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謙/鄭州工程技術學院
在網絡時代的影響下,在大數據時代,人們的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著機遇。人們處理事物的思維方式不再單純依靠經驗和直覺,而是在更多的情況下,掌握和分析數據。人們思維方式的轉變,也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黃金機遇。在教育方面,為了獲得經驗的量化和問題的呈現,我們可以在公共網絡平臺上進行專題網絡問卷調查,開放調查結果的數據,使數據更透明。
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和移動設備的迅速發(fā)展,從普通公眾獲取信息更加方便快捷。為了達到吸引注意力的目的,許多媒體對信息和個人進行炒作,對網絡產生不良影響。大學生追求時尚潮流,對新信息、新信息有強烈的好奇心。但由于缺乏主觀判斷,無法識別和選擇網絡上的各種信息,面對各種信息時,會出現盲目的選擇和接受。在網絡信息時代,各種網絡信息的傳播更加開放、自由、多樣、方便,各種不正確的信息和負面信息也對學生產生不良影響。
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改革應始終堅持教學主體。對于大學大數據來說,大數據可分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所接收到的信息和相關數據生成的數據,這些數據的處理需要教與學的結合。在進行教學數據分析的過程中,學生逐漸掌握了學習的規(guī)律和方法,掌握了正確的價值觀體系。針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活動,將教學課件制作成視頻數據。通過播放生動有趣的課件,使學生逐步掌握所學的思想政治內容。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不應通過枯燥的背誦和閱讀來完成,學生不必把抽象的思想政治內容轉化為具體的數據,而是通過數據收集準確地掌握那些非量化的數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不僅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專業(yè)素質,更需要利用規(guī)律進行教育教學,同時,需要準確的數據分析和處理能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信息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未來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影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及時更新自己的工作信息。同時,高校要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設。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內容和管理水平的改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具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基本業(yè)務能力,以獲取和接受信息,處理信息技術。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員的主要工作范圍仍然是向學生傳達正確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觀、獲取和接受其他信息的能力,而信息技術的處理能力是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
思想政治教育“數據庫”的建立,有助于學生思想政治數據的收集,掌握學生的思想政治。只有通過分析和分析學生的實際特征、價值觀和心理健康狀況,才能發(fā)現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在思想政治教育數據收集方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建立大數據信息的收集和研究平臺、圖書館、教務處、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信息聯(lián)系在一起,形成思想政治教育數據網絡寬;二將進行各種各樣的工作人員聯(lián)合調查的思想政治教育,通過網絡進行的,和其他特別活動,學生收集和分析思想政治活動。以上兩種思想政治活動的有效開展,可以完成對學生思想政治內容的統(tǒng)計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有序發(fā)展需要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師的參與。只有教師的政治信息素養(yǎng)不斷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才能真正實現。當前,政治教師不僅要有專業(yè)的思想政治價值觀和教育觀念,還要掌握現代教育技術,使教學數據具有數據內容。因此,他們可以從低密度的大型數據庫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找到與學生學習數據相關的信息并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將取得良好的效果。
以大數據為背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與時俱進,有長遠的眼光和先進的教學理念,充分利用數據的優(yōu)勢,優(yōu)化教學模式。同時,作為教學的主要對象,學生在教學工作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教師要有系統(tǒng)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方向和需要,建立相應的數據系統(tǒng),從而創(chuàng)造出最科學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總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大數據時代的創(chuàng)新方式很多。但對于高校而言,需要對教育體系進行整體性完善,讓思想政治的整體模式得到創(chuàng)新。同時要結合互聯(lián)網理念,對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出現的機遇以及面臨的挑戰(zhàn)進行全面分析,并持續(xù)創(chuàng)新政治教育方式,讓大數據時代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能夠得到全面構建,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通過大數據政治教育平臺享受屬于自己的教育。
[1]張旭彤.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及建議[J].人力資源管理,2016(9):138~139.
[2]王啟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亞太教育 ,2016(25):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