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活著的歷史

    2018-11-14 13:53:48潘玉毅
    小品文選刊 2018年19期
    關(guān)鍵詞:陳壽讀史史官

    □潘玉毅

    舊時的關(guān)帝廟前常掛一副對聯(lián):“孔夫子,關(guān)夫子,萬世兩夫子;修春秋,讀春秋,千古一春秋?!甭?lián)中句意甚是明了,看過《三國演義》的人必然記得書中曾多次出現(xiàn)關(guān)羽與春秋相關(guān)的字句,尤其那句“關(guān)公秉燭立于戶外,自夜達旦,毫無倦色”,雖然未曾明言關(guān)羽讀的可是春秋,但讀者看完之后總是情不自禁地將這二者聯(lián)系在一起。

    其實,關(guān)公秉燭夜覽到底讀的是什么書,后世頗有爭議。有人說他讀的是《春秋》,有人說他讀的是《左傳》,譬如裴松之就在陳壽《三國志·關(guān)羽傳》的注釋中寫道:“羽好《左氏傳》,諷誦略皆上口?!辈贿^讀《春秋》也好,讀《左傳》也罷,顯然關(guān)羽讀史書是不爭的事實,而且《左傳》也叫《春秋左氏傳》,退一步講,關(guān)羽讀《春秋》也是事實。

    事實是最有說服力的,試想,一個戎馬倥傯的將軍在動蕩的時局中仍不忘勤讀史書,史書必有其獨特的魅力。我們生在太平年間,得閑時,豈非更應(yīng)該讀點史書?

    說得通俗一些,史書就是寫歷史的書,而歷史是過去人的生活軌跡。人有來處,方有去處,知來處,方能更好地去往去處。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弊x史最大的好處在于可以對照古人的言行找到自身的長處和不足,也可以從曾經(jīng)發(fā)生的事情中找到自己需要學(xué)習(xí)或摒棄的要點,讓自己有一個長足的進步。

    毫無疑問,讀史可以知古鑒今。一個生于21世紀(jì)的人,通過閱覽史書,可以思接千載,將幾百、幾千年前發(fā)生的故事一一在書卷里、腦海里重新回味一遍,也可以因此了解到久遠之前的文化、語言、風(fēng)土人情,這是一件很神奇也很美妙的事情。

    華夏五千年,留存著很多的史書,不同的史書有不同的寫法。同理,不同的史書也可以有不同的讀法。比如編年體通史,以時間為中心,按年、月、日順序記述史事,這樣的史書有一樣好處,它以時間為經(jīng),以史事為緯,有一條清晰的脈絡(luò)貫穿其中,而它的缺點也很明顯,便是記事太過分散。

    讀者在讀的過程中可以順著時間這條脈絡(luò),厘清同一時期各個歷史事件的聯(lián)系,然后對每個事件進行標(biāo)點,使它回到原來的坐標(biāo)軸上去。又如紀(jì)傳體通史,以人物為綱,按時間順序連貫地記述各個時代的史實,讀這類史書,我們?nèi)缤喴徊堪倏迫珪?,能見識很多我們未曾見識過的東西,領(lǐng)略許多我們未曾領(lǐng)略過的風(fēng)景,但記事重復(fù)是它的一大弊病。此外還有紀(jì)事本末體、國別體等類型,利弊半數(shù),各有千秋。我們在讀史過程中就應(yīng)當(dāng)去蕪存菁、去偽存真。

    既有讀史之人,必然也有一群記錄史實的人。中國古來便設(shè)有“史官”一職,史官的職責(zé)是對歷史負責(zé),用司馬遷的話說,便是“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春秋》一書中“夏五月乙亥,崔杼弒其君光”之句便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史官秉筆直書、不懼生死、用熱血捍衛(wèi)史實的故事,但后世的史官也有部分是有選擇性地“君舉必書”,故而讀法千萬,有一點是相同的,就是我們在讀史的過程中要勇于存疑。任何一本史書都不是完美的,盡信書不如無書。正史之外,我們還應(yīng)該讀一點散落民間的稗官野史,與之互為印證。

    史書的可讀性還在于它并不總是呆板的。譬如《史記》,魯迅先生稱其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前半句話說的是它的史學(xué)價值,而后半句話則肯定了它的文學(xué)價值。通常編撰史書的人本身就是一個文學(xué)家,所以他們的作品中自然而然地帶著一些文學(xué)意味。譬如二十四史的編撰者們,司馬遷、班固、范曄、陳壽、房玄齡、沈約等等,無一不是名重一時的大文豪。他們的文學(xué)修養(yǎng)那么高,寫出來的東西又豈會寡淡無味?

    簡而言之,歷史不僅僅是供人回憶之用,也不只是作為茶余飯后的談資,更不應(yīng)該被束之高閣,塵封在書卷中。歷史是活的,是需要人與之交流的,讀史不只是為了讀史,更是為了給自己一個借鑒,“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如此,讀史方有意義。

    猜你喜歡
    陳壽讀史史官
    讀史(外一首)
    陳壽不懼強權(quán)
    老友(2019年10期)2019-11-04 02:57:06
    近代學(xué)人對古代“史官”之闡釋
    閻崇年:讀史明理
    商周刊(2018年23期)2018-11-26 01:22:22
    讀史即悟
    陳壽:有才也要講究說話方式
    陳壽:有才也要講究說話方式
    百家講壇(2017年7期)2017-04-27 14:45:06
    甚是為難
    尊嚴(yán)
    中外文摘(2013年16期)2013-09-30 03:03:42
    語林趣事·“秦”字的起源傳說
    易门县| 海晏县| 永宁县| 安徽省| 虞城县| 沙雅县| 奉化市| 孟连| 灵台县| 嵩明县| 如东县| 高淳县| 扬中市| 永川市| 象山县| 临武县| 孝感市| 名山县| 利辛县| 永吉县| 习水县| 宝丰县| 天长市| 和硕县| 东城区| 青河县| 深圳市| 长阳| 城固县| 剑阁县| 永修县| 丰都县| 辽宁省| 九龙县| 涞水县| 临夏市| 太和县| 隆回县| 简阳市| 图木舒克市| 兴安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