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婷
云南省臨滄市耿馬縣五華民族小學
目前,我國的小學英語教學中,其歌曲教學的途徑比較少,這是因為大多數的小學英語老師無法熟練的進行歌曲式的英語教學,會覺得該種教學方式具有一定的高難性,很多老師不知道從何處下手。除此之外,英語歌曲中的生詞比較多,其讀音和唱音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異程度,這種差異性的變化使得老師們無法駕馭其歌曲教學方式。
英語歌曲屬于一種作品,其具有完整的文學特性,英語歌曲的創(chuàng)作離不開詩歌和音樂的結合,其始終是以語篇教學材料的形式呈現在學生們的面前。但是現階段,我國小學英語教學中會存在一些問題,學生們會在學習英語知識的過程中積累英語詞匯,但是當開展英語課堂對話訓練活動時,學生們往往不會提筆寫作,自身所學習的英語語言知識缺乏一定的整體性,老師們所使用的語言素材完整程度較差,同時小學學生們自身也會喪失一定的英語思想表達能力。
使用歌曲教學的方式開展英語教學活動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們的英語思維能力,但是如果學生們不能參與到歌曲的教學活動中,就會使得學生們喪失鍛煉自我語用的教學契機,無法用英語歌曲的形式表達出相應的思想情感。
小學學校在開展英語教學活動時,必須要對其英語教材的內容進行更為深入的分析,以教材中的英語知識為基礎,鍛煉學生們的英語思維能力,將英語歌曲作為教學的載體,使用英語自然拼讀等方式,幫助學生們學習英語歌詞,提升學生們自身的英語綜合素養(yǎng),以英語學習興趣為主要的教學目標,探索出英語歌曲教學的途徑和方式。
在使用歌曲教學方式進行英語知識的教學時,若老師們沒有發(fā)揮出其自身的引導效用,就會使得學生們產生一定的抵觸心理,加大了其教學內容的難度。學生們對單詞以及句子的讀音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性。老師要幫助學生,讓學生們掌握到歌曲延長中的連續(xù)等要點,對英語語言的節(jié)奏變化等進行分析,讓學生們感受到英語語言的魅力,對其在歌唱以及交流中的變化規(guī)律進行學習,構建出一個輕松愉悅的英語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們可以在歌唱的環(huán)境中收獲更多的英語知識,給學生們的英語語音發(fā)展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
英語教材中的歌曲編寫曲調比較簡單,其內的歌詞和英語知識內容之間的聯結程度也比較多,有很多的歌曲和生詞會深受學生們的喜好,但是這些英語歌曲根本不能和歐美經典的英語歌曲相比較,其不管是從曲調的優(yōu)美層面上來分析,還是就其歌詞的詩意進行探討,其都遠遠無法超過歐美經典英語歌曲。所以,老師們要考量學生們對英語歌曲的演唱能力,適當的選擇合理的歐美經典歌曲,讓學生們欣賞該歌曲,以此來激發(fā)出學生們學習英語知識的興趣以及熱情。
語言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一個與時俱進不斷發(fā)展的事物。然而,一般情況下,教材的發(fā)展與改變總是滯后于語言發(fā)展的速度的。而作為語言載體的歌曲,卻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通過英語歌曲的教學,可以使學生獲得自主學唱英語歌曲的能力。通過引導學生關注英語國家流行樂壇的發(fā)展或欣賞學唱流行歌曲,感受當下英語國家的社會現狀和時代氣息,可以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1)編寫歌曲教案。編寫歌曲教案是進行小學英語歌曲教學的關鍵一步,教案內容為:圍繞整合拼讀法教學歌詞來進行教學設計,選取有代表性的歌曲為教學內容,以歌曲所表達的情感為主線貫穿整個課堂,有機地設計各種真實情景,使學生能說、能唱、能演。
(2)歌曲選擇標準。關于歌曲的選擇標準:首先,歌詞的難易程度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其次,歌詞要有足夠的重復,要能為學生提供口語練習。再次,歌曲需是經典或流行歌曲,以便學生能在課外有機會聽到這些歌曲。最后,歌詞應當語言規(guī)范、優(yōu)美、朗朗上口,歌曲的主題思想應該是積極健康的。
(3)編寫校本教材。在經典英文歌曲集中,精選10首不同風格、不同難度的英語歌曲作為英文經典歌曲校本教材,對每首歌曲作詳細介紹,應包括歷史文化背景、歌曲曲調風格,詞曲作者或原唱歌手等,精選兩三首附上歌曲的教學詳案和教學設計、教學課件等,便于使用者根據教案開展教學。
利用每天早上學生到校后到早讀開始前的20分鐘時間、中午食堂就餐時間、午自休時間、回家放學時間、每周三的紅領巾廣播時間等,欣賞校園音響播放的經典英文歌。在周五學校英語日,可以將上下課鈴聲改為英語歌曲??傊瑧M一切可能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來接觸和欣賞英文經典歌曲。
語歌曲課堂教學必須做到以學生語用能力的培養(yǎng)為前提,教學設計要能讓學生“可言可語,可唱可演”,教學方法能讓學生“能言能語,能唱能演”,教學過程讓學生“又言有語,又唱又演”,讓歌曲課堂教學充滿生機與活力。
[1]楊琴.情景教學法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15.
[2]劉冰.論情景教學法在中學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D].河南大學,2015.
[3]陳建歡.情景教學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