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潤心田
陳壽自幼聰明好學,但他有一個缺點,就是喜歡與人爭辯,往往要辯得別人無話可說才肯作罷。
對于這個毛病,陳壽的老師、蜀國大儒曾告誡他:“要想讓他人對你心服口服,你必須想辦法征服對方的心,而不是一味逞能、駁住對方的口,你與人斗智不休,絲毫不懂得收斂,將來肯定會遭遇挫折?!笔聦嵶C明,老師所言不虛。
陳壽長大后在蜀國做官,一開始還算順風順水。后來,后主劉禪身邊的宦官黃皓開始專權,陳壽的官運就走到了轉折點:黃皓的勢力日漸擴大,朝中許多大臣紛紛討好黃皓,陳壽卻嗤之以鼻。這固然是一個正直的官員應該做的,但陳壽不注意自己的說話方式,只要有機會就給黃皓難堪。
一天的朝會上,黃皓向劉禪提出一些意見,陳壽不以為然,便拿出他的雄辯本事,把黃皓駁得啞口無言。黃皓一邊賠笑,一邊稱贊陳壽忠心為國的行為值得學習。聽了黃皓的夸獎,陳壽竟然喜形于色,引為勝利??纱藭r已經(jīng)有不少人暗暗為陳壽捏了一把汗。退朝后,有人勸陳壽不要這么直接地大肆批評黃皓:“你雖然才識過人,也很正直,但是官位不高。黃皓奸詐過人,就算你不想和其他人一樣巴結他,至少也應該對他客氣點兒?!标悏蹍s不屑一顧:“我乃堂堂朝官,豈能放任這么一個宦官胡來?就算他此時專權,但我不屈服于他,他又能拿我怎么樣!”
忍無可忍的黃皓最終開始教訓陳壽。一天,忽然有人列出陳壽的十大罪狀遞交給朝廷。面對這些無中生有的罪狀,陳壽自然氣憤不已。
看到陳壽激動地大聲辯解,黃皓倒也不吱聲,就靜靜地聽著。等到陳壽說得差不多了,黃皓這才輕描淡寫地說道:“那些犯罪的有幾個會主動認罪?特別是像你這樣的狂妄之徒,我可不想和你理論?!焙芸?,黃皓便依仗自己的勢力將陳壽罷免、趕出朝廷。
面對這種不公,陳壽無計可施,只得無奈地在家中寫書度日。
蜀國滅亡后,由于晉朝司馬張華曾讀過陳壽的文章,非常欣賞他的才學,便有意提攜陳壽擔任中書郎(記錄國史一類的官員)。
這天,張華約陳壽前來面談。經(jīng)歷過官場落寞的陳壽依然不知謙讓,自顧暢談。張華偶爾插話,但只要他的意見與陳壽不同,陳壽便會立刻反駁,談到最后,就成了張華靜靜地聽著,陳壽卻口若懸河地暢談講著自己的理想與抱負。陳壽走后,張華對手下評論道:“陳壽才華過人不假,可惜此人過于傲氣、好為人師,這點令人難以忍受。如果讓他入朝為官,那么他必將獨斷專行,剛愎自用?!?/p>
這番話恰如其分地概括了陳壽的缺點,正是這個缺點讓陳壽終生不得志。盡管張華還是推舉陳壽為孝廉,但陳壽四處碰壁,屢遭貶斥,最終郁郁而終。
編 輯/葡 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