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孩子愿意,他此刻便可飛上天去。
他所以不離開我們,并不是沒有緣故。
他愛把他的頭倚在媽媽的胸間。他即使是一刻不見她,也是不行的。
孩子知道各式各樣的聰明話,雖然世間的人很少懂得這些話的意義。
他所以永不想說,并不是沒有緣故。
他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學(xué)習(xí)從媽媽的嘴唇里說出來的話。那就是他所以看來這樣天真的緣故。
孩子有成堆的黃金與珠子,但他到這個世界上來,卻像一個乞丐。
他所以這樣假裝了來,并不是沒有緣故。
這個可愛的小小的裸著身體的乞丐,所以假裝著完全無助的樣子,便是想要乞求媽媽的愛的財富。
孩子在纖小的新月的世界里,是一切束縛都沒有的。
他所以放棄了他的自由,并不是沒有緣故。
他知道有無窮的快樂藏在媽媽的心的小小一隅里,被媽媽親愛的手臂所擁抱,其甜美遠(yuǎn)勝過自由。
孩子永不知道如何哭泣。他所住的是完全的樂土。
他所以要流淚,并不是沒有緣故。
雖然他用了可愛的臉兒上的微笑,引逗得他媽媽的熱切的心向著他,然而他的因為細(xì)故而發(fā)的小小的哭聲,卻編成了憐與愛的雙重約束的帶子。
(選自《泰戈爾詩選》,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14年)
這首散文詩和《金色花》都選自《新月集》?!缎略录肥翘└隊栐诙龤q結(jié)婚后及有了孩子以后所寫的作品集,歌頌了深摯幽婉的母愛,充滿著天真的童趣。
全詩沒有空洞的說教、抽象的理論。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是,作者仿佛把自己變回一個孩子,從一個孩子的視角來告訴大人們,孩子是怎樣的,為什么是這樣的,孩子心里是怎么想的,孩子是怎樣依戀媽媽、愛戀世界的……字里行間,作者純真、無邪、快樂的童心瑩然閃現(xiàn)。
伴隨著孩子情感畫面的變化,母親慈愛、神秘和美麗的性格和精神卻始終不變。每一個孩子從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母親就為我們付出了世界上最真摯、最純樸、最無私的愛。愛創(chuàng)造了世界,世界的本質(zhì)正是愛。人世間要是沒有愛,生活就沒有快樂,沒有色彩,這便是泰戈爾始終潛匿在文字里的“愛的思想”。
另外,泰戈爾的作品音韻和諧,富于旋律感,具有獨特的民族風(fēng)格。在閱讀中,我們可以用心去體味。
1.請概括本詩中孩子和母親的性格特點。
2.為了抒發(fā)孩童對母親深摯的愛戀,作者主要運用了怎樣的表現(xiàn)手法?請結(jié)合本文內(nèi)容簡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