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芬
電視上,正播放著兩個朋友的離別,汽笛聲久久地回響著,屏幕畫面靜止了許多。這個畫面,讓我想起許多年前。
十三四歲時,也是這個季節(jié),母親帶我到村前的小火車站送她的一位朋友,我站在母親的身后,是一個完全不用大人費心寒暄的孩子。我已記不起母親和她朋友如何地依依惜別,還是一如人們常有的客套的熱情。只是,還能記得后來火車發(fā)出的一聲長長的、沉悶的鳴笛,那聲音在空曠中,綿延散去,隨著夾著乍暖還寒的春天的微風,涼涼的,剜我的心。然后,車慢慢啟動,我們看著他們和我們揮手告別,再后來,便與我們揮著手隔窗而過,漸漸遠去。
我的眼淚莫名地涌出,沒有原因地傷感起來,可是,這個客人,我并不認識的?。∥艺驹谀赣H的身后,尷尬極了,不好意思地抹去淚水。火車又一聲長鳴,有些凄涼,有些孤獨,那種感覺,拋散在漸行漸遠的空中,還有那搖晃的草色中,似乎飽含著人間的離愁。
在后來的歲月里,我一次又一次地經(jīng)歷了這樣的離別場面。我知曉自己是聽不得那長長的凄涼的鳴笛聲的,那聲音沉甸甸的,一如大提琴的低吟,讓人沉郁。人去了,那時,便會覺得心空了一角,距離一如歲月拉遠了許多,如夢一般,空茫,散淡。時光,如攥在手心里的沙子,多少的人世別離,從此,故事便在這離別中成了天涯,就這樣隨風飄散。
踉蹌地,走過了那些不成熟的少女青春期。如今與朋友離別,淡淡的幾句叮嚀,幾個眼神,便足以表明心跡。然后在風中,聽那沉郁的汽笛聲在頭上的空中響起,再回響。對著那漸行漸遠的聲音,攤開手心,報以微笑,不輕易傷感,讓離愁在歲月中表達成默然。
把這一生中的友情收藏于歲月書頁的褶皺中,讓其越來越厚實,越來越舒展,然后,在余下的歲月里,安然細數(shù)。
責任編輯:黃艷秋
美術(shù)繪畫:韓靜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