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煜琦
“我懷著僥幸心理,違反規(guī)定,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和影響力,多次參與經(jīng)營活動,謀取不法利益?!?/p>
“最終還是僥幸心理占了上風?!?/p>
………
近日,媒體報道了江蘇省濱??h濱海港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黨工委副書記高飛落馬后的懺悔之言,從中不難窺見其在違紀違法過程中的心路歷程。
無獨有偶,在貴州省金沙縣原縣委副書記、縣長盧宏嚴重違紀違法案例剖析中,“貪婪和僥幸之心再次戰(zhàn)勝了理智”“加之僥幸之心的驅使”“仍心存僥幸”的自述告訴我們,正是一再心存僥幸,使得盧宏在貪腐路上越走越遠。
看眾多貪官的懺悔書,不難發(fā)現(xiàn),“僥幸”是個高頻詞匯??梢哉f,僥幸之心貫穿了高飛、盧宏等人違紀違法的全過程。更有甚者,有人在接受組織審查調(diào)查期間還抱著僥幸心理,以為能靠著自己的小伎倆、小花招蒙混過關。殊不知,當他們第一次懷著僥幸的心理收受他人錢物時,已經(jīng)站在了懸崖的邊緣;當他們僥幸地認為自己做過的那些齷齪事沒人會知道、也不會被組織發(fā)現(xiàn)的時候,一只腳已經(jīng)邁向深淵;當他們以僥幸心態(tài)對抗組織審查調(diào)查的時候,等待他們的只會是紀法利劍。
若存僥幸心,必有不幸事??v觀落馬貪官的墮落軌跡,無不源于思想的墮落,而思想墮落的初始,便是僥幸心理的滋生。他們正是受到僥幸心理的暗示,把反常視為正常、把原則當作擺設,陷入自欺欺人的困局而不能自拔。不然,落馬貪官都知道“公權姓公不姓私、以權謀私必受懲”“紀律是塊鐵、誰碰誰流血”等道理,可為什么還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除了私心雜念在作祟外,就是僥幸心理在作怪。
那些因心存僥幸而在腐敗泥淖越陷越深的黨員干部,本質上都是“賭徒”。他們是在拿自己的家庭幸福賭,拿自己的政治前途賭,拿自己的明天賭。賭徒能有好下場?無數(shù)案例證明,“賭”字的背面是“輸”字。做了虧心事,保不齊哪天就東窗事發(fā);在任時大肆搞權錢交易的,退休后也甭想既往不咎、一筆勾銷;靠歪門邪道得高位的,最后都跌得很慘……一入賭局深似海,一念僥幸毀余生,到了紙包不住火的那一天,不僅得把貪腐所得“吐”出來,還會把個人名譽、家庭幸福賠個精光。
“領導干部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僥幸。”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教誨語重心長。黨員干部要始終把敬畏放在心頭,敬畏權力、敬畏紀律、敬畏人民,自覺擯棄僥幸心理,在利益誘惑面前不越雷池一步,做一個眼不花、嘴不饞、手不伸、心不貪的老實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