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瑩瑩
自閉癥兒童被稱作星星的孩子,也許他們真的像天上的星星一樣,神秘而不可測,自閉癥兒童不會與人交流是大家疑惑不解的難題。
從事特殊教育多年,如何盡早走進自閉癥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打開孩子塵封的小小心靈,是我這幾年不斷琢磨并且探索的問題。
一、從家長入手,打開家長的心結
當我有條不紊地上著課時,常常被其中的小插曲打斷課堂秩序。
自閉癥小陽的奶奶因為小陽上課不看黑板,打了自己的孫子;小偉的媽媽因為小偉不配合老師,又在指責小偉……
每當看到這種情景,我深刻體會到:要想改變孩子,首先得打開家長的心結。
一個家庭有一個自閉癥孩子,這個家庭所背負的沉重負擔是可想而知的。作為老師,從家長的眼神和言談舉止,我能深深地體會到家長的無助和良苦用心。每一個孩子都是爸爸媽媽的小寶貝、小天使。爸爸媽媽都想讓自己的孩子,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進步,而且進步越快越好。但是,管理孩子是要講究策略的,不能一味地按自己的思路逼迫孩子。
針對這種情況,我一次又一次向家長做工作:家長要一忍再忍,給這些孩子更多的耐心。我們要堅信:上帝為他們關上了一扇門,同時必定會為他們打開另一扇窗。
慢慢地,家長的心結打開了,對孩子不再大發(fā)雷霆。家長與老師保持密切的聯(lián)系,時刻關注孩子的思想動向,有問題及時探討,共同解決。
二、充分利用座位的巧妙組合,促進自閉癥孩子的溝通
唐氏綜合癥孩子感情豐富,情商高,而自閉癥孩子情商低,溝通能力差,我針對這一特點,試著讓自閉癥孩子與唐氏綜合癥孩子當同桌。兩個孩子的默契,令我驚訝。
自閉癥學生小宇的話語打破了上課的寧靜,我走到小宇的身旁,只見他歪斜著身子,將手指向唐氏綜合癥孩子小彥。唐寶寶小彥笑瞇瞇地看著小宇,接著小宇偷偷地斜視著小彥。這種場景,我非常驚喜。從他們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們兩個在一起非??鞓?。
當我讓孩子們讀課文時,我無意中發(fā)現(xiàn)識字僅有幾個的唐寶寶,用手指著自閉癥小宇的書,他們一個字一個字地認真讀著,而且小宇讀一句小彥跟讀一句,兩人不時地發(fā)出咯咯的笑聲,這是他倆從沒有過的認真。
慢慢地,這兩個孩子開始交流與溝通。當別的老師上課時,我開始關注他倆。當我們問小宇問題時,他從來沒有正眼看過我們,但是,通過觀察,我感覺好像有奇跡發(fā)生似的。當小宇看小彥時,他的眼神與看我們是截然不同的。小宇從往日偷偷地斜視任何人,到現(xiàn)在看唐寶寶小彥那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小朋友之間相互信任地正視看。
與成人的溝通相比,自閉癥孩子與小朋友的溝通更容易讓他們有安全感,與感情豐富的唐寶寶在一起溝通玩耍更快樂。同樣,當唐寶寶教會自閉癥孩子一些日常交際用語時,也增強了他的自信。
三、時刻捕捉孩子的信息,呵護孩子塵封的心靈
正常人心里想說什么就會表達什么,自閉癥孩子不會表達。對于自閉癥孩子的管理,教師第一時間捕捉到信息,了解孩子內(nèi)心的想法并且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1.細細揣摩,及時發(fā)現(xiàn)
自閉癥患兒有時上課哭鬧起來沒完沒了,這時我首先要弄清楚他們哭鬧的原因,然后才能想辦法。要想什么時候都知道學生鬧情緒的原因,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靠長時間對學生細心地觀察揣摩,這樣才能對學生的一顰一笑了然于胸,久而久之就可以預見學生情緒發(fā)展的趨勢。
2.用母愛呵護孩子
也許,在許多人看來,自閉癥孩子“目中無人”,走進他們的心似鐵樹開花。這僅僅是表面的觀察而已。當我們真正用母愛,甚至勝似母愛來關心呵護他們時,我們會驚奇地發(fā)現(xiàn),他們離我們越來越近,從他們疑惑不定的雙眸,從他們怪異的尖叫……我們都能讀懂其中的信息。
四、教師的榜樣力量,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
老師的精神狀態(tài)會直接影響孩子們的情緒,也許,我們每天和這些孩子在一起,聽到這些孩子刺耳的尖叫,難免會產(chǎn)生煩躁的心情。此時,我們應該調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將這些聲音想象成優(yōu)美的音樂,與孩子建立簡單和諧的溝通渠道。
我始終相信班主任的生機與活力,會給孩子很大的影響。我每天見到學生,習慣性面帶微笑地與孩子們打招呼問好。要走進自閉癥孩子的內(nèi)心,讓他們學會溝通,學會與人交流,自己首先做出榜樣孩子才會去模仿。盡管他們的自閉傾向仍然非常嚴重,但是,慢慢地,相信孩子會有進步的。
想起龍應臺寫的《孩子,你慢慢來》這本書,文中龍應臺在買花時,遇到幫她包花非常吃力的男孩,她這樣寫道:“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望著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扎好,用他5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
真的,我也愿意慢慢來,用自己潛心的學習和沉淀下來的經(jīng)驗打開更多閉塞的心扉,擦亮這些蒙塵的小“星星”。
(作者單位:山東省茌平縣特殊教育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