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 莉
(華南農業(yè)大學 外國語學院,廣東 廣州 510642)
2011年,25歲的黑人導演瑞恩·庫格勒執(zhí)導了《微不足道》,這是一部片長只有15分鐘的電影短片,并沒有引起什么轟動,但是這部短片卻意味著演員、編劇瑞恩·庫格勒正式走上了導演之路。此后,2013年,作為真正意義上的導演處女作,劇情片《弗魯特韋爾車站》為瑞恩·庫格勒贏得了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一種關注單元“未來獎”以及圣丹斯電影節(jié)評審團大獎與觀眾獎。這部影片為他帶來了名氣和關注,很多人開始注意到這位年輕而又頗具天賦的黑人導演。不過,真正令大多數(shù)中國觀眾認識這位導演的電影則是2018年初上映的漫威系列科幻電影《黑豹》。
從《弗魯特韋爾車站》開始,瑞恩·庫格勒就展現(xiàn)出了極具個人特色的導演風格。作為一名非裔美國導演,他深刻體會到美國文化對黑人文化的吞噬和消解以及非洲黑人與美國黑人之間的文化斷層:“一直以來,我們(黑人)總是被教育說,我們已經失去了那些身為非洲黑人的傳承,我們丟掉了自己的文化,現(xiàn)在只能拾人牙慧?!?/p>
出于對黑人文化逐步消解的憂慮、對美國政治文化語境中黑人權利的呼吁等理由,瑞恩·庫格勒連續(xù)執(zhí)導了以非裔美國人為主角,反映美國種族歧視,打破思維定式,重新解構黑人形象的電影《弗魯特韋爾車站》《奎迪》《黑豹》,以及尚未上映的《錯誤答案》。于是,我們看到了《弗魯特韋爾車站》中那個平凡的青年奧斯卡·格蘭特,這是一個真實的名字,來自于真實的事件。2009年1月1日,22歲的黑人青年奧斯卡在舊金山弗魯特韋爾車站被白人警察槍殺,事后白人警察辯解說拔錯了槍,這一說法得到了陪審團的認可,因此這位白人警察僅獲刑兩年。這部電影講述了槍擊事件發(fā)生前的24個小時,4歲女孩的父親奧斯卡·格蘭特如何度過了普通的一天,卻在最后成為一起不該發(fā)生的悲劇的主角。
瑞恩·庫格勒在《弗魯特韋爾車站》中,運用倒敘、閃回等拍攝手段,并采取真實錄影與虛構影片相結合的手段,加上基本符合事實、略作藝術加工的劇情安排,還原了一個可信度極高的、形象真實立體的黑人青年形象。這使整個故事的悲劇色彩變得更加濃郁,令人對無辜喪命的奧斯卡·格蘭特報以最深切的同情。在這部影片中,瑞恩·庫格勒充分展現(xiàn)了自己關注黑人現(xiàn)狀、充滿人文關懷、十分沉穩(wěn)克制的導演風格。其后的《奎迪》與《黑豹》,同樣有著屬于瑞恩·庫格勒獨特的導演風格,我們將主要以這兩部影片為例,逐一進行探討。
黑人題材的電影從《月光男孩》問鼎奧斯卡,到《逃出絕命鎮(zhèn)》《底特律》等多類型影片百花齊放,已經成為美國電影的新潮流。這意味著美國主流電影文化的固有模式逐漸被打破,更為多元化、更具有包容性的環(huán)境逐漸形成。在這種前提下,《黑豹》的異軍突起似乎并不是多么令人意外的事情。
從《弗魯特韋爾車站》《奎迪》到《黑豹》,瑞恩·庫格勒執(zhí)導的影片題材跨度很大。《弗魯特韋爾車站》取材自現(xiàn)實生活中真實的新聞事件,反映了美國種族歧視文化語境下一名普通黑人青年的生活軌跡和命運悲劇;《奎迪》是“洛奇”系列電影的衍生作品,講述了重量級拳擊冠軍阿波羅·奎迪的兒子阿多尼斯·奎迪如何突破重重阻撓,在洛奇的指導下,最后成長為一名優(yōu)秀黑人拳擊手的故事。這是一部令人熱血沸騰的運動題材電影,同時又充滿了親情的余韻,記錄了黑人青年奎迪在亦師亦父的洛奇陪伴指導下勇敢追尋夢想的人生之路;《黑豹》則是漫威系列電影之一,屬于龐大復雜的漫威宇宙的一隅。在美國電影中被異類化和邊緣化的黑人形象,第一次突破了他者的桎梏,主角黑豹特查拉成為美國電影史上第一個黑人超級英雄。在與堂弟殺人魔頭埃里克的對抗中,他逐漸領悟到父親與自己對于瓦坎達科技的保守策略并非完全正確,其實瓦坎達能為世界和世界上的黑人做更多力所能及的事情。振金是世所罕見的珍寶,是懸在瓦坎達人頭頂?shù)倪_摩克利斯之劍,但也是全世界黑人的希望。《黑豹》是肩負國王和超級英雄兩項使命的特查拉的成長史詩,是一首對非洲傳統(tǒng)文化的贊歌。
這三部電影題材迥異,現(xiàn)實題材、運動題材和超級英雄題材差異巨大,但是它們卻有著最明顯的同一之處:黑人電影?!逗诒返某霈F(xiàn)彌補了黑人電影在純商業(yè)作品方面的空缺,而且真的做到了一黑到底,除了馬丁·弗瑞曼、安迪·瑟金斯等零星幾個白人外,影片中基本全都是黑人演員。其余兩部電影的主角也無一例外都是黑人,起用黑人演員的比例達到了空前的程度。而三個故事反映的都是黑人青年的生活歷程,盡管他們身份不同、立場不同、教育不同,但他們都代表了特定語境中的黑人形象。與通常美國電影中的黑人青年形象不同,這三部電影讓人們看到了另一種視角下的黑人青年形象,破除了美國電影對黑人青年一貫的歪曲解讀和俗常窠臼。
如果說,《奎迪》中對于黑人文化的表達尚不具有代表性的話,那么在《黑豹》中,瑞恩·庫格勒則在各個方面融入了自己對黑人文化的理解和闡釋。需要注意的是,這里的黑人文化并非指向非裔美國人的黑人文化,而是直指非裔美國人的靈魂故鄉(xiāng)——非洲。
1.環(huán)境?!犊稀返闹鹘前⒍嗄崴股钤诼迳即?,作為拳王奎迪的私生子,他甚至不知道父親是誰,更是因為母親的去世而流落輾轉在孤兒院之間。與生俱來的戰(zhàn)斗渴望燃燒著他的靈魂,也讓他成為眾人眼中的問題青年。當他終于得知生父身份,并在養(yǎng)母的幫助下回到正軌,有一份不錯的工作后,卻選擇服從內心的召喚,放棄安穩(wěn)優(yōu)渥的生活,成為一名拳擊手。陰暗的色調、賁張的肌肉、流溢的鮮血是整部電影最常見的視覺符號,勾畫出一幅與繁華都市迥然相異的拳擊手生活圖景。電影中,阿多尼斯生活的環(huán)境,便是現(xiàn)實中的非裔美國人的生活環(huán)境。
《黑豹》中特查拉和埃里克的家鄉(xiāng)瓦坎達是一個虛構的非洲國家,由于貴重金屬振金的原因,瓦坎達發(fā)展出了遠遠超過世界水平的科技。在電影中,你可以看到瓦坎達上空穿梭的各式科幻色彩濃郁的飛行器,高聳入云的摩天大樓與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相映成趣。但是這一切都被一層結界與真實的世界分開,人們所知道的瓦坎達只是一個落后的非洲小國,仍然過著游牧農耕的原始生活。原始狂野的非洲草原與現(xiàn)代化的大都市為觀眾營造了一個如夢似幻般的非洲國度。
在這種極具現(xiàn)代性的表象下,瓦坎達人卻一直保持著古老的風俗習慣,傳承著古老的文化和傳說。他們依然信奉圖騰,尊重儀式,種植具有魔力的心形草,國王要靠決斗儀式選出,大多數(shù)酋長依然身著民族服飾,保持著強烈的族群特征,甚至某些部落的居住環(huán)境也與歷史上毫無二致。瓦坎達人保存著最純粹的文化傳承,即便他們的科技已經發(fā)展到令世人震驚的程度,卻沒有拋棄這些看似老舊不堪的傳統(tǒng)。這無疑是導演的個人期許,希望這世界上有那樣一個國度,它實力強大而又和平保守,它高度發(fā)達而又傳統(tǒng)守舊,是導演內心對黑人文化傳承的美好愿景。
2.服飾?!犊稀访枥L的是現(xiàn)代都市非裔美國人的生活,在服飾上也多與主角拳擊手的身份相契合。故事本身并沒有給導演太多可發(fā)揮的空間,但是他仍然用極富黑人特色的日常發(fā)型和服飾展現(xiàn)了都市中非裔美國人的面貌。
《黑豹》電影中出現(xiàn)了大量身著非洲民族服飾的黑人角色,尤其是主角黑豹特查拉與埃里克決斗時,代表著不同部落的族群全部身著本部落的傳統(tǒng)服飾參觀儀式。一眼望去,即可輕易分辨出不同的部落。包括瓦坎達的幾位部落首領,相對保守的首領直接身著傳統(tǒng)服飾,而即便被現(xiàn)代文明浸染的部落首領,在穿著西裝的時候卻依然保持著部落的鮮明特征。
3.音樂?!奥迤妗毕盗须娪暗呐錁芬呀洺蔀橐淮忠淮懊孕闹械慕浀?,對于資深影迷來說,旋律一響起就會熱淚盈眶。《奎迪》作為“洛奇”系列電影的續(xù)作,配樂本身也十分精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片中不時出現(xiàn)的黑人說唱,更是將《奎迪》中濃郁的黑人文化氣息烘托到了極致。到了執(zhí)導《黑豹》時,瑞恩·庫格勒更是加入了很多非洲音樂元素,包括武術動作,都是在非洲鼓樂中進行練習,以實現(xiàn)符合非洲音樂的韻律感。
如果說,《弗魯特韋爾車站》主要表達了瑞恩·庫格勒對于非裔美國人現(xiàn)實境遇的深切關懷和對白人至上文化語境的強烈譴責,那么《奎迪》則在前者的基礎上更深層地表達了瑞恩·庫格勒對于非裔美國人文化和精神傳承的關切態(tài)度。通過對阿多尼斯勇敢追求夢想的舉動的描寫,歌頌了黑人青年身上蓬勃的生命力與追求夢想的勇氣。影片中年邁的洛奇全心全意教導對手的兒子,表現(xiàn)出了他豁達的胸襟與不隨年齡老去的競技精神。一個是失去父親教導的孩子,一個是年邁又身患絕癥的老人,兩個人之間逐漸培養(yǎng)出的感情勝似父子,令人動容。同時,通過阿多尼斯和女友的互動,也可以看出瑞恩·庫格勒對于現(xiàn)代黑人青年精神的解讀以及對女性意識覺醒的由衷贊賞?!逗诒穭t更為復雜,雖然它的整體背景來自于漫威宇宙中的架構,但是卻在瑞恩·庫格勒的演繹下,形成了不同以往的獨特風格以及新的架構。無論是對瓦坎達的設定,還是黑豹特查拉與埃里克對權力的爭奪,其背后都昭示了與傳統(tǒng)意義上的非洲國家截然不同的意象。瓦坎達不是囿于偏見的傳統(tǒng)視野中戰(zhàn)亂、落后、貧窮的代表,而是一個科技極為發(fā)達卻奉行和平主義的安寧國度。影片中處處彰顯著導演對黑人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以及古老非洲文明傳承的眷戀。電影中,猶如非洲古老神話的場景,通過瓦坎達王室代代相傳的特殊儀式,特查拉與埃里克都分別在幻境中與死去的父親相聚,他們之間的對話與流露出的濃濃的情感讓人忍不住熱淚盈眶。童話般的瓦坎達是所有非裔美國人夢想中的故鄉(xiāng),每一個黑人角色身上都有不同的優(yōu)秀品質,哪怕是最大的反派埃里克,奪取政權的目的也是為了拯救全世界的黑人兄弟。也許這種演繹過于理想化,也過于天真,但是這種天真的愿景卻足以感動所有熱愛和平與安寧的觀眾。除此之外,這部電影中不得不提到的是女性的地位,宮廷護衛(wèi)隊為清一色的女性,戰(zhàn)斗力強悍的隊長也是女性。她們集堅韌與柔軟于一身,既可以身著戰(zhàn)甲與敵人殊死搏斗,又可以穿上禮服,優(yōu)雅地參加現(xiàn)代化的聚會。與《奎迪》所要表達的女性思想相似,卻更進一步彰顯了女性的地位,解構了男性對于女性的刻板印象。
從拍攝風格上講,作為一名年輕的導演,瑞恩·庫格勒的導演風格顯得極為踏實,有一種厚重沉穩(wěn)的感覺。看他執(zhí)導的電影,很難令人把如此成熟的拍攝手段與一名這樣年輕的導演聯(lián)系起來。
可以說,瑞恩·庫格勒在闡述黑人文化的同時,與美國主流文化、電影市場達成了妥協(xié)。盡管他所執(zhí)導的《奎迪》被影評人稱為“黑人演出白人角色”,不過是恰恰符合了近年來白人所倡導的“反歧視”思想而已;《黑豹》則被指為“一部迎合美國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電影”,是對白人文化語境的妥協(xié)和靠攏,并沒有表現(xiàn)出真實美國社會中黑人的艱難境況,只是一個美麗卻虛假的泡影。
其實,我們沒有必要對這位年輕的導演如此苛求,能在白人文化壟斷的語境下發(fā)出屬于其他人群的洪亮聲音,哪怕只是讓更多人意識到這聲音的存在,就已經非常難得,不該因為電影的商業(yè)屬性而飽受詬病。希望我們能在未來聽到更多這樣的聲音,看到更多的年輕導演能夠發(fā)出屬于他們的聲音。
注釋:
① 2018年4月,瑞恩·庫格勒獲得《時代周刊》2018年全球最具影響力人物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