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黃生 辛琳(上海農(nóng)林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 上海 20160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簡稱思政),以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教學目標,承擔著對大學生開展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的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教學任務(wù)。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大學生的某些道德情感和意志品質(zhì)更容易自然而然地顯現(xiàn)出來,同時也更容易受到熏陶和感染。目前,在普通高校中,作為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高校思政課程,由于理論上流于說教,對普通高職大學生來說吸引力不夠,不再受到大學生的廣泛歡迎。因此研究提出了學校應(yīng)將所有教育都滲透德育的建議。例如美國、新加坡、日本等,都把包括學校體育在內(nèi)的全部課程作為德育教育的載體和途徑,全方位地為學生的道德發(fā)展奠定基礎(chǔ)?!暗掠菍W校全部教育的靈魂,歸宿與價值指向”。為了提高大學生德育教育的現(xiàn)實性、有效性和多樣性,我們應(yīng)當借鑒國外德育教育經(jīng)驗,在保持中國特有的思政課程教學主渠道不變的同時,進一步推進普通高校體育課程思政教學改革,使思政課程的顯性教育與體育課程的隱形教育在體育課程教學中實現(xiàn)高度融合,形成合力,創(chuàng)新發(fā)展。
以上海市某高職院校132名一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
問卷調(diào)查法:發(fā)放測驗問卷140份,回收有效問卷132份,回收率為94.3%。
邏輯分析法:根據(jù)調(diào)查、統(tǒng)計的結(jié)果及各項目之間的相互關(guān)系,進行理論上、邏輯上的研究和分析。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所有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通過軟件SPSS11.5進行管理和分析,用t檢驗和單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來分析高職院校新生體育課程思政的現(xiàn)狀,分析其差異的顯著性。
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教學實施、教學評價是高職體育教學的完整環(huán)節(jié)。如表1所示,高職體育教學中的思政進課堂總水平為9780.00,其中,最小值32.00,最大值112.00,平均水平為73.83,方差為14.8767;教學理念環(huán)節(jié)水平為1962.00,其中,最小值 7.00,最大值21.00,平均水平為14.87,方差為 3.0731;教學目標環(huán)節(jié)水平為1906.00,其中,最小值6.00,最大值 20.00,平均水平為14.48,方差為2.67;教學內(nèi)容環(huán)節(jié)水平為 1987.00,其中,最小值 8.00,最大值 24.00,平均水平為 15.210,方差為 2.81;教學實施環(huán)節(jié)水平為1931.00,其中,最小值6.00,最大值 25.00,平均水平為14.01,方差為3.51;教學評價環(huán)節(jié)水平為1994.00,其中,最小值5.00,最大值22.00,平均水平為15.26,方差為2.90。
可見,高職體育教學思政進課堂整體水平不高,教學步驟中的欠缺創(chuàng)新,德育還存在理念陳舊、教育路徑依賴的問題,體育教學德育滲透未得到足夠重視。
表1 高職院校新生實施思政進課堂前的現(xiàn)狀情況
思想方面、心理方面、意識方面、行為方面是德育滲透的完整環(huán)節(jié),表2高職院校新生實施思政進課堂前的德育滲透影響情況調(diào)查顯示,體育教學思政進課堂總水平為4740.00,其中,最小值3.00,最大值51.00;其中,體育教學思政進課堂的思想方面為2021.00,最小值3.00,最大值21.00;體育教學思政進課堂的心理方面為1861.00,其中,最小值 5.00,最大值 21.00;體育教學思政進課堂的意識方面為1887.00,其中,最小值2.00,最大值25.00;體育教學思政進課堂的行為方面為1971.00,其中,最小值4.00,最大值26.00。
表2 高職院校新生實施思政進課堂前的德育滲透影響情況
可見,高校師生對德育重要性和必要性方面的認識沒有達成共識,德育在學校教育實踐中的被重視程度也不足,高職對各學科教學中德育滲透的重視程度相對較低。其中,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在具體實施上,就一直未能得到足夠的重視。
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教學實施、教學評價是體育教學的完整環(huán)節(jié)。探索不同性別在體育課堂學生德育教育的重要變量,如表3所示,不同性別的學生對體育教學的思政進課堂的認知與影響差異顯著。思政進課堂的總水平,F(xiàn)=6.12,P=0.016<0.05,男、女學生差異顯著,事后分析顯示,男(71.22)<女(77.62)。具體來說,在教學理念度,P=0.001<0.01,所以,男女學生差異顯著,事后分析顯示,男(14.67)<15.51;在教學目標維度,男女學生差異不顯著,事后分析顯示,男(13.68)<女(16.12);在教學內(nèi)容維度,F(xiàn)=2.36,P=1.26>0.005,男女學生差異不顯著,事后分析顯示,男(14.76)<女(15.89);在教學實施維度,男女學生差異不顯著,事后分析顯示,男(13.10)<女(14.67);在教學評價維度,P=.008<0.01,所以,男女學生差異顯著,事后分析顯示,男(15.01)<女(15.43)。
可見,體育教學中實施思政進課堂后的學生整體認識水平有所提高,教學步驟中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nèi)容沒有顯著區(qū)別;教學理念、教學實施、教學評價維度女生比男生表現(xiàn)更為積極,并具有顯著性差異。
表3 高職院校新生實施思政進課堂后的情況
可見,高校師生對德育重要性和必要性方面的認識能夠達成共識,然而德育在學校教育實踐中的被重視程度卻略顯不足,其中,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在具體實施上,心理維度、意識維度女生明顯好于男生,并存在顯著性差異。
(1)高職院校課程思政還存在理念陳舊的問題,學科融合未得到足夠重視。
通過調(diào)查,雖然可以看出將德育融入學科教學體系之中這一德育路徑已經(jīng)受到相當一部分學校的高度重視,也得到了很多大學生的認可。但是,仍然暴露出目前學校德育還存在理念陳舊、教育路徑依賴、學科融合不重視等問題。調(diào)查顯示,高職體育教學思政進課堂的總水平為9780.00,其中,最小值32.00,最大值112.00,平均水平為 73.83,方差為14.8767。
(2)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德育滲透實效與預期存在差距。
上述調(diào)查顯示出學生在體育教學中進行了不同的程度的德育滲透實踐,但滲透情況不理想。實驗前的體育教學思政進課堂的總水平為4740.00,其中,最小值3.00,最大值51.00;試驗后的體育教學接受德育教育總水平有所提高,P=0.016<0.05,男女學生差異顯著,事后分析顯示,男(67.01)<女(72.43)。
(3)高職院校體育教學評價的內(nèi)容不夠全面。
《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對大學生的學習評價提出了明確標準,指出:“學生的學習評價應(yīng)是對學習效果和過程的評價,主要包括體能與運動技能、認知、學習態(tài)度與行為、交往與合作精神、情意表現(xiàn)等”事實證明,新綱要中要求的新時期體育課程學習評價是比較完善的,然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有些高校依然受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對大學生的體育學習評價,仍然片面重視運動技能與體能,而忽視了德育方面的考核。顯然,具體實施中的分離現(xiàn)象依然存在,研究結(jié)果顯示。試驗后,在教學評價度,F(xiàn)=6.89,P=0.008<0.01,所以,男女學生差異顯著,事后分析顯示,男(15.01)<女(15.43)。
(1)不斷強化體育教師對課堂思政的意識。
在各門課程的教學中進行課程思政,這一途徑在高職德育中的認可度較高,并能在實際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實施。這就要求我們體育教師貫徹落實全員育人、全面育人的理念,認清體育教學的德育價值,提高德育滲透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主動地在體育教學中加強德育滲透。教學過程中經(jīng)常開展“主題教育引導活動”、“教學中滲透”以及“課外實踐活動”。
(2)著力豐富高職體育教學中課程思政的方法。
體育教師深刻理解課程思政的特點、內(nèi)容,明確德育目標后,就需要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掌握豐富的課程思政的方法,并運用到體育教學實踐中。具體來說,就是在教學中要采取什么樣的具體方式傳遞德育教育的影響,實現(xiàn)課程思政的目標問題。
(3)科學評價高職體育教學中課程思政的教育效果。
對于一個完整有效的體育教學過程而言,教學評價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體育教學中課程思政情況的評價,能夠?qū)φn程思政的具體實施及其效果進行判斷,達到德育教育的效果,進而及時地向?qū)W生和教師反饋信息,迅速發(fā)現(xiàn)和處理教與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對體育教學中德育滲透效果的評價,要從教師和學生兩方面進行全面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