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松茂
行香子
許 古
秋入鳴皋,爽氣飄蕭。掛衣冠、初脫塵勞。窗間巖岫,看盡昏朝。夜山低,晴山近,曉山高。
細數(shù)閑來,幾處村醪。醉模糊、信手揮毫。等閑陶寫,問甚風騷。樂因循,能潦倒,也消搖。
詞作者許古,是金代中后期著名的諫官,性嗜酒,平生好為詩及書,曾任左拾遺、監(jiān)察御史等職。后辭官歸隱,這首詞就是他歸居后所作,也是他瀟灑閑適。不拘小節(jié)的個性的真實寫照。
詞的開篇寫景?!扒锶滕Q嗥,爽氣飄蕭”八個字畫出了一幅山中秋日圖?!傍Q嗥”指古老的鳴嗥山,傳說古有鶴鳴于此,故曰鳴嗥山。你看,秋天來到了古老的鳴嗥山,秋高氣爽,令人心曠神怡?!皰煲鹿?、初脫塵勞”詞人剛剛從沉悶、壓抑的官場生活中解脫出來,重新投入大自然的懷抱,面對秋日山中舒爽怡人的自然景象,怎能不心情愉悅?
“初脫塵勞”寫出了詞人對官場生活的厭倦和歸隱之后如釋重負的感覺?!按伴g巖岫,看盡昏朝”,詞人憑窗遠眺,由朝至暮,又由暮至朝,看盡了峰巒疊嶂的明暗變化。詞人對大自然的觀察是多么細致入微,凝神專注!正是因為他“看盡昏朝”所以才有了“夜山低,晴山近,曉山高”的感悟。沉沉的黑夜,山影模模糊糊,所以此時看山,感覺山很低;而至天晴,山色明朗,歷歷在目,又如在眼前;清晨,晨曦微露,曙光初現(xiàn),又覺山峰高聳入云,巍峨直立,給人以高感。寫出了山之神,清代況周頤為這三句“尤傳山之神,非入山甚深,知山之真者,未易道得”。
下片轉(zhuǎn)入寫人,是詞人自我形象的描摹。詞人辭官后,擺脫了官場的羈絆,閑適自得,遇村輒飲?!白砟:毙蜗蟮貙懗隽嗽~人飲酒后的醉態(tài),他放蕩不羈,毫無拘束,縱橫騁才,“信手揮毫”;他才不管什么功名利祿,意到筆到,言情言志,只為抒發(fā)情懷,并不為什么風騷之旨?!皹芬蜓北憩F(xiàn)詞人心性的率真自然,“能潦倒”表明心跡淡泊名利;“也消搖”表達出對閑適生活自得其樂、樂此不疲的生活態(tài)度。
這首詞寓情于景,以景襯情,情景交融,且用詞精妙,凝練自然,如上片“夜山低”三句,下片“樂”“能”“也”三字,均是如此,看似信手拈來,實則頗多錘煉,仔細體味,真是意境悠遠,也使我們看出了詞人的匠心獨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