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勇海
“沒想到花錢購買了會員,還是要看‘VIP專屬廣告’,真是防不勝防。”在愛奇藝、優(yōu)酷、騰訊等視頻網站觀影時,為免去廣告,很多用戶會選擇充值成為會員。但是,一些付費用戶近來發(fā)現(xiàn),即使是會員,觀看視頻時也依然會有廣告彈出,只不過網站美其名曰“專屬推薦”和“小劇場”。
對于此種現(xiàn)象,不少網友發(fā)帖表示,那些視頻網站進行了虛假宣傳。確實如此!在幾乎每家視頻網站的會員開通界面,均以醒目圖標和文字寫明,開通會員即可享受“去廣告”或“免廣告”的專屬特權。于是不少網友花費幾十元包月、包季,甚至花費數(shù)百元包年,成為會員,主要原因就是想不看廣告。按照正常人對“去廣告”或“免廣告”的樸素理解,繳納會員費成為會員后,視頻網站就不能再提供廣告播放服務,哪知還會有“VIP專屬廣告”和具有廣告性質的“小劇場”?
視頻網站在“去廣告”和“免廣告”方面的虛假宣傳,涉嫌欺詐消費者。我國《廣告法》早就規(guī)定:廣告不得含有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不得欺騙、誤導消費者;廣告主應當對廣告內容的真實性負責。但是,看看上述視頻網站發(fā)布的“會員‘免廣告’”之類的廣告信息,與實際狀況明顯不符,導致消費者花錢買不了清凈,還不如不花那個冤枉錢?!癡IP專屬廣告”的推出無疑是對會員的知情權和公平交易權的變相侵犯。有專業(yè)人士因此認為,會員可以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要求視頻網站退一賠三。
當然,視頻網站也不會那么傻,讓會員能輕易揪住虛假宣傳的辮子。它們玩弄的是這樣一個套路,即讓會員可以一鍵關閉廣告,而非會員則是被強制觀看完一條或幾條廣告,所謂的“去廣告”或“免廣告”,原來是會員可自主選擇觀看還是選擇拒絕。然而,“有沒有廣告”和“能否關閉廣告”完全是兩碼事,視頻網站豈能混淆概念,玩弄文字游戲,認為提供了關閉渠道就等于免了廣告?即便可以關閉,每當有廣告“牛皮癬”出現(xiàn)仍要動一下手,還是會影響會員的觀看體驗的。
視頻網站玩弄的另一個套路是,在正劇中插入含有劇情的“小劇場”廣告,有的可以快進跳過,有的只能被迫觀看。說它是廣告吧,人家是“含有劇情的‘小劇場’”;說它是電視劇吧,劇中演員表演的那些短劇確實是在給產品打廣告。這無疑是一種“玩曖昧”與“打擦邊球”的做法——披著內容的外衣,行著廣告的實質,讓消費者不容易挑毛病,但對付費會員觀劇的干擾卻是實實在在的。有網友就表示,廣告強行穿插在劇情里,有時都鬧不清到底是正式劇情還是廣告,太坑了。
而且,對于付費會員仍有“專屬廣告”,一些視頻網站并非沒有相關提醒或說明,只不過,為有意誤導會員,相關提醒或說明被標注于頁面中并不顯眼的位置,且是淺灰色小字,很難被用戶發(fā)現(xiàn);有的甚至需要點開相應圖標,在二級頁面才能看到相關提醒或說明??梢?,視頻網站的虛假宣傳、故意誤導是花了心思的。故意隱藏相關條款,就是沒有盡到提醒義務,花招再多,也要承擔侵權的法律責任。
在一個迫切需要誠信的商業(yè)領域,“專屬推薦”這種抖機靈的事情,實在有點侮辱別人的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