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大軍
從清晨到黃昏,經(jīng)過11個路口,9個有紅綠燈,3個是丁字路,1個有紅綠燈但沒人行道,需要繞遠攀越一架復(fù)雜花哨的過街天橋。其間要緊貼二環(huán)逆行一段輔路,要多次橫穿馬路,想抄近道可以穿越一個社區(qū)的休閑公園。這條近五公里的路,單程我需要耗時一個多小時。
曾經(jīng)有那么一段時間,喜歡走路上下班。走路絕對是一項非常好的運動!注意,不是散步,是走路。不是競走,但要達到同樣快的速度。走路好處頗多,強健腿腳,鍛煉心肺,減肥瘦身,醫(yī)治失眠,祛除焦慮,只要堅持走,保管你不得憂郁癥!
這套嗑,曾經(jīng)一度,我逢人就嘮叨。在旁人看來,架勢很像搞傳銷的,神情一點都不抑郁,相反有點躁狂。
喜歡徒步前行,源自孤獨的個性,孤身走我路,每一站都是路過的過客,不必在意成敗得失。走路不會有輸贏,只是一場和自己身影的比賽。
但凡美化自己,幾乎全是好詞,此乃性格弱點,跟走不走無關(guān)。
從家到工作單位距離四公里,以前老打車,都是到地兒剎車一瞬間記價器剛好蹦字兒,每每都想讓司機再開出幾百米或是繞著辦公樓兜幾圈,之后再掏錢才算解氣。但是,算了。
這個距離,不算遠也不算近,比較適合徒步往返。剛開始是早晨上班打車,傍晚下班走路回家,慢慢形成規(guī)律,并保持四公里40分鐘的速度。后來發(fā)展到上班下班都徒步,算下來省了不少打車錢。尤其偶爾中途累了倦了欲半途而廢,一想到省錢,都會氣力陡增,于是抖擻精神繼續(xù)前行。人老先從腿腳老起。自從走路上下班以來,我腰不酸了,腿不痛了,步子邁得也大了,一步頂過去五步。因此,我鄭重向廣大中老年人推薦走路!
走路也會上癮,似乎跟個性、錢、自由、執(zhí)著、健身等等有關(guān),也似乎無關(guān)。凡是不趕時間的路程,不論長短遠近,我都首選走著,而且越走越快,最高紀錄是三個半小時走了30公里。雖然在城市地圖上,這只是很小的一段,但折合成打車錢,“省錢就是賺錢”的成就感頗高。
走路有利也有弊?!坝袝r候空氣污染比較嚴重,行走其間,就像一臺吸塵器,走一里路相當于吸了一根煙!”有很多人不無憐憫地規(guī)勸我放棄在街上“叼著煙”傻走,并出主意說:如果要走的話,要么就弄個好點的口罩,大夏天捂出一臉痱子也得堅持戴;要么就到?jīng)]有污染的偏遠地區(qū)去走,標準是那個地方連撿垃圾收廢品的人都不愿意去才成——因為撿不著礦泉水瓶子和易拉罐!
聽了這話,我想:走路這項運動就此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