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秋菊 李玉蘭 韋秀英 馬 翔 周 玉 龍入虹 鐘 萍
(柳州市人民醫(yī)院內分泌科,廣西 柳州 545006)
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DR)是2型糖尿病(T2DM)最常見的周圍神經病變相關的并發(fā)癥,是造成T2DM患者視力下降、視野缺損或致盲的主要原因,T2DM患者中DR發(fā)病率為60%~90%,其中視力喪失者占8%。目前DR的發(fā)病機制尚不清楚,探索發(fā)病機制對于DR治療具有重要意義〔1~3〕。胱抑素(Cys)-C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早前作為反映腎小球濾過率及腎功能的指標,近年來發(fā)現(xiàn)Cys-C參與心血管系統(tǒng)的病理過程,而且是諸多心血管事件的獨立危險因素,具有較強的預測功能〔4,5〕。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尤其是首次晨尿ACR有著很好的穩(wěn)定性,作為敏感指標,可較好地反映早期腎功能損傷。研究顯示Cys-C基因多態(tài)性可影響外周血Cys-C表達〔6〕,因此部分患者即使存在腎功能損傷,外周血Cys-C水平并不明顯增高,但也有研究表明Cys-C基因多態(tài)性與外周血Cys-C水平無關〔7〕。本課題擬考察Cys-C和ACR與DR的關系,為DR的治療提供參考。
1.1一般資料 經院內倫理委員會同意,選取2011年8月至2016年8月柳州市人民醫(yī)院就診的T2DM患者126例,根據(jù)2002年國際分級標準〔8,9〕,并根據(jù)眼底病變嚴重程度分為A(增殖期視網(wǎng)膜病變33例)、B(背景期視網(wǎng)膜病變50例)、C(無視網(wǎng)膜病變組43例)3組。同期健康體檢者32例為對照組。受試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排除標準 1型糖尿病;由高血壓、機械性碰撞毆打等原因引起的視網(wǎng)膜病變;合并嚴重的肝、腎、心和肺功能障礙;合并惡性腫瘤。
1.3儀器和試劑盒 810半導體激光、視野檢查儀﹑日本拓普康非接觸眼壓儀﹑徳國ZEISS電腦驗光儀﹑角膜地形掃描儀﹑超大型聲波角膜測厚儀﹑角膜曲率計儀﹑裂隙燈檢查儀、日本佳能數(shù)字眼底照相機CX-I,AU2700全自動生化儀檢測。血糖和血脂試劑盒購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Cys-C劑盒購自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尿肌酐試劑盒購自北京院子能科學研究院。
1.4Cys-C基因檢測 搜索GenBank的Cys-C基因啟動子序列,用Primer軟件設計引物,Cys-C基因+148、+73和-82位點引物序列見表1。聚合酶鏈反應(PCR)體系50 μl:混合反應液8 μl+含dNTP和Taq酶0.5 μl+DNA模版2 μl+上、下游引物各1 μl,用無菌水定容。Cys-C+148、+73和-82基因位點的擴增條件:94℃ 5 min預變性;94℃ 1 min,62℃ 45 s,72℃ 45 s,35個循環(huán);72℃延伸5 min。將酶切產物在瓊脂糖凝膠上點樣,凝膠圖像分析儀下觀察。
表1 Cys-C+148、+73和-82基因位點引物序列
1.5血糖和血脂 檢測所有受試者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紅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和總膽固醇(TC)。
1.6其他指標 檢測所有受試者血壓和血清Cys-C。尿液ACR檢測取晨尿的中段尿,尿微量白蛋白采用放射免疫法檢測。
1.7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χ2、F檢驗,Logistic多元回歸分析。
2.1各組一般情況及相關指標的比較 各組性別、年齡、體重指數(shù)和血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病程、FBG、HbA1c、TC、Cys-C和ACR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見表2。
表2 各組一般情況及相關指標的比較
2.2各組Cys-C各基因型的Cys-C和ACR水平比較 各組Cys-C各基因分型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各組Cys-C各基因型的Cys-C和ACR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3影響DR的Logistic分析 顯著影響DR的因素分別為病程、Cys-C、ACR和FBG(P<0.05),HbA1c和TC對DR影響不顯著(P>0.05),見表5。
表3 各組Cys-C各基因分型(n)
表4 各組Cys-C各基因型的Cys-C和ACR水平比較
表5 影響DR的Logistic分析結果
2.4Cys-C、ACR與DR相關性 Cys-C和ACR均與DR呈正相關(r=0.791,P=0.004;r=0.598,P=0.032)。
T2DM是一種內分泌代謝性疾病,可影響全身多個器官,與眼睛的關系更為密切,DR是T2DM最嚴重并發(fā)癥之一,DR可隨DM病程加長而嚴重〔10,11〕。
Cys-C是低分子量的減性非糖化蛋白質,在人體內穩(wěn)定表達,不受年齡、性別和腫瘤病變等因素影響〔10〕。生理狀態(tài)下,Cys-C的功能在于抑制內源性半胱氨酸蛋白酶活性。近期研究顯示,Cys-C基因多態(tài)性可影響Cys-C外周血的表達及活性,原因在于Cys-C+73位點的A/G突變,可誘導信號肽在位點的丙氨酸被蘇氨酸所替代,Cys-C+148位點G/A突變,可誘導信號肽在位點的蘇氨酸為丙氨酸所替代,上述替代影響了Cys-C向內質網(wǎng)及高爾基復合體輸運,致使Cys-C分泌減少甚至活性降低〔12〕,但本課題結果顯示,Cys-C3個基因位點+148、+73和-82在正常人和T2DM患者的分布不存在差異,不同基因型的T2DM患者Cys-C無統(tǒng)計學差異,類似結果也可見相關文獻〔13〕。但對于檢出的外周血Cys-C活性是否降低難以確認,未檢出相關性是否與納入的患者例數(shù)較少,人群代表性還不夠強等受限因素相關,仍有待擴大樣本后驗證。Cys-C與T2DM的慢性并發(fā)癥相關,與基質金屬蛋白酶和組織蛋白酶協(xié)同參與T2DM的血管和神經病變過程〔14,15〕。
本課題結果提示Cys-C與DR關系密切,可能原因在于Cys-C可通過影響蛋白水解酶的活性及可抑制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謝,參與血管內皮細胞損傷、血管重塑、血管壁重構、血管新生及神經元退行性等病變過程相關,DR的病理具體表現(xiàn)為小動脈閉鎖,新生血管和纖維組織不可逆增生,并伴隨炎癥反應增強,致使血管和神經發(fā)生不可逆損害,視力降低及不可逆的失明,可見血清Cys-C和DR具有共同病變通路是兩者密切相關的病理基礎〔16~20〕。由此可見血清Cys-C水平可反映并預測T2DM視網(wǎng)膜神經病變的程度,可作為指示DR程度的危險因素,因此在T2DM確診后可檢測Cys-C,有利于及早防治或延緩DR的發(fā)生和發(fā)展。
高血糖是ACR升高的重要病因,持續(xù)的高血糖可使腎小球處于高濾過狀態(tài),腎小球毛細血管通透性改變,毛細血管壁血漿蛋白沉積,使腎臟病變進行性發(fā)展。ACR越高,血糖的控制越差。DR的發(fā)生發(fā)展伴隨腎臟濾過功能與蛋白排泄異常,促使尿微量白蛋白明顯增加,尿肌酐相對降低,ACR增高,視網(wǎng)膜神經病變相關的氧化應激及炎癥可進一步增高尿微量白蛋白,進而增加ACR〔21~23〕。ACR檢測不僅方便快速,而且精確可靠,對于定性或定量DR可作為重要的參考指標。研究顯示外周血清Cys-C水平與FBG、HbA1c和TC呈正相關〔24〕,本文結果顯示,隨著DR嚴重程度增加,Cys-C水平明顯增加,F(xiàn)BG、HbA1c和TC也隨之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