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傳鵬
【考點透視】
古詩閱讀鑒賞既是中考命題中的重點,也是難點。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都有很大的困惑。而新課程標準所倡導的審美能力、探究能力、鑒賞能力,都在古詩鑒賞中有所體現(xiàn)。新版《課程標準》對鑒賞古詩的考查要求是:理解詩詞的基本內(nèi)容和作者所表達的感情;欣賞詞語、句子及表達技巧。中考命題素材一般是短小精悍、歷來傳誦的名家名篇。選材范圍大都集中在唐詩、宋詞、元曲上。中考古詩鑒賞常見的題型有:分析詩歌中的意象、意境、情感、表達技巧,品析煉字等,而此類題目的得分率往往不高。如何把該考點掌握好呢?筆者從以下方面分類例析,以饗讀者。
【分類例析】
一、分析形象型
知識積累:“意象”“形象”。詩歌形象: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
應答分析:解分析形象題,必須熟悉一些詩歌形象(意象)及其基本寓意。如:1.青青子矜:有才能的人。2.船:漂泊、孤獨、傷感、自由。3.月亮:人生的圓滿、缺憾,思鄉(xiāng)思親,邊人悲愁,情感無奈,時空永恒。4.鄉(xiāng)村:思歸、厭俗、田園風光、生活氣息、淳樸美好、安逸寧靜……
提問方式:簡要分析這首詩中作者塑造的形象。
提問變式:作者塑造的形象有什么寓意?作者筆下的某一意象有何特點?象征了什么樣的形象(品質(zhì))?作者主要是用什么表現(xiàn)手法來寫某一形象的?
答題步驟:第一步,感知形象。找到詩人在詩歌中描繪形象的相關詩句,明確形象類別(人、景、物),解讀形象的字面意義。第二步,分析形象的特點(基本含義)。人物形象的性格品質(zhì)特點、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的各自特征,從而把握詩歌主旨。第三步,體會形象寄寓的詩人的思想感情。結(jié)合詩歌主旨賞析評價作者描繪這一形象的原因、作用(效果)或賞析表現(xiàn)手法等。
答案構(gòu)成:詩歌中塑造了什么樣的形象;該形象有什么基本特征;詩人通過該形象抒發(fā)什么感情、表達什么態(tài)度;或用什么表現(xiàn)手法來寫某一形象。
真題例析:(2018年山東省濟寧市)閱讀下面這首清詩,回答問題。
窘?jīng)r為許衡州①賦
鄭 燮
半缺柴門叩不開,
石棱磚縫好蒼苔。
地偏竹徑清于水,
雨冷詩情瘦似梅。
山茗未賒將菊代,
學錢無措喚兒回。
塾師②亦復多情思,
破點經(jīng)書手送來。
【注釋】①許衡州:鄭燮之友,生活困窘。②塾師:指鄭燮。
(1)分析詩中“竹”“梅”“菊”等意象的作用。
(2)尾聯(lián)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解析】什么是意象?簡單地說,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來寄托主觀情思的客觀物象。意象是分析詩歌散文時的用語,指構(gòu)成一種意境的各個事物,這種事物往往帶有作者主觀的情感,這些意象組合起來,就構(gòu)成了意境。本詩中的“竹”“梅”“菊”象征著作者生活的困窘以及在這樣的生活下仍然保持高潔的情操,表現(xiàn)了作者對朋友的關心之情。
【參考答案】(1)一方面用來表現(xiàn)許衡州生活的困窘,另一方面喻指困境中保持高潔情操的追求。 (2)表達了對朋友的關心體貼之情。
二、分析語言特色型
知識積累:古詩的語言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用詞巧妙。二是語言風格(特色)不同。三是講究意境: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有“我”之境,無“我”之境,情景交融,或?qū)懢笆闱椋蜻厡懢斑吺闱?,或情寓景中?/p>
這里主要列舉一些古詩中常見的語言風格特點:
清新、自然、簡潔(精練、洗練)、平淡(質(zhì)樸)、絢麗(綺麗、優(yōu)美、典雅)、含蓄(委婉、蘊藉、雋永)、明快(潑辣)、清幽、沉郁、奔放、雄奇。
應答分析:解答分析語言特色題,就是品味整首詩表現(xiàn)出來的語言風格。一般可表述為:清新自然、平淡質(zhì)樸、樸實無華、華美絢麗、多用口語、明白曉暢、委婉含蓄等。
提問方式: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何特色?
提問變式:請分析這首詩的語言風格,或談談此詩的語言藝術。
答題步驟:第一步,用一兩個詞準確點明語言特色。第二步,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第三步,指出這些詩句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真題例析:(2018 年貴州省安順市)閱讀《蒹葭》,完成下面的題。
蒹 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⑴這首詩歌中運用了景物描寫,這些景物描寫向我們展示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⑵你如何理解這首詩所抒發(fā)的感情?
⑶重章疊唱是《詩經(jīng)》典型的藝術特色,請簡要分析這首詩重章疊唱的表達效果
【解析】全詩三章,重章疊唱,后兩章只是對首章文字略加改動而成,形成各章內(nèi)部韻律協(xié)調(diào)而各章之間韻律參差的效果,也造成了語義的往復推進。“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詩歌三節(jié)只是個別字不同,字數(shù)相同,采用復沓手法一唱三嘆,節(jié)奏鮮明,旋律優(yōu)美。有力地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悵的情感,給人一種凄迷朦朧的美。這首詩就是表現(xiàn)了抒情主人公對美好愛情的執(zhí)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悵心情。
【參考答案】⑴這首詩向我們展示了一幅蕭瑟、凄清(或冷寂、蕭索、凄涼)的晚秋畫面。⑵對美好愛情(戀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或相思之苦(意思對即可)。⑶全詩三章,采用重章疊唱的形式,一唱三嘆,節(jié)奏鮮明,旋律優(yōu)美,而且還顯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層加深,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三、分析煉字型
知識積累:煉字多煉動詞和形容詞,煉字可以煉數(shù)詞,煉字也可以煉特殊詞,煉字還可以活用詞語。
應答分析:古代詩歌的語言是最凝練的,往往一詞一句就能生動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這種題型是要求賞析時應聯(lián)系全詩的主旨,從遣詞、造句、修辭等方面仔細揣摩、推敲,來理解作者煉字技巧的精妙。
提問方式:某一聯(lián)上下兩句中最精練(生動)傳神的分別是哪一個字?請作簡要賞析。
提問變式: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里?某句中的某字,你認為寫得好不好?為什么?甲詩中的某個詞與乙詩中的某個詞,哪個更好?為什么?請簡要賞析。
答題步驟:第一步,指出該字,或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第二步,簡要分析:展開聯(lián)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或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真題例析:(2018年山東省濰坊市)閱讀下面的宋詞,完成下面的題。
浣溪沙①
歐陽修
堤上游人逐畫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綠楊樓外出秋千。
白發(fā)戴花君莫笑,六幺②催拍盞頻傳。人生何處似尊前!
[注]①此詞大約作于作者知潁州時。②六幺:綠腰,曲調(diào)名。
⑴上片中“逐”“出”兩字極為精妙。請任選一字,賞析其表達效果。
⑵詞的下片寫出了作者怎樣的情態(tài)?其中蘊含著怎樣的情感?
【解析】本詞以清麗質(zhì)樸的語言,描寫作者春日載舟潁州西湖上的所見所感?!爸稹币馑际亲分?,突出游人多,表現(xiàn)了眾人游春的熱鬧情景?!俺觥币馑际秋w出、蕩出的意思,突出了打秋千的人的情態(tài)?!俺觥弊志哂挟孆堻c睛的作用,使人們好像隱約聽到了綠楊成蔭的臨水人家傳出的笑語喧鬧之聲,仿佛看到了秋千上嬌美的身影,這樣使幽美的景色中,平添出一種盎然的生機。
【參考答案】⑴“逐”字有追逐的意思,突出了游人之多、興致之高,表現(xiàn)了眾人游春的熱鬧情景?!俺觥弊钟酗w出、蕩出的意思,突出了打秋千人的情態(tài),使畫面富有盎然生機。⑵寫出了作者曠達不羈樂而忘形的情態(tài)。蘊含著作者追求歡樂、排遣苦悶的情感。
四、分析意境型
知識積累:所謂意境,就是詩人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與詩中所描繪的生活圖景有機融合而形成的一種耐人尋味的藝術境界。
應答分析:這是最常見的題型。意境包括景、情、境三個方面。答題時三方面缺一不可。
提問方式: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氛圍)?
提問變式: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或為詩中某聯(lián)描繪的畫面擬標題,賞析詩人的某種情感;或詩中表現(xiàn)了什么之感?就某聯(lián)賞析作者是如何表現(xiàn)這種情感的。
答題步驟:第一步,描繪詩中展現(xiàn)的圖景畫面。考生應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xiàn)畫面。描述時一要忠實于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lián)想和想象加以再創(chuàng)造,語言力求詩情畫意。第二步,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jié)詞表述,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yōu)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等。要能恰切地吻合景物的特點和情調(diào)。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可表述為:愉悅、歡快、激動、沉痛、悲憤、哀傷,贊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別之情、依戀之情、豪邁之情、閑適恬淡之情、孤寂之感等,但切忌空洞,要答具體。比如光答“表達了作者的贊美之情”是不夠的,還應答出贊美什么,為什么而贊美。
真題例析:(2018年四川省涼山州B)閱讀《魯山山行》,按要求回答問題。
魯山山行
梅堯臣
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低。
好峰隨處改,幽徑獨行迷。
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
人家在何許,云外一聲雞。
⑴這首詩描寫的是何時的景色?請結(jié)合詩句的具體內(nèi)容簡要賞析。
⑵這首詩的尾聯(lián)采用了什么寫作手法?請結(jié)合詩句分析。
【解析】《魯山山行》是北宋詩人梅堯臣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這首詩語言樸素,描寫了詩人深秋時節(jié),林空之時,在魯山中旅行時所見的種種景象。其中情因景生,景隨情移,以典型的景物表達了詩人的“野情”,其興致之高,為大自然所陶醉之情表露無遺。
【參考答案】⑴描繪了一幅斑斕多姿的深秋山景圖:深秋時節(jié),霜降臨空,詩人在魯山中旅行。山路上沒有其他行人,詩人興致勃勃,一邊趕路一邊欣賞著千姿百態(tài)的山峰和山間的種種景象。 ⑵尾聯(lián)巧妙地運用了設問手法,寫出了“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的意境,移步換景,一幅原生態(tài)的畫面映入眼簾,表達出詩人超脫、淡泊的閑適恬靜心態(tài)。
五、分析表達技巧型
知識積累:表達技巧包括表達方式、表現(xiàn)手法和修辭手法。
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議論、抒情。
表現(xiàn)手法:正面描寫,側(cè)面描寫, 白描,直接抒情,間接抒情,借景(事、物)抒情,寓情于事(物):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托物寓意——象征、聯(lián)想和想象、虛寫和實寫、烘托(側(cè)面描寫)、襯托、用典、含蓄、抑揚,組合:名詞意象組合,動靜、遠近、高低結(jié)合表現(xiàn)手法還有跌宕(波瀾),煉字,借古諷今……
修辭手法:賦、比、興,比喻 ,比擬,對比,對偶,設問,反問,夸張,借代。
應答分析:要準確答題,必須熟悉常用的一些表達技巧。表達技巧包括表達方式、表現(xiàn)手法和修辭手法三大類。
提問方式:請分析這首詩的表達技巧。
提問變式:這首詩用了怎樣的表現(xiàn)手法(或“藝術手法”,或“手法”)?或詩人是怎樣抒發(fā)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題步驟:第一步,準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第二步,結(jié)合詩句闡釋為什么用了這種手法。第三步,指出此種手法有效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
真題例析:(2018年湖南省婁底市)閱讀下面的詞,回答問題。
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 軾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⑴本詞上闋描繪了怎樣的場面?其中“狂”字在全詞中有什么作用?
⑵“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這句話運用了什么手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志向?
【解析】本題⑵考查了考生對詩歌寫作手法的把握能力??忌梢詮男揶o手法、表現(xiàn)手法等方面去回答。本句考生可以從修辭角度回答,運用了擬人的修辭,“天狼”,喻指遼和西夏。表達了作者自己渴望一展抱負、殺敵報國、建功立業(yè)的雄心壯志。
【參考答案】⑴上闋描繪了太守出獵的壯闊場面?!翱瘛弊纸y(tǒng)率全詞,既是全詞的線索,也是全詞抒情的依據(jù)。⑵這句話運用了比喻手法,“天狼”,喻指遼和西夏。表達了作者自己渴望一展抱負、殺敵報國、建功立業(yè)的雄心壯志。
六、分析思想感情型
知識積累:思想感情:⑴憂國傷時:①揭露統(tǒng)治者的昏庸腐朽;②反映離亂的痛苦;③同情人民的疾苦;④對國家民族前途命運擔憂。⑵建功報國:①建功立業(yè)的渴望;②保家衛(wèi)國的決心;③報國無門的悲傷;④山河淪喪的痛苦;⑤慨嘆年華消逝、壯志難酬;⑥揭露統(tǒng)治者窮兵黷武;⑦理想不為人知的愁苦心情。⑶思鄉(xiāng)懷人:①羈旅愁思;②思親念友;③邊關思鄉(xiāng);④閨中懷人。⑷生活雜感:①寄情山水、田園的悠閑;②昔盛今衰的感慨 ;③借古諷今的情懷;④青春易逝的傷感; ⑤仕途失意的苦悶;⑥告慰平生的喜悅。⑸離愁別緒:①依依不舍的留念; ②情深意長的勉勵;③坦陳心志的告白。
應答分析:解答這類題,第一,要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和創(chuàng)作風格;要熟悉古典詩詞中常見的思想感情;適當了解某個時代的風貌(背景),有助于準確把握這個時代的文學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古詩詞前面的“序”和詩下的注釋,對理解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也是至關重要的;要注意作品中可能交織的許多非常復雜的情感,讀者有時也可以在原作的基礎上發(fā)揮想象,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另外,一個作家的整體創(chuàng)作取向和風格一般是固定的,但也不排除個別作品的特例存在,如李清照、辛棄疾等,都有其固有風格之外的作品。第二,掌握鑒賞方法:1.論世知人,通解文字。2.投入境界,體物動情。3.以詩為本,分析概括: ⑴分析概括的依據(jù)——標題、序言、關鍵語句、注解。 ⑵分析概括的七個角度——人、事、景、物(以上從屬于“寫作內(nèi)容”角度),情、理、趣(以上從屬于“寫作目的”角度)。⑶評價的原則——辯證分析,實事求是。
提問方式:這首詩(詞)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提問變式:詩(詞)中的“××”詞表現(xiàn)了作者什么樣的心情?請簡要賞析(或從“情”和“景”的關系賞析這首詩詞)。
答題步驟:第一步,調(diào)動積累,讀品詩(詞),理解內(nèi)容,分析情感。第二步,有機整合,準確表述。
真題例析:(2018年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qū)、白銀市)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的題。
公子行
孟賓于
錦衣紅奪彩霞明,侵曉春游向野庭。
不識農(nóng)夫辛苦力,驕驄踏爛麥青青。
⑴本詩描述的是:富家公子身穿“ ”,騎著“驕驄”,天漸明時就到野外“ ”,結(jié)果“ ”。
⑵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解析】本詩是唐代詩人孟賓于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絕。此詩前二句以火紅的彩霞、明媚的春光描繪了一幅春景圖畫;后二句勾畫的則是一片馬蹄踏過麥田、青青的麥苗被踩爛的殘破景象。在彩霞春光的映襯下,后面的殘破景象更顯得傷心。全詩在前后形成的鮮明對比中,表達了詩人對富家子弟任意糟蹋莊稼的惡劣行徑的氣憤,鞭撻了貴族們?yōu)楹r(nóng)民的行為。
【參考答案】⑴錦(紅)衣 春游 踏爛麥青青(驕驄踏爛麥青青)⑵作者對貴公子春游損壞莊稼的不滿,抨擊了貴族子弟的惡行(意對即可)。
【備課策略】
1.逐漸積累,總結(jié)規(guī)律
進行大量的背誦積累,包括古詩、詞、曲等,只有積累達到一定的量才能熟能生巧。記誦得多了,才能對詩文的體裁、題材、意象組合的規(guī)律、意境表達的特點及其藝術表現(xiàn)手法的運用情況有所了解,才能談得上鑒賞。
2.落實字詞,感知內(nèi)容
因為古詩文有表達凝練的特點,其中字詞往往有豐富深刻的意義,在組合連綴上也各具特點,所以千萬不能忽視這些字詞的意義與用法及其在表達上的作用。要明確意象在詩中的表達作用,某個動詞或形容詞的表達功能、情感傾向。
3.聯(lián)系背景,把握情感
對千古名句要認真斟酌,仔細推敲,含英咀華,其中自有一番獨特的滋味,像寫別離的句子、寫理想的抒情句、寫哲理的議論句等令人感慨、發(fā)人深思的句子。答題時要結(jié)合具體的情景來分析。
4.探究修辭,重視審美
古詩文常常用比喻、擬人、互文、象征、對比等來增強表達的效果:擬人手法使得詩句生動富于靈性,具有激動人心的色彩;比喻使得抽象的道理形象化、虛化的事物具體化;對比的手法又使得事物明確,感情傾向鮮明。這樣就使得詩文既顯得生動富于靈性而又委婉含蓄,值得仔細體會。
【真題演練】
1.(2018年山東省德州市)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的題。
隴西行
陳 陶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
⑴本詩從題材上屬于( ),這一題材的唐代代表詩人還有( )。
⑵“貂錦”在句中指戰(zhàn)士,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前兩句表現(xiàn)了他們怎樣的精神風貌?
⑶末兩句采用虛實結(jié)合的手法,請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⑴邊塞詩 高適(岑參)⑵借代。英勇無畏,視死如歸。⑶“河邊骨”是實寫,“夢里人”是虛寫,強烈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人民的同情、對和平的渴望。借助想象,擴大意境,深化主題。
2.(2018年浙江省麗水、金華市)古詩閱讀。
遣意①
杜 甫
囀枝黃鳥近,泛渚白鷗輕。
一徑野花落,孤村春水生。
衰年催釀黍②,細雨更移橙③。
漸喜交游絕,幽居不用名。
【注釋】①選自《杜詩詳注》,遣,抒發(fā)。②釀黍:釀酒。③移橙:栽橙。
⑴古詩講究對應,每每佳句天成。首聯(lián)中的“近”,從“囀”字聽來;“輕”,從“ ① ”字看出。頷聯(lián)中的“②”對應著首聯(lián)的“囀枝”,“春水生”對應著首聯(lián)的“泛渚”。
⑵《杜詩詳注》說這首詩“敘寫草堂春日之景,藉以遣意”,詩人所遣何“意”?
【參考答案】⑴①泛。 ②野花落。 ⑵幽居郊野、淡然世外的閑適與從容。
3.(2018年四川省成都市B)閱讀下面的五代詞,完成下面的題。
南鄉(xiāng)子
李 詢
煙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鷓鴣啼。
遠客扁舟臨野渡,思鄉(xiāng)處,潮退水平春色暮。
⑴煙、雨、落花、鷓鴣組合在一起,除了點明暮春時節(jié)之外,還有哪些作用?請簡要作答。
⑵下面哪一個選項的詩句最能表達詞中“遠客”的心境?請作出判斷并簡要分析。
A.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B.迷律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C.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D.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參考答案】⑴從“思鄉(xiāng)”二字告訴我們這是首思鄉(xiāng)小詞。詞中寫岸邊煙雨蒙蒙,花瓣伴著雨滴飄落水中,鷓鴣幾聲啼叫,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一幅凄涼孤寂的畫面,借景抒情,為下文渲染了離愁別恨的思鄉(xiāng)之情作鋪墊。⑵ C?!赌相l(xiāng)子》表達的遠客心境是,身在遙遠異鄉(xiāng),內(nèi)心孤獨凄涼,思歸心切,卻只能在潮退的日暮春色里,遙寄多愁。而C中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也是表達了作者身處邊疆之“遠”,保家衛(wèi)國,但功業(yè)未建,只有在杯酒中表達內(nèi)心的孤獨凄涼,寄托思鄉(xiāng)之愁。
4.(2018年四川省巴中市)閱讀下面唐詩,按要求回答問題。
渡荊門送別
李 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
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⑴這首詩主要表現(xiàn)了詩人
的感情。
⑵請對“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這一詩句的畫面加以描繪。
【參考答案】 (1)思鄉(xiāng)(懷鄉(xiāng)) (2)示例:詩人舟過荊門,眼前,月亮映入清澈的江水中,像飛下的天鏡,皎潔明亮;天邊,云霞飄飛,如海市蜃樓般變幻多姿,讓人陶醉(意近即可)。
5.(2018年廣州市)閱讀下面這首古詩,然后回答問題。
行路難(其一)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
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
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
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
直掛云帆濟滄海。
⑴詩中的“顧”“濟”是什么意思?請選擇一個回答。
⑵詩句“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運用典故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愿望?請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⑴“顧”的意思是:看?!皾钡囊馑际牵憾蛇^。⑵“像姜尚垂釣碧溪,閑待東山再起,又像伊尹做夢,乘船經(jīng)過日邊?!痹娙私栌脜紊泻鸵烈牡涔剩磉_了希望得到統(tǒng)治階級的重視和任用,施展才華和抱負的思想感情。
6.(2018年江蘇省連云港市)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下面的題。
孤 雁
杜 甫
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
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云?
望盡似猶見,哀多如更聞。
野鴉無意緒,鳴噪自紛紛。
⑴作者是如何描寫孤雁的執(zhí)著的?請加以分析。
⑵尾聯(lián)運用了哪種表現(xiàn)手法?蘊含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⑴詩中用一系列動詞,描寫了孤雁不飲不啄,邊飛邊喚的情景,表現(xiàn)孤雁的執(zhí)著。 ⑵襯托(反襯、對比、陪襯),蘊含了對野鴉(像野鴉那樣的俗客庸夫)的不滿與厭惡,對孤雁的同情與贊美,對知己親朋不能見面的傷感(答出兩點即可)。
7. (2018年浙江省杭州市)閱讀下面兩首古詩,完成下面的題。
夏日田園雜興十二絕①(其一)
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
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
惟有蜻蜓蛺蝶②飛。
春暮西園
高 啟
綠池芳草滿晴波,
春色都從雨里過。
知是人家花落盡,
菜畦今日蝶來多。
【注】①本詩描寫的是江南農(nóng)歷四月農(nóng)忙時節(jié)的情景。②蛺(ji1)蝶:蝴蝶。
⑴范詩通過“梅子金黃”“杏子肥”“ ”等詞語,寫出了江南農(nóng)村初夏的景象;高詩中“ ”三字,凸顯了暮春季節(jié)的特點。
⑵兩首詩的后兩句都運用了襯托手法,請作分析。
【參考答案】⑴菜花?。ɑ螓溁ㄑ┌祝?花落盡⑵范詩以蜻蜓蝴蝶紛飛、少見閑人襯托村中的安靜,也從側(cè)面透露出初夏農(nóng)事繁忙、農(nóng)民早出晚歸的情況;高詩用“花落盡”“蝶來多”襯托菜花盛開的情景,表現(xiàn)了西園的勃勃生機和盎然情趣。
8.(2018年湖南省衡陽市)閱讀《歸園田居(其三)》,完成下面的題。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⑴對這首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第二句中“盛”與“稀”前后對比,突出南山下的土地的荒蕪,側(cè)面寫出詩人的灰心喪氣。
B.三、四句寫一早就去除草,直到黃昏月出才扛著鋤頭回家。截取兩個片段,歸納一天勞動的辛苦。
C.五、六句承上而來,描繪了道路狹窄、草木叢生、夕露沾衣的畫面,寫出了詩人墾荒勞動的艱辛。
D.最后兩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卒章顯志,表達出作者的心愿。
⑵詩中“但使愿無違”的“愿”具體指的是什么?
【參考答案】⑴A ⑵指詩人隱居躬耕,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