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杰
由著名詩人周瑟瑟主編的《讀首好詩,再和孩子說晚安》日前由東方出版社出版,包括《成長的滋味》《愛的詩》《大自然》《夢想與信念》《認識我自己》五冊,在詩歌的浸潤中給孩子詩意的想象。在序言中,周瑟瑟寫道:“讀一首認識你自己的詩吧,讀一首長著翅膀的詩吧,讀一首像被子與枕頭一樣干凈、柔軟、溫暖的詩吧?!?/p>
我想說的是,沒錯,這些年,我的兒子鐵頭就是這樣睡前讀一首好詩,然后再入睡。鐵頭和很多寫詩的孩子一起,被稱為00后詩人,他被詩歌滋養(yǎng),并獲得詩歌能量。
鐵頭曾經(jīng)寫詩說,他有三個媽媽,一個是地球母親,一個是生母,還有一個是詩歌媽媽,他寫道:我是她最小的兒子/總也吸不夠她的乳汁。
兒子也不是總喜歡讀詩,有時候見我拿著書進來,就說,媽,你又來了。我說,你不用說話,只需要用心聆聽,讀完我就走。我給他讀古今中外詩人的作品,有時他聽得哈哈大笑,有時聽得直堵耳朵,還有的時候,他忽閃著眼睛,說不出什么。詩歌是我給他的晚安吻。帶著詩歌入睡,夢一定很香甜吧!
讀詩寫詩有兩大好處。很多人不知道詩歌是什么,因為不讀詩歌,你就不了解詩歌的語言方式和表述方式,詩歌因此就是陌生的。而閱讀詩歌恰恰相反,詩歌變得熟悉、溫暖,充滿意境。其次,在寫詩與讀詩的過程中,孩子會驚喜發(fā)現(xiàn)自己成長的秘密。比如鐵頭入選詩集的作品《快遞我自己》:如果家很美好/我就要把自己快遞出去/送到家門口/給爸爸媽媽一個驚喜/如果簽收/我就是爸爸媽媽的了/并把我的哭笑/所有的表情都給他們/還可能會吵/可是/他們無法退貨/只能愛我一輩子。
多么有趣,又多么溫柔,說實在的,讀到的一瞬間,我的心就被融化了。作為家長,我們在與孩子一起讀詩互動的過程中,保留著內(nèi)心的詩意,找到久違的真實,回到孩子的世界。
周瑟瑟說,他從百年中國新詩龐大的體量里尋找適合孩子閱讀的詩歌,“不需要那些充滿說教的作品,也不是簡單的不經(jīng)過思考的作品,我想要找到智性的個性化的作品,語言必須是想象的語言,口語化的表達最適合孩子們的思維,不要那些與生活沒有關系的,與生活隔了一層的作品,對孩子的想象、語言與愛,沒有啟蒙價值的作品也不必收入”。
本書還選編了大量當代詩人的作品,包括出生于2000年以后的小詩人的作品,比如鐵頭、張心馨、游若昕等孩子的詩。有人問周瑟瑟,這樣選的目的是什么?他說,這些小詩人的成長是詩的成長,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屬于他們這個年齡的詩是什么樣子。
有人問,孩子到底可不可以這樣寫詩?對此,周瑟瑟的回答是,寫詩似乎有很多禁忌,但是,在孩子寫真實的自己時詩無禁忌,鐵頭、游若昕寫下的是孩子都會遇到的成長的煩惱,不值得大人們大驚小怪。
這本書所選的當代詩人的作品也與其他選本不同,“真正優(yōu)秀的詩人無法掩飾那顆跳動的童心,干干凈凈的詩心,比如張執(zhí)浩、藍藍、李笠、余笑忠等人的某些作品,就特別適合孩子閱讀,因為他們寫作時懷揣了一顆輕柔的童心,并用相對透明的語言轉(zhuǎn)化為愛?!彼f。
編一本書不容易,盡心盡力為孩子編一本書不容易,從我收到這套書的那一刻,我知道,鐵頭睡前又有了值得他一看的詩集。謝謝編者周瑟瑟,謝謝所有美好的詩歌,它值得我們溫柔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