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明珍 徐前程
難忘數(shù)學老師的
眼睛①
最難忘的是數(shù)學老師的眼睛。他生氣的時候,會瞪大眼睛,發(fā)出利劍般的光芒,讓人不寒而栗;高興的時候,他總會把眼睛瞇成一條縫,歲月在他的眼角刻下絲絲縷縷的皺紋。②數(shù)學老師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扮演著嚴師和暖男兩個角色。③
每次周考后,老師總會坐在講臺上批改試卷。當他在我們的試卷上畫出一道道美麗的弧線時,總會瞇著眼睛,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可是當他在試卷上用力畫出一道道斜杠時,他會瞪大眼睛,似乎要噴出火來。④
“xxx,你給我上來,這道題我不是講過了嗎?你怎么還錯?”這時,數(shù)學老師的眼睛就像金雕在捕食獵物一樣。⑤
“xxx,你怎么算錯數(shù)了呢?”數(shù)學老師竭力地睜大他的眼睛,似乎要用“利劍”把xxx削成一粒沙子。
這些同學除了要挨訓以外,還要把自己的錯題抄20遍。如果有一個墨點,謄抄就要再翻5倍。⑥
數(shù)學老師雖然表面嚴厲,但他卻是一個十足的暖男。⑦
天氣逐漸變冷,同學們發(fā)燒的發(fā)燒,感冒的感冒。數(shù)學老師總會為我們燒好熱水或姜湯,微笑著走到我們跟前,我們發(fā)現(xiàn)數(shù)學老師的眼里不再充滿憤怒,而是充滿了溫柔,他為我們每個人倒上熱水或姜湯,他那眼角條條縷縷的皺紋因淡淡的微笑而略微擠開,像一朵盛開在秋陽下的菊花。他也會耐心地囑咐我們:“這幾天有點兒冷,你們得多穿點兒衣服,晚上睡覺時要掖好被角,以免有涼風吹進被窩里?!雹?/p>
數(shù)學老師,難忘您的那雙“陰陽眼”,是您那嚴厲的眼神讓我們學會了認真做題;是您那和善的眼神讓我們學會了照顧自己。感謝您——我的數(shù)學老師。在今后的日子里,希望您的眼睛里多一點兒陽光,少一點兒陰霾。
①結合下文,題目可改為“難忘那雙陰陽眼”會更好,能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
②前半句用“利劍”作比,突出老師的“嚴”;后半句最好也加一個比喻修辭,使句子前后對稱。
③下文有類似的過渡句,故此處可以刪去。
④調整一下語序。應該是由老師的面部表情來判斷其在試卷上所畫的線。
⑤此處比喻不恰當,金雕捕食獵物重在搜尋,而此處老師的目光重在表達怒意。
⑥此處若寫一下同學們此時的心理感受,更能從側面突出數(shù)學老師的“嚴”及“嚴”之效果。
⑦此處過渡,但前半句沒有扣住眼神來寫,顯得有些空泛。
⑧建議敘事之后再加點議論。如寫同學們受到數(shù)學老師關愛之后的感想,表達學生們對數(shù)學老師的感激之情。
修改建議
這篇作文從“嚴”與“暖”兩個方面,寫了數(shù)學老師在學習上對學生嚴格要求,在生活上對學生關懷備至,構思精巧,對比鮮明,但卻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感覺。修改時,有兩點建議:
一是用比喻句點亮語言。如小作者在文中有一處將老師微笑時眼角的皺紋比作“盛開在秋陽下的菊花”,可由此拓展,只要寫到數(shù)學老師的笑,就用“菊瓣”作比,既點亮語言,增添美感,又能傳達出溫暖的感覺。
二是敘事之后須加議論性的句子,寫出“陰陽眼”的“陰”之效果與“陽”之感受,自然而然就表達了對數(shù)學老師的敬畏與感激,這樣也緊扣了文題中“難忘”這一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