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詩薇
(西南民族大學 四川 成都 610225)
在舞臺表演中,體驗與體現(xiàn)的關系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這個問題可以反映出演員的表演觀念,所以當我們在思考如何去創(chuàng)作、如何去塑造角色的同時,必須先清晰地認識和理解這個問題。表演中的體驗即演員應該主動去感受角色的內心世界。表演中的體現(xiàn)即演員反復鉆研劇本,清楚地理解角色并看到角色應有的形態(tài),并通過外部語言表現(xiàn)出來。
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情感,演員的創(chuàng)作離不開體驗。演員必須同過真實而充分地體驗,挖掘和認識到人物形象創(chuàng)造過程中的內心活動和外部形體動作,以在體現(xiàn)角色的過程中,使觀眾強力地感應到人物在舞臺上的每個動作,都蘊藏著豐富的情感——愛與恨、惡與善、喜與悲等等。
戲劇家金山曾經有過簡明的概括:“沒有體驗,無從體現(xiàn);沒有體現(xiàn),何必體驗;體驗要深,體現(xiàn)要精;體現(xiàn)在外,體驗在內;內外結合,相互依存?!边@句話非常到位地指出了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的辯證統(tǒng)一關系。
體驗是體現(xiàn)的基礎,體現(xiàn)是體驗的目的,除了這第一層的關系之外體驗與體現(xiàn)還會產生相互的作用,由此可見二者的辯證關系。首先如果真正體驗到了角色的某個瞬間,勢必會帶動演員真實的情感與生活體驗,也會自然而然地帶出一些演員自身在這些情緒下的表情、動作,這當然會對體現(xiàn)產生一定的影響。其次,如果我們找到了適合人物的外部體現(xiàn)方法,也能夠幫助我們進行對角色內部生活的體驗。斯坦尼認為,角色的人的身體生活和情感的路線有著習慣的聯(lián)系。因而外部形體的動作也能夠帶動心靈的情感,正確地執(zhí)行形體動作會幫助演員造成正確的心理狀態(tài)。另一方面,演員本人也有著獨立的人格和特有的對待事物的態(tài)度,對待劇作者筆下的角色,就會有著自己特有的理解。演員個人的感悟必然會帶入創(chuàng)造角色的過程中,用自己的方式進行體驗,使角色帶有一定的演員個人色彩,只要不脫離人物本身,這也是符合的。不管怎樣,演員都必須遵照劇作家對角色的設定,努力讓自己去更貼近角色的生活,而不是脫離劇本去創(chuàng)造一個角色形象。
體驗對演員創(chuàng)作角色非常重要,演員在前期必須對劇本對人物進行深刻的分析。1.首先要分析劇本、了解劇作家和劇本的時代背景,才能更真實地、更貼切地還原劇本里的人物角色。2.了解了時代背景還一定要弄清楚規(guī)定情境,在分析劇本時,需要準確地理解規(guī)定情境。演員只有準確地分析劇本里的時間、地點,以及劇本里的事件和事實,才能認識自己所飾演的角色;演員還必須分析劇情的發(fā)展和變化,這樣才可以了解到角色各方面的發(fā)展和變化。3.接下來要做的是進行角色的人物分析,演員分析出角色的行動三要素:做什么?為什么要做?怎么去做?然后根據(jù)人物的行動線去適當表現(xiàn)任務應有的外部行動。這些前期案頭工作可以讓演員在正式排練之前就把人物的一切行為活動、思想情感的發(fā)展捋順,以對角色有一個適當?shù)睦斫猓侥艿浆F(xiàn)實生活中更好地來體驗生活。
前期都屬于體驗角色,然而體驗角色的最終的目的是要把一個完整的、鮮明的人物形象搬上舞臺。案頭工作完成之后,就要進行下一個階段:體現(xiàn)人物。1.人們的思想感情、內心活動都會通過相對應的表情、語言、動作體現(xiàn)出來。演員必須嚴格要求自己的表演要真實、要生動,人物形象更應該是完整的、準確的。這些都需要演員在生活中去觀察、去反復揣測,從生活中獲得能夠最準確體現(xiàn)人物此刻的內心活動的、符合人物性格的面部表情和形體動作。2.不論是在話劇中還是電影電視劇里,演員所說的臺詞既是塑造角色的重要基礎,也是演員在表演過程中的主要部分。語言是人們交流溝通、做到相互了解的工具;語言本身就具有動作性,演員說出來的臺詞是否能讓對手聽懂、讓觀眾聽清楚聽懂,這和演員本身是否能塑造好這個人物角色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演員要把劇本嚴格規(guī)定好的文字,結合自己的認識與理解,在表演時呈現(xiàn)出富有人物的性格特點的語言,盡可能地做到表達準確,理解深刻。
演員在日常排練中,演員需要做到從不同的各個方面去靠近自己所飾演的角色。需要研究角色每個階段的思想感情、每場戲的心理特征以及貫穿全劇的生活習慣,也需要演員竭盡全力地去了解和熟悉角色。并且,演員的體驗過程都是為了更好地將角色體現(xiàn)在舞臺上,通過角色的思想感情、生活習慣以及內心特征從而組織符合角色的外部行動,演員將這些組織好的外部行動合理地運用在角色身上。這樣,演員才可以將角色的各方面體現(xiàn)得更真實,在舞臺上才是一個完整的、鮮明的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