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瑞妮
(寧夏演藝集團秦腔劇院有限公司 寧夏 銀川 750000)
秦腔藝術中的旦角主要指的是各類女性角色,而且旦角還會根據年齡、性格等等特征元素進行細致的劃分,主要可以分為正旦、小旦、花旦、老旦、武旦、彩旦的辦法的辦法,各類旦角在表演中有著各自的表演內容,在平時學習的表演體系也有所不同,本文從秦腔旦角表演入手,進行旦角表演的實踐分析。
旦角們在秦腔戲劇表演中應當對于將要表演的戲劇內容有深入的研究和解析,對于戲劇的劇情以及涉及到的人物都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劇情和戲劇人物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人物需要在劇情中進行自身個性、身份等等元素的展現,而劇情也需要人物之間的表演而得到推動,旦角表演者們應當真正的全身心投入到劇情中,使得自己能夠置身于將要扮演的旦角人物內容深處,用人物帶動劇情,嘗試著打造連環(huán)式結構形態(tài),而不是為了進行接下來的劇情發(fā)展而生硬地套入表演,完整地將劇情呈現到觀眾們面前,這樣能夠更好的引起觀眾們的共鳴,激發(fā)出觀眾們的情感,提升表演效果。
比如,傳統秦腔戲劇《回荊州》中,孫尚香的扮演者就應當對于這個人物的生長背景、性格特征以及當時的時代背景進行聯系,孫尚香作為吳國的公主,是以聯姻的名義來到蜀國作為劉備的妻子的,在孫尚香跟隨劉備趕回蜀國的途中,周瑜用計進行阻攔但是屢屢被諸葛亮的計謀所破壞,作為戲劇中主要沖突的推動者,旦角們在表演的時候,應當盡量從側面凸顯出大都督周瑜用計不成的惱怒和沮喪,使得劇情能夠更好的鋪展開來。而在《別母》中,旦角表演者們需要深入到孫尚香的內心深處,孫尚香即將遠嫁蜀國,對于母親自然有著濃濃的不舍以及對于自己未來的迷惘,表演者們將孫尚香的情緒表露出來,往往會更好地引起觀眾們的情感呼應。
不僅僅是在秦腔表演中,唱念做打作為中國傳統戲劇中的基本功,是每一位戲劇表演者都應當掌握的表演技能,但是表演者們不僅僅要掌握唱念做打的表演技巧,還需要把握好唱念做打之間的關系,唱和做之間有著比較強的關聯性,而對于旦角表演者們來說,由于所扮演人物的角色特性,一般都會在表演中有著更多的演唱部分,而不同的旦角也有著不同的表演內容側重,武旦和彩旦一般有著更多的做打表演內容,而正旦和小旦們主要會與唱腔作為主要的表現手法,但是具體的表演還需要旦角表演者們靈活實行,依照不同的戲劇人物性格和戲劇劇情找準自己所要表演的人物類型,從而完美掌控表演中的唱念做打之間的關系。
比如,在《游西湖》中,扮演李慧娘角色的旦角演員首先以唱腔開場,然后進行“做”,而且唱腔也要順應劇情的發(fā)展也有所改變:在《鬼怨》中,李慧娘已經被人殘害而死,在回到人間復仇的時候,旦角演員們在表演的時候應當使得自己的唱腔更為低沉,盡量表現出李慧娘這個角色被害而死的冤屈和憤恨,以及對于愛情依舊忠貞不渝的深情,而且在復仇的過程中,旦角演員利用“吹火”這一技巧來將這個復仇行動的氣氛推向高潮,不僅僅讓觀眾們欣賞到優(yōu)美的秦腔,而且還能夠欣賞到秦腔戲劇中變化多樣,巧妙無比的精彩表演絕技。
在每一臺戲中都會有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旦角表演者們在表演準備階段應到弄清其中的主次關系,掌握好戲劇主旨以及其他相對次要的內容,實現更加細致的分配,一些扮演配角角色的旦角應當在表演中進行讓戲,為了突顯戲劇中的主角而表演,切接不能搶風頭,對觀眾們進行正確地引導。但是這并不代表著扮演配角的旦角表演者們就可以放松情緒,不認真對待表演了,旦角表演者們應當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用自己精湛的表演來驚艷觀眾們,即使在某次表演中是以配角的角色進行表演的,但是同樣也可以為觀眾們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這樣同樣也能夠提升整臺秦腔戲劇表演的質量。
比如,在《趙氏孤兒》中,原本養(yǎng)尊處優(yōu)、尊貴無比的公主,就因為奸人陷害而遭逢大難,但是卻又在程嬰的激勵,一直都保持著堅忍不拔的精氣神,面對奸佞小人一直不卑不亢,保持著作為公主的那份尊嚴,即使落魄依舊是綻放著自己的美麗,即使面對死亡,也依舊十分鎮(zhèn)定。旦角表演者們如果能夠將公主的精氣神表現出來,起到的作用已經不亞于主角了,更好地突顯了人性之美。
總而言之,在秦腔戲劇表演中,旦角作為十分重要的角色,更應當磨煉自己的表演技巧,從更深處進行人物特征的挖掘,練好基本功,能夠靈活地根據戲劇內容進行靈活地表演調整,而且還需要分清戲劇表演中的主次關系,更好地為整臺表演服務,盡量塑造出更加生動傳神的人物形象,為觀眾們帶來視覺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