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平
河北省井陘縣天長鎮(zhèn)南關學校
學生學習知識,掌握知識大部分是通過課堂教學來完成的,可見課堂教學在孩子們的學習過程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新課標也一再指出,為了更好地推進素質教育,應向課堂教學要質量,向課堂四十分鐘要效率。這也是我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常常思考的問題:該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語文課堂呢?通過多年的教學實際,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我開展課堂教學的幾種有效的方法,僅供同行們參考。
若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需教師認真鉆研教材,在完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備課每一節(jié)課。備課時,要根據學生的認知情況,設計可行有效的教學方案。教學方案要突出教學重難點,根據所講課文內容和學生的不同層次設置課堂提問,課堂提問要由淺入深,要讓學生在經過一番思考和討論后有所領悟,有所掌握,這樣學生對所學知識才能有更深層次的認識。另外備課要全面,不單單熟悉教材,還要研究學生,研究教學方法,設計每個教學步驟,還得預想教學過程中有可能出現的課堂問題。這樣提高課堂效率才能得以實現。
讓學生做課堂的主體,老師們都十分清楚這一點,但還是應在平時的教學中努力將它變?yōu)楝F實。
教學不單單是“教”,還有學生們的“學”,有學生們自己的親身體驗和自主探究。小學生的表現欲望強烈,課堂上,孩子們更多的時候是想說出自己的想法和認識,教師千萬不要讓自己的“教”扼殺了孩子們“學”的權利,要調整自己的角色,正確引導孩子們自己去探索,去體驗,去感悟,去盡情地展示自己!
在我的語文課堂上,大部分與課文內容有關的資料我都是讓學生借助工具書和網絡搜集來的,就連每課的生字詞我都讓學生在小組內自行解決,然后將成果展現給大家。這樣學生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就被調動起來了,并且還能極大的豐富他們知識的儲備量。
語文離不開生活,生活中處處有語文。一直以來,在語文課堂上,我總是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將生活和語文緊密聯(lián)系起來,讓孩子們深切地認識到,語文就在他們身邊。這樣孩子們便會變得更加自信,更能以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去學習語文。例如在進行語文識字教學時,我便舉行了一個這樣的語文活動:讓大家利用周末時間,搜集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漢字”,范圍可以在街上,電視里,超市中……孩子們熱情高漲,僅僅一個周末,搜集了很多的漢字,然后拿到課堂上來進行一一解說。這樣不但實現了增加學生識字量的教學目的,還鍛煉了學生們的口頭表達能力,整個過程孩子們都很興奮。這樣把語文和生活緊密結合起來,孩子們不但覺得有趣,還感覺到語文學科原來這么好學。可見,語文課堂教學不僅僅是課本知識的傳授,其學習資源、學習方式無處不在,只要教師做個“有心人”,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提高還真不是一件難事。
首先,提倡學生合作探究。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若能鼓勵學生對一些有爭議的問題進行合作探究的話,會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因為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要發(fā)言,要交流,要討論……在學生互相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參與的“面”和“質”都得到了提高,學生掌握的知識才會更加全面、牢固。這種小組合作學習,看似“浪費”了時間,實際上學生所學知識在討論探究中得到了鞏固和發(fā)展。
其次,提倡學生之間進行互測。學習過程中,小小測試會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針對這一點,我常在課堂教學的尾聲,提倡學生之間就本課所講內容進行互測。方式可多種多樣,要么口頭提問,要么互相聽寫,這樣在一種小小的競爭中,學生們都鞏固了自己所學,也發(fā)現了自己的不足。這種學習形式特別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課堂上讓學生踴躍發(fā)言,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保障。因為學生發(fā)言時,一方面增加學生自信心,一方面會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更關鍵的是學生們在課堂上踴躍發(fā)言,教師還能及時發(fā)現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如何,以便做出重點講解。但因學生性格不同,有的學生就是不愿當眾說話,基于此,教師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獎勵機制,來鼓勵學生發(fā)言。例如對踴躍發(fā)言的學生要及時進行口頭表揚,或發(fā)小紅花、實施個人量化來對學生進行鼓勵。還可以以小組的形式來做出課堂評價,這樣以“面”帶“點”,也會收到不錯的教學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發(fā)言要有“章”可循,不能一味地搶答,要發(fā)揚“禮讓”精神,否則會打斷發(fā)言者的思路,打消發(fā)言者的積極性。因此我認為課堂教學不但要鼓勵學生“愛講”,而且要引導學生“會聽”。
課堂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強的藝術性。上課很簡單,但要上一節(jié)成功的課就不那么容易了,這需要教師精心備課,認真組織教學,既要備上課內容,還要備教學環(huán)節(jié),更關鍵的是還要備學生。除此之外,還需要我們語文教師與時俱進的同時,要以素質教育模式和理論作指導。不斷地豐富自己的業(yè)務知識。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搞好我們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