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何玉梅
前幾天看到一條采訪演員張嘉譯的新聞稿,記者問他:為什么經??吹侥愠鱿鞣N活動時都是一個人提行李箱,沒有助理為你服務嗎?他回答道:又不是沒長手,干嘛要別人為你提呢?同樣是名人,可劉濤的表現(xiàn)就差強人意,漱口的水讓助理用手接,翹起腳等著助理給她換鞋,難道她沒有長手長腳嗎?輿論一片吐槽。
近日,有媒體報道,周潤發(fā)計劃將自己全部財產約49億元人民幣捐給慈善機構。他說:“錢并不是幸福的源泉,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個幸福和普通的人?!卑l(fā)哥所塑造的很多形象,伴隨著幾代人成長,這樣的善舉,同樣會影響幾代人!一邊是周潤發(fā)捐了自己的全部身家,一邊是范冰冰利用陰陽合同,偷逃稅款高達8.84億元。兩相比較,套用范偉小品《賣拐》里的一句經典臺詞:同樣是大碗,做人的差距咋就這么大呢?
香港的媒體經常爆料,周潤發(fā)常常穿著幾十元一件的T恤,自己坐地鐵出行,到菜市買菜做飯,沒有一點時下那些所謂大腕的派頭:外出必戴墨鏡、戴帽子喬裝打扮,出門有保鏢護送,大凡小事有助理打點。是發(fā)哥身家不如他們呢,還是說發(fā)哥在江湖的地位沒有他們高嗎?非也,原因是他們太把自己當回事了。
張嘉譯是西安人,性格豪爽,熱情好客。成名后,每每回到西安,都要呼朋引伴去夜市喝酒,一高興還脫光膀子,朋友們問他:你都是名人了,怎么還一點不注意自己的形象?他說:什么名人不名人的,別人怎么看我不在乎,咱一樣的還是朋友。
著名導演賈樟柯成名后,回到家鄉(xiāng)汾陽縣城生活,跟原來一樣,和自己的發(fā)小在街邊攤喝酒聊天,拜把兄弟的父母去世,他遵照當?shù)氐娘L俗磕頭行禮,他很享受朋友們把他當平常人看待的愜意生活。如果人家給他打電話,他沒接到,打回去時他會先道歉,說明情況。他朋友說:他特別怕朋友誤解他不在意老家的朋友了。
話及此,又想起宋丹丹的小品《說事兒》那句經典臺詞:什么名人,那就是一人名。應該說,周潤發(fā)、張嘉譯、賈樟柯都是真性情的人,無論是什么時候、什么地方,都把自己當著一個普通人,不搞特權、不享受特殊待遇。是呀,咱總書記要求“三嚴三實”,嚴以修身,做人要實呀!
人還是那個人,名字也還是那個名字,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許多人一旦身份、地位變了,性格、心理也就變了。仿佛自己一夜之間身價倍增、名望不菲,自覺地把自己排在一般人之外。張口便是“我一個堂堂黃黃的××級別的干部”,出門需要有人提包打傘,吃飯住宿需要特殊關照。這樣的人,打心眼讓人瞧不起。
記得多年以前,伯父為單位跑一個項目,那時還沒有八項規(guī)定,臉難看、門難進、事難辦的時代,從縣里到省里,反復跑了很多次?;貋砗笏贸鲆粋€結論:官越大態(tài)度越好,層級越高辦事越方便。
朋友講起他的一次人生際遇就來氣。二十多年前,一群意氣風發(fā)的少年在為高考拼搏,同吃同住幾年,性格都很陽光,感情也很融洽,當時大家開玩笑說:茍富貴,勿相忘。畢業(yè)后,天各一方,雖然平時大家聯(lián)系并不多,但內心深處都很珍惜那一份純潔的友誼。
多年以后,這位學新聞的朋友,寫了不少有分量的新聞,拿下了各種大獎無數(shù),現(xiàn)在也是正高職稱,享受政府人才津貼。有一次他到一個地方出差,正好碰到另一位同學,聽別人叫他處長。他鄉(xiāng)遇故知,他很熱情地上前和他打招呼,可人家愛理不理,以為他沒認出自己,連忙自我介紹,結果人家勉強敷衍兩句就走了。他說當著那么多人的面,弄得自己好尷尬。
他一直想不通那位同學為什么會是那樣的態(tài)度,難道是自己曾經不經意傷害過他嗎,還一度忐忑不安。直到有一天,他和原來的幾位同學小聚,談起這件事,才知道原來還有別的同學也遭遇過這種情況。他說,那一刻他突然明白過來,原來人家是刻意回避和他們的同學關系,壓根瞧不起平庸的他們,擔心原來的熟人、同學、朋友和他交往都別有用心,或會給自己找麻煩。于是,再見也是陌路,畢竟“道不同不相為謀!”
有些人,當個小處長甚至小科長什么的,就開始翹尾巴,覺得自己不同于平常人,就會生出高人一等的心理來,究其原因,還是因為“萬般皆下品,惟有做官高”的思想作祟。在那些人的心中,除了當官,其他各行各業(yè)都是為了生計奔波,打雜的??磥恚钪羞@樣的人還有不少,革除所謂“官本位”這樣的封建糟粕還得假以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