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翠
【摘 要】合唱屬聲樂藝術范疇,是多聲部音樂的一個品種,是以群體歌唱為本體的表演藝術形式之一,以發(fā)聲為基礎,以良好的氣息支持和良好的共鳴為前提,強調(diào)的是共性,追求的是諧和、均衡、立體化的和聲美。中國正在成為普及合唱的大國,老年人的合唱團成為合唱領域的一支獨特的組成部分,陶冶著老年人的情操,提升這老年人的身體健康指數(shù)。
【關鍵詞】老年合唱;組織;訓練
中圖分類號:J6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1007-0125(2018)22-0064-01
隨著社會環(huán)境的改變,老年人的福利越來越好,他們的對精神層面的生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老年業(yè)余合唱團作為一個可以零基礎參與、陶冶情操、鍛煉身體、但要求不苛刻的團體,成為了老年人的首選之一。那怎樣才可以有效的組織和訓練這個團體呢?
一、了解合唱團成員參與合唱的目的和心理
老年合唱團一般情況下都是以自愿報名,自愿組合的方式組成,這種團體成員的流動性很大,參與合唱團的目的也不一致,因此首先要了解合唱團成員參與合唱的目的。他們之中有人是想學習科學的歌唱方法、有人是希望學習更多的歌曲、還有人是找一個可以娛樂的團體等等,這時我們首先要統(tǒng)一合唱的目的:“運用科學的歌唱方法演唱合唱團規(guī)定的合唱曲目,并參與各種演出和比賽”。
合唱團的團長及指揮必須全力調(diào)動他們的熱情,讓他們心系合唱團,熱愛合唱團,降低流動概率。我根據(jù)自己的實踐經(jīng)歷,總結了以下內(nèi)容:一合唱團必須建立一個長期的、清晰的合唱團發(fā)展計劃;二選擇一個有一定專業(yè)水準,有強烈愛心和責任感的指揮,這一點很重要;三間接性的組織一些演出或比賽,這種演出和比賽不易過多,一年中有二至三次即可。
二、氣息和聲音位置的訓練
在統(tǒng)一思想后,訓練就開始了。首先氣息的訓練在演唱歌曲時非常重要,但卻非常難掌握,一般的歌唱演員很少有人可以在演唱時游刃有余。老年人的生理機制已經(jīng)屬于衰退期,氣息的控制就更難,但是每個合唱作品對氣息都是有要求的,統(tǒng)一呼吸也是完成合唱作品的一個重要的要求。
怎樣進行呼吸訓練:一練習深呼吸,全身放松將氣息吸到腹部,這時腹部肌肉收緊將氣息吐出,猶如跑步后特別累,而通過深呼吸調(diào)整身體機制一樣或如準備進入深睡眠的時候,這個時候的呼吸是最順暢和舒適的,二練習腹部肌肉和橫膈膜控制氣息的能力,吸入丹田的氣需要用腹部的肌肉和橫膈膜去控制它按照自己的要求的吐出,這時就可以做一些一吸一吐、一吸兩吐、快吸慢吐、慢吸慢吐等等練習,來加強控制氣息的能力。
然后就是聲音的位置,這一點是氣息訓練后緊接著要訓練的內(nèi)容。聲音位置的訓練有很多種方法,我個人認為最有效的就是打哈欠。打哈欠時軟腭提起,鼻腔通道打開,聲音貼著上顎處外送,一定記得外送聲音時放松喉頭。
三、發(fā)聲訓練
發(fā)聲訓練和氣息訓練一樣是一切的基礎,老年人的發(fā)聲訓練不易過多,更不易繁瑣。通常用漢子代替母音會更容易讓她們接受,如“u”“nu”用“怒火”的怒,用這個字在掛高位置和氣息的掌握上,比單純的“u”字都要容易一些。再如“a”用“啊”字和“呀”字,還有“i”“衣”。音階用短小簡單的音階比較好如“3、2、1”“5、4、3、2、1”“1、2、3、4、5、4、3、2、1”。再有就是“哼”鳴訓練,可以在后期的訓練中加入,一開始他們很難掌握“哼”鳴的位置。
四、樂理、音準、節(jié)奏等訓練
大部分參加老年合唱團的老年人都沒有經(jīng)過專業(yè)的音樂方面的訓練,所以樂理、音準、節(jié)奏等的講授是必不可少的,樂理和節(jié)奏的訓練,要在教授歌曲時完成,從簡單的歌曲到復雜的歌曲,每講一首歌曲,就會有新的知識點,這樣不枯燥、利于記憶。音準的訓練就是時時刻刻都存在的了,合唱團不但要上集體課,還要上組合課和單人課,這樣才能根據(jù)每個人的歌唱情況,為其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案,也便于全盤掌握合唱團的具體情況。要點:一多使用弱音唱法,只有用弱音唱法才可以讓初學者更好的體會聲音的位置和氣息的變化;二指揮和團員之間要多溝通,心理上的溝通、技能技巧上的溝通、指揮手勢的適應等等,只有這樣團員才能更加準確地體會指揮的要求,看懂指揮的手勢和表情。
每一個老年人都是為社會貢獻了青春的人,在他們步入老年后,希望有一個能陶冶情操、展示自己的舞臺,我們應該支持和幫助他們,希望他們的老年是幸福和快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