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依,周平
(四川省醫(y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醫(yī)院EICU,四川 成都 610041)
重癥胰腺炎發(fā)病原因較多,如高脂血癥[1]、膽系感染等,具有發(fā)病急、進展快且病死率高的特點。其中高脂性重癥胰腺炎在我國飲食變化等影響下,其發(fā)病率逐漸上升,病情嚴重,易復發(fā),若不及時處理可能引發(fā)多器官功能障礙(MODS),甚至導致患者死亡。血液凈化被認為是治療重癥胰腺炎的標準方案之一[2],除了能清除炎癥因子等有害物質外,還能清除甘油三酯(TG),對此血液灌流(HP)、持續(xù)性腎臟替代療法(CRRT)在重癥胰腺炎(特別是高脂性重癥胰腺炎)治療中被廣泛接受。此外,血液凈化過程中或治療后常借助相關藥物以進一步抑制炎癥反應,保護重要臟器功能。但血液凈化對體內(nèi)藥物有一定的清除性,為此合理調整藥物至關重要。生長抑素、血必凈被證實在重癥胰腺炎治療中有重要作用[3-4]。本研究采取血必凈聯(lián)合生長抑素治療高脂性重癥胰腺炎,探討其療效?,F(xiàn)報告如下。
病例來源于本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高脂性重癥胰腺炎,最終入選120例。隨機數(shù)字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60例。觀察組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齡平均(33.56±6.78)歲;治療前急性生理與慢性健康評分(APACHEII)平均(14.38±4.03)分;治療前TG水平平均(19.35±6.12)mmol/L。對照組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齡平均(34.25±6.47)歲;治療前APACHEII評分平均(14.27±4.26)分;治療前TG水平平均(19.13±6.00)mmol/L。對比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符合高脂性重癥胰腺炎相關診斷標準[5],表現(xiàn)出腹痛等胰腺炎癥狀,血清TG水平>11.3 mmol/L或乳糜血發(fā)生;(2)影像學相關檢查顯示胰腺形態(tài)學改變;(3)年齡23~68歲;(4)均接受血液凈化治療;(5)相關資料完整。排除標準:(1)膽系感染等其他原因引發(fā)胰腺炎;(2)肝、腎、心、肺嚴重障礙;(3)精神異常、認知障礙;(4)過敏體質;(5)不符合納入標準者。本次研究經(jīng)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知情同意。
所有患者均接受胃腸減壓、營養(yǎng)支持、禁食等內(nèi)科常規(guī)治療,同時給予HP+CRRT血液凈化治療。此外對照組患者加以生長抑素(Merck Serono SA AubonneBranch生產(chǎn),批準文號H20090929)6 mg泵注干預。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以血必凈治療,血必凈注射液(天津紅日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Z20040033)100 mL加入生理鹽水100 mL混合后靜滴,2次/d。治療1周后評價療效。
觀察記錄兩組患者臨床癥狀體征(腹痛、腹脹、惡心嘔吐、腹部壓痛)恢復時間、治療1周后急性生理與慢性健康評分(APACHEII)及住院時間;治療前、治療1周后分別于清晨空腹抽取患者外周靜脈血3 mL,測定血清C反應蛋白(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等炎癥因子指標;治療前、治療1周后分別行部分生化指標檢測,主要包括:血淀粉酶、乳酸脫氫酶(LDH)、血脂肪酶及TG水平;統(tǒng)計兩組預后(病死率)情況。
應用SPSS 20.0統(tǒng)計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腹痛、腹脹、惡心嘔吐、腹部壓痛癥狀體征恢復時間均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癥狀體征恢復時間比較
兩組治療1周后APACHEII評分較治療前均明顯下降(P<0.05);觀察組治療1周后APACHEII評分、住院時間均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APACHEII評分及住院時間比較
兩組治療后血清CRP、IL-6、IL-8、TNF-α水平較治療前均明顯下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上述指標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兩組治療后血淀粉酶、LDH、血脂肪酶、TG較治療前均明顯下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上述指標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相關炎癥因子變化比較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部分生化指標比較
觀察組死亡6例(10.00%),對照組死亡14例(23.33%),兩組病死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3.84,P>0.05)。
胰腺炎主要病理特征為胰腺腺泡細胞功能異常,激活胰蛋白酶原,釋放出蛋白水解酶,最終導致腺體炎癥,產(chǎn)生大量的IL-6等炎性介質,嚴重時造成全身炎癥反應,引發(fā)多臟器功能障礙,最終導致患者死亡[6]。相關研究[7]表明TNF-α、IL-6、IL-8等炎癥因子在急性胰腺炎發(fā)病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其中TNF-α對胰腺炎發(fā)生起推動作用,早期炎癥反應中其水平顯著上升,可誘導IL-6、IL-8等表達,致使相關炎性介質大量釋放,最終加重疾病。IL-6可上調中性粒細胞,對細胞因子等多種炎癥介質有調節(jié)作用,促其釋放以進一步損傷胰腺細胞,IL-6水平與胰腺炎嚴重程度有關,IL-6水平越高,病情越嚴重,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越大。IL-8主要由單核細胞、血管內(nèi)皮細胞形成,胰腺炎急性發(fā)作時IL-8水平顯著升高。為此本研究將TNF-α、IL-6、IL-8作為重要觀察指標之一。
高脂性重癥胰腺炎即高脂血癥引發(fā)胰腺炎,其發(fā)病機制可能包括:(1)胰蛋白酶影響下TG轉變成游離脂肪酸,對胰腺細胞及胰腺中微小血管造成不同影響,嚴重時直接導致疾病發(fā)生;(2)文獻報道[8]血小板異常影響微循環(huán)。高脂血癥通過激活血小板致使血栓素A2大量釋放,造成胰腺循環(huán)障礙,進而加重病情;(3)高脂血癥脂質粒產(chǎn)生幾率大,會阻塞胰腺管,導致胰腺循環(huán)障礙,加重炎癥反應。為此采取何種措施將血清TG水平快速下降到<5.65 mmol/L被認為是治療高脂性重癥胰腺炎的關鍵[9]。血液凈化包括HP、CRRT等,中國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推薦高脂性重癥急性胰腺炎治療選擇HP+CRRT。但臨床實踐發(fā)現(xiàn)兩者聯(lián)合治療可能導致血藥濃度難以維持,可能清除生長抑素等藥性,影響其療效,嚴重時可能因血藥濃度低下導致癥狀反彈,反而加重病情。生長抑素在急性胰腺炎治療中應用較多,對胰腺內(nèi)外分泌均可抑制,被稱為重癥急性胰腺炎治療核心藥物。但生長抑素半衰期較短,若不持續(xù)泵注通常不能維持其血藥濃度穩(wěn)定,影響其療效。對此有研究[10]指出于血液凈化過程中給予補充生長抑素干預,也有學者[11]建議行持續(xù)血液凈化聯(lián)合生長抑素泵入治療。高鵬輝等[12]認為血必凈與生長抑素治療重癥胰腺炎作用機制不同,兩者聯(lián)合治療可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血必凈注射液含有丹參、紅花、當歸、赤芍等中藥成分,具有活血化瘀、血管擴張、清除內(nèi)毒素等功效?,F(xiàn)代藥理學研究表明血必凈注射液能有效抑制炎癥,清除自由基,對血管內(nèi)皮細胞有一定的保護作用,有利于機體免疫功能改善[13-14]。有研究[15]表明血必凈注射液能有效抑制IL-6等炎癥介質,促胰腺炎臨床癥狀改善。
本文在既往研究基礎上對所有高脂性重癥胰腺炎患者行內(nèi)科常規(guī)治療及血液凈化治療,在此基礎上對照組加以生長抑素干預,觀察組則行生長抑素+血必凈干預,一方面發(fā)揮血液凈化作用,另一方面通過生長抑素與血必凈干預更快的清除炎癥反應,加快病情恢復。研究結果顯示相比生長抑素干預,血必凈聯(lián)合生長抑素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體征恢復更快,住院時間顯著縮短,同時炎癥反應抑制更明顯,TG等部分生化指標顯著下降,提示血必凈聯(lián)合生長抑素能更快的促使TG水平下降到5.65 mmol/L以下,且能顯著降低IL-6等炎性因子水平,有利于高脂性重癥胰腺炎患者病情控制。另外兩組病死率比較無顯著差異,這可能與血液凈化+生長抑素治療重癥胰腺炎療效較好有關,也可能與本研究樣本例數(shù)少有關,有待日后通過大樣本、多中心研究證實。
綜上所述,血必凈聯(lián)合生長抑素能協(xié)同增強血液凈化治療高脂性重癥胰腺炎療效,能快速降低TG水平及促炎癥因子水平,縮短患者臨床癥狀體征恢復時間及住院時間,預后情況令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