎、降血脂、降血壓、改善微循環(huán)、擴張血管等功效[3-8]。紅棗(Zizyphus jujuba),是鼠李科(Rhamnaceae)棗屬植物棗樹(Ziziphus jujube Mill)的果實。我國紅棗的種植歷史可追溯至約8 000年前,其藥用價值早在《名醫(yī)別錄》、《本草綱目》、《齊民藥術》、《百華子本草》等中就有記載,味甘性溫,入心、脾、胃經(jīng),久食有補氣、養(yǎng)血、益脾胃、通九竅、和百藥、潤膚養(yǎng)顏、益智延年、養(yǎng)生保健等功效[9-10]。
超微粉碎技術是利用特殊的粉碎設備,對物料進行碾磨、沖擊、剪切等,將粒徑3 mm以上的物料粉碎至粒徑為10 μm~25 μm以下的微細顆粒,這種新的物料加工方法將推動我國食品科學的快速發(fā)展,從而給人類的生活帶來深遠影響[11-12]。經(jīng)超微粉碎后的食品原料,細胞壁破壞,胞內(nèi)有效成分盡可能多地暴露出來,提高了原料再加工和成品食用過程中溶出速率和溶出總量,體現(xiàn)在營養(yǎng)成分的溶出率會不同程度地增加,相關的營養(yǎng)性能增強、功能成分的變化以及蛋白質(zhì)的高級結構發(fā)生改變[13-14]。而固體飲料具有便于攜帶、易于保存、飲用方便和營養(yǎng)豐富等特點[15]。顯然,與傳統(tǒng)的液體飲料相比,固體飲料的質(zhì)量與體積顯著減少,速溶性好,應用范圍廣;包裝簡易,運輸方便。
近年來,高血脂的發(fā)生率呈明顯上升趨勢[16-17],同時人們對山楂與紅棗的營養(yǎng)保健價值予以認可,山楂和紅棗均為藥食兩用的果品。本文采用山楂與紅棗超微果粉,通過單因素和正交試驗得出最佳工藝參數(shù),本品酸甜適中、養(yǎng)胃消食,經(jīng)常飲用會起到一定的營養(yǎng)保健作用[18-19]。
新鮮山楂:購于翠施農(nóng)家產(chǎn)地,個體飽滿,酸甜可口;加州原野和田棗、白砂糖:天津市家樂福超市;檸檬酸:廊坊英軒實業(yè)有限公司;麥芽糊精、羧甲基纖維素鈉(carboxy methyl cellulose sodium,CMC-Na)卡拉膠:商丘耕道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FA2004型電子天平:北京塞多利斯儀器有限公司;FW100型高速萬能粉碎機:天津市泰斯特儀器有限公司;DHG-9245A型電熱鼓風干燥箱:上海一恒科學儀器有限公司;CW0500型超微粉碎機:江陰市康和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1.3.1 工藝流程
山楂、紅棗→清洗→去核、切片→干燥→粗粉碎→超微粉碎→配料→過篩→殺菌→包裝→成品
1.3.2 操作要點
1)原料的挑選與清洗:選擇無變霉新鮮的山楂、紅棗進行清洗,晾干。
2)去核、切片、干燥:將山楂、紅棗切片去核后放置于干燥箱中,在60℃恒溫條件下烘干。
3)粗粉碎:將干燥的山楂片與紅棗片分別放置于高速萬能粉碎機進行研磨,功率460 W,每次打粉15 s,間隔 2 min,共打粉 3次。
4)超微粉碎:將經(jīng)粗粉碎的山楂粉與紅棗粉分別放置于超微粉碎機進行粉碎,粉碎10 min~25 min。
5)配料、過篩:將原輔料按單因素和正交試驗配方比例充分混合,過60目篩。
6)殺菌:將配比好的粉末在紫外光下滅菌。7)包裝:密封包裝得到成品。
1.3.3 產(chǎn)品的感官評定標準
取產(chǎn)品12 g左右,加入150 mL熱水,攪拌均勻后飲用。
選取色澤、口感、組織狀態(tài)、風味4個指標最為產(chǎn)品感官評定的考察指標。(以100分為滿分)見表1。
表1 感官評定標準Table 1 Standard of sensory evaluation
1.3.4 單因素試驗
1.3.4.1 山楂與紅棗果粉的比例對產(chǎn)品品質(zhì)的影響
固定山楂與紅棗果粉總量100 g,白砂糖粉65 g,檸檬酸2.2 g,麥芽糊精12 g,卡拉膠1 g,羧甲基纖維素鈉(CMC-Na)0.7 g。調(diào)整山楂與紅棗果粉的比例,考查山楂與紅棗果粉添加質(zhì)量比例在 1 ∶1、1 ∶1.5、1 ∶2、1∶2.5、1∶3的條件下產(chǎn)品的感官評分。
1.3.4.2 白砂糖粉的添加量對產(chǎn)品品質(zhì)的影響
固定山楂與紅棗果粉總量為100 g,山楂與紅棗的質(zhì)量比例1∶2,檸檬酸2.2 g,麥芽糊精12 g,卡拉膠1 g,羧甲基纖維素鈉(CMC-Na)0.7 g。考察白砂糖粉的添加量在51、58、65、72、79 g的條件下產(chǎn)品的感官評分。
1.3.4.3 檸檬酸的添加量對產(chǎn)品品質(zhì)的影響
固定山楂與紅棗果粉總量為100 g,山楂與紅棗果粉的質(zhì)量比例1∶2,白砂糖粉65 g,麥芽糊精12 g,卡拉膠1 g,羧甲基纖維素鈉(CMC-Na)0.7 g??疾鞕幟仕岬奶砑恿吭?1.4、1.8、2.2、2.6、3.0 g 的條件下產(chǎn)品的感官評分。
1.3.4.4 麥芽糊精的添加量對產(chǎn)品品質(zhì)的影響
固定山楂與紅棗果粉總量為100 g,山楂與紅棗果粉的質(zhì)量比例1∶2,白砂糖粉65 g,檸檬酸2.2 g,卡拉膠1 g,羧甲基纖維素鈉(CMC-Na)0.7 g??疾禧溠亢奶砑恿吭?10、11、12、13、14 g 的條件下產(chǎn)品的感官評分。
1.3.5 正交試驗
在單因素試驗的基礎上,根據(jù)L9(34)的正交表設計,進行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試驗,確定出最佳工藝參數(shù)。
超微粉碎時間對山楂果粉精細度的影響見圖1。
圖1 超微粉碎時間對山楂果粉精細度的影響Fig.1 Effect of time on ultra-fine grinding fineness of hawthorn powder
從圖1可知,山楂果粉的精細度隨著時間的延長,細度在10 min時達到80目,在15 min時達到90目,在20 min時達到100目,沖調(diào)后分散度好,細膩均勻,無明顯顆粒感且能滿足口感的要求。此后隨著時間增多至25 min,山楂果粉的精細度緩慢增加,難以通過120目分析篩。因此為了節(jié)省時間,節(jié)約能耗,提高生產(chǎn)效率,選擇山楂超微粉碎的時間控制在20 min。
超微粉碎時間對紅棗果粉精細度的影響見圖2。
圖2 超微粉碎時間對紅棗果粉精細度的影響Fig.2 Effect of time on ultra-fine grinding fineness of red dates
從圖2可知,紅棗果粉的精細度隨著時間的增加,在10 min時達到80目,在15 min時達到100目,沖調(diào)后分散度好,細膩均勻,無顆粒感,能滿足口感的要求。此后隨著時間增長至20 min,精細度增加趨近平緩,難以通過120目分析篩。因此為了節(jié)省時間,節(jié)約能耗,提高生產(chǎn)效率,選擇紅棗超微粉碎的時間控制在15 min。
2.3.1 山楂與紅棗果粉的添加比例對產(chǎn)品品質(zhì)的影響
山楂與紅棗果粉的添加比例對產(chǎn)品品質(zhì)的影響見圖3。
圖3 山楂與紅棗果粉的添加比例對產(chǎn)品品質(zhì)的影響Fig.3 Effect of ratio of hawthorn powder and red dates powder on quality of the production
由圖3可知,山楂果粉與紅棗果粉添加比例對固體飲料的香氣、口感有較大影響。在二者質(zhì)量比例為1∶1~1∶2時紅棗香氣較淡,當調(diào)整質(zhì)量比例為1∶2.5時山楂和紅棗的香氣、口感較為適宜,有二者混合的香氣,又不失紅棗特有的風味。因此選擇山楂果粉與紅棗果粉添加比例為1∶2.5左右。
2.3.2 白砂糖粉的添加量對產(chǎn)品品質(zhì)的影響
白砂糖粉的添加量對產(chǎn)品品質(zhì)的影響見圖4。
圖4 白砂糖粉的添加量對產(chǎn)品品質(zhì)的影響Fig.4 Effect of the addition of white sand sugar on quality of production
從圖4可知,白砂糖粉的添加量對固體飲料的滋味影響較大。當糖粉的添加量為51 g~65 g時,飲料甜味不太明顯,口感較酸。當添加量為72 g時,酸甜口感適中,隨著糖粉添加量的增加,口感越來越甜膩。因此選擇白砂糖的添加量為72 g左右。
2.3.3 檸檬酸的添加量對產(chǎn)品品質(zhì)的影響
檸檬酸的添加量對產(chǎn)品品質(zhì)的影響見圖5。
圖5 檸檬酸的添加量對產(chǎn)品品質(zhì)的影響Fig.5 Effect of the addition of citric acid on quality of production
從圖5可知,檸檬酸添加量對固體飲料的滋味影響較大。當檸檬酸添加量低于2.2 g時,飲料酸味不太明顯,甜味稍重。當添加量為2.2 g時,酸味適中,隨著檸檬酸添加量的增加,酸味過大,飲料滋味不佳。因此選擇檸檬酸添加量為2.2 g左右。
2.3.4 麥芽糊精的添加量對產(chǎn)品品質(zhì)的影響
麥芽糊精的添加量對產(chǎn)品品質(zhì)的影響見圖6。
從圖6可知,麥芽糊精添加量會影響固體飲料的黏稠度和口感。當麥芽糊精添加量低于12 g時,飲料黏稠度過稀,口感不佳。當麥芽糊精添加量為12 g時,黏稠度適中,口感最佳。隨著麥芽糊精添加量的增加,黏稠度升高,適口性降低。因此選擇麥芽糊精添加量為12 g左右。
圖6 麥芽糊精的添加量對產(chǎn)品品質(zhì)的影響Fig.6 Effect of the addition of maltodextrin on quality of production
因素水平表見表2,正交試驗結果見表3。
表2 正交試驗因素水平表Table 2 Factor and levels list of orthogonal tests
表3 正交試驗結果L9(34)Table 3 Results of L9(34)orthogonal tests
由表3可知,各因素影響主次順序為:A(山楂果粉與紅棗果粉添加的比例)>B(白砂糖的添加量)>D(麥芽糊精的添加量)>C(檸檬酸的添加量);最優(yōu)組合A2B1C1D3,即山楂果粉與紅棗果總量為100 g,山楂與紅棗果粉的添加質(zhì)量比例為1∶2.5,白砂糖65 g,檸檬酸1.8 g,麥芽糊精13 g,采用A2B1C1D3工藝組合進行驗證試驗,重復3次,測得該組合感官評價平均分為94,高于試驗組。
采用單因素試驗分別考察了果粉添加比例、白砂糖添加量、檸檬酸添加量、麥芽糊精添加量對產(chǎn)品品質(zhì)的影響;影響產(chǎn)品品質(zhì)的主次順序是:山楂果粉與紅棗果粉添加的比例>白砂糖的添加量>麥芽糊精的添加量>檸檬酸的添加量。并通過正交試驗確定最佳的工藝條件,結果表明最佳工藝參數(shù)為:山楂與紅棗果粉的總量100 g、山楂與紅棗果粉添加質(zhì)量比例為1 ∶2.5,白砂糖 65 g,檸檬酸 1.8 g,麥芽糊精 13 g,卡拉膠1 g,羧甲基纖維素鈉(CMC-Na)0.7 g。該產(chǎn)品香味協(xié)調(diào),酸甜可口,色澤均勻,組織細膩,具有廣闊的開發(fā)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