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輝 王曉東
摘 要:大寫意花鳥畫是中國畫中的一種重要藝術表現(xiàn)形式,其雖以線條為基礎,但卻不追求形似,而追求的是一種藝術境界。大寫意花鳥畫其所畫之圓卻不能圓,所畫之方卻也不能方,即講求某種立意。要圓中見方,方中見圓才可。大寫意花鳥畫強調借助筆墨立意,超越客觀的再現(xiàn),強調“以小見大”,注重抒發(fā)創(chuàng)作家自身的思想情懷和情感世界。在高校大寫意花鳥畫臨摹教學中,如果想要讓學生們在臨摹學習時更好地掌握大寫意花鳥畫的筆法,掌握構圖的要點,以及體會原創(chuàng)畫家們繪畫時的精神特征,就需要對大寫意花鳥畫進行更為深刻的思考和探索。在完成思考之后對教學做出更為完善的改革措施,只有這樣,才能夠有利于讓學生真正掌握相應操作能力。
關鍵詞:高校大寫意花鳥畫;臨摹學習;思考;筆墨立意;線條;要素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教育廳2017年度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一般研究項目,項目名稱:“傳承性”在高校大寫意花鳥畫臨摹教學中的合理運用,項目編號:SJGY20170578]
大寫意花鳥畫是一種歷史悠久的藝術形式,在我國很早的古代時期,大寫意花鳥畫就已經(jīng)存在并不斷地發(fā)展著。在大寫意花鳥畫藝術之中蘊含著民族的智慧、民族的想象力以及各式各樣的藝術形式。而今在高校,人們開始注重大寫意花鳥畫的教學,各藝術院校都希望通過這種形式,來加強學生的專業(yè)素質以及美術修養(yǎng)。但是在教學實踐中,人們需要在繼承傳統(tǒng)藝術的基礎上對其大膽創(chuàng)新,即需要在不破壞大寫意花鳥畫原作品的藝術魅力的同時,打破傳統(tǒng)美術創(chuàng)作中的局限,讓大寫意花鳥畫突破自身藝術固囿從而煥發(fā)出勃勃生機。
一、注重學生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采用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
在高校美術教育中,大寫意花鳥畫在技法和表現(xiàn)上,雖然具有豐富、易接受以及可操作的特性,但是,為了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大寫意花鳥畫,就需要注重對學生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進行有效的訓練。教育者需要采取由容易到困難、由簡單到復雜、由淺層次到深層次這樣一個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即讓學生能夠一步一個腳印地不斷進步,從能掌握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逐步發(fā)展為能憑借自身的力量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這樣的教育方式對學生而言,不但有利于他們掌握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還有利于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與此同時,還能夠夯實專業(yè)基礎,讓他們熟練地掌握相應的創(chuàng)作技巧。
二、突出教學重點,讓學生在實踐中摸索相應的技巧
眾所周知,教育者為了讓學生掌握更多內容,經(jīng)常為學生講解大量知識,但是經(jīng)常導致學生出現(xiàn)“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狀況,找不到課程重點,從而教育者需要突出教學重點。即在講解創(chuàng)作大寫意花鳥畫的技巧時,需要告知學生結構中的哪一部分重要,應該先畫,哪一部分要自成規(guī)則,不需要做大的改動。以鷹的畫法為例,若想呈現(xiàn)鷹的英雄之氣,首先就需要重視鷹的嘴部和眼部,即先勾嘴和眼,且用色要深厚,注重其中的線條和神韻,其次再畫鷹頭頂?shù)挠鹈⒈巢?、羽翼和尾部,最后再勾爪,勾畫出厚重的爪部。在這三步當中,教育者需要讓學生重視相應的意境,多動眼觀察,動手作畫,讓其在實踐中摸索相應的技巧。
三、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和針對“讀”“品”“臨”的教學方案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會明顯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已經(jīng)不能適應現(xiàn)代學者的步伐了,在一定程度上,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甚至會阻礙學生的步伐,因而教育者需要采用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從根本上提高教學效率。然后在為學生講解大寫意花鳥畫時,教育者可以針對“讀”“品”“臨”三個字,為學生開展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案。其中“讀”代表的是引導學生分析和欣賞大寫意花鳥畫作品,讓學生掌握作品的立意、構圖方式、筆墨變化情況以及色彩運用情況;其中的“品”代表的是品味作者所表達的感情;其中的“臨”代表的是讓學生臨摹作品,最后再讓學生將自身作品與原作品比較,尋找其中的不足之處。這樣的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必將有利于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大寫意花鳥畫。
(一)要讓學生抓住大寫意花鳥畫的本質特征
由于中國花鳥畫早在古代就已出現(xiàn),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其是具有一定的深度的,進而教育者想要讓學生可以憑借自身的力量作畫,首先就需要讓學生了解事物的本質特征,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在作畫時展現(xiàn)事物的本質特征。許多人在描繪寫意畫時都極力追求其中的“意”,雖然能呈現(xiàn)出較好的畫面,但是其忽視了其中的本質,會出現(xiàn)蒼白無力的狀況,從而教育者需要要求學生抓住事物的本質特征。
(二)要讓學生在學習中了解寫意花鳥畫的要素
由于中國畫從工筆到寫意經(jīng)歷了一定的發(fā)展歷程,從而如果學生了解了寫意的相關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就等同于其了解了寫意畫的發(fā)展歷程。比如說,由工整的勾填法、沒骨法、兼工代寫法到寫意畫法,其體現(xiàn)了人們由客觀表現(xiàn)自然界中的事物,發(fā)展到主觀表現(xiàn)自然界中的事物,最終發(fā)展到了表現(xiàn)人的思想情懷。另外,在中國畫的發(fā)展過程中,大寫意花鳥畫雖然與以往技法不同,但是大寫意花鳥畫仍然注重筆墨,注重筆鋒,注重表現(xiàn)筆跡以及注重筆墨在流動時呈現(xiàn)出的韻致。同時,人們在描繪大寫意花鳥畫時,還注重書法的用筆技巧,將其恰到好處地運用到了作畫當中,即需要重視“詩情畫意”的相關要素。
(三)重視學生的臨摹過程
想要讓學生自己作畫,不僅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相應技巧,還需要重視學生的臨摹過程。在“臨”的過程中,教育者需要為學生找一個范本,讓學生照著這個范本畫出相應的大寫意花鳥畫,讓學生學習相應的技巧。其次在“摹”的過程中,教育者需要讓學生自己準備一張宣紙,將其放在范本上,照著范本的印子畫。其實人們在臨摹的過程中,能夠學習到很多東西,如果天天臨摹優(yōu)秀的作品,自身必能受益良多。著名的畫家崔子范,在五十歲的時候才開始學畫,雖然學畫年齡較晚,但他天天臨摹吳昌碩的作品,最終也成為了一代大師。由此可知,人們需要重視臨摹。在花鳥畫中,有大量的優(yōu)秀范本,比如說,王成喜的范本、齊白石的范本、趙少昂的范本以及潘天壽的范本??偠灾?,在花鳥畫當中有許多優(yōu)秀的范本,學習者若想臨摩,可從中選取適合自己的、優(yōu)秀的并且自己喜歡的范本對其進行臨摹。在選范本的過程中,只有選取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一味選擇大量的不適合自身的,會影響自身的進度,因為寫意畫倡導人們要理解的寫,如果不理解他人的作品,將無法對其進行較好的臨摹。在選取了恰當?shù)姆侗九R摹后,在用心的前提下,學生們必定會學得相應的要領,進而提升自身的作畫水平。
四、培養(yǎng)學生恰當?shù)挠霉P、合理的用墨以及正當?shù)挠蒙寄?/p>
在完成了以上任務后,教育者還需要培養(yǎng)學生恰當?shù)挠霉P、合理的用墨以及正當?shù)挠蒙?。在培養(yǎng)學生用筆的過程中,教育者不僅需要讓學生了解筆的類型,即毛筆、分斗筆,其中尺寸包含大、中、小,類型分為狼毫、兼毫以及羊毫,還需要讓學生了解筆的作用,即“培養(yǎng)學生造線的能力”,通過利用中鋒、逆鋒、側鋒以及拖鋒的形式,去勾勒線條,以畫出如行云流水般的線條。在培養(yǎng)學生用墨的過程中,不僅需要讓學生了解墨的類型,即松煙類型和漆煙類型,其中松煙的顏色比較暗淡,而漆煙的顏色比較亮麗,在不同的畫面需要應用不同的墨,還需要讓學生了解墨分出的色和使用墨的手法,即墨主要分出了焦、清、淡、重、濃等色,人們主要使用潑墨、勾、積墨、點、染、擦、破等手法。在培養(yǎng)學生用色的過程中,教育者需要讓學生了解中國畫原料的類型,即植物質原料和礦物質原料,其中植物質原料具有透明的特點,而礦物質原料具有凝重的特點,從而色分為了暖色和冷色兩種類型。在繪制中國花鳥畫的過程中,人們通常持有以墨為主、以色為輔、色墨互不相礙、色墨互相交融、冷色暖色協(xié)調應用的觀點,從而人們要想制作一幅優(yōu)秀的作品,就需要掌握用筆、用墨以及用色的技術要領。
五、改善傳統(tǒng)教學模式,應用開放式的教學模式
就高校大寫意花鳥畫的教學方式而言,教育者大多應用著示范講授式的教學模式,并且也能夠給予學生一定的空間,讓其自主實踐。在一定程度上雖然取得了良好的效應,但這樣的教學模式,仍然沒有擺脫“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模式,即教育者仍舊作為課堂主體,為學生傳授著有關大寫意花鳥畫的相關知識,創(chuàng)造了學生被動接受相關知識的局面。對學生而言,這樣的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不僅會限制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想,阻礙他們的個性化發(fā)展,還會使他們產(chǎn)生較強的依賴性。教育者需要為學生更新教學模式,創(chuàng)造一個開放式的教學模式,提供給學生一個可以展現(xiàn)自我的平臺,真正的讓學生發(fā)揮自身的主體作用。比如說,教育者可以在因材施教的前提下,幫助學生制定學案,讓其盡量在完成大綱計劃的同時制定自己的相關計劃,讓其通過這兩條線路,去充分發(fā)揮自身才能,進而達到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以及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素質的目的。
六、結語
大寫意花鳥畫是具有中國美術特色的民族藝術瑰寶,在其中蘊含著豐富的民族智慧。高校需要積極開展有關大寫意花鳥畫的教學,這樣不僅可以深化學生對傳統(tǒng)藝術的認知,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但是,想要較好地開展大寫意花鳥畫教學,還需要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進行必要的深入研究,其中深化教學改革和創(chuàng)新教學思維是大寫意花鳥畫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比如說,教育者需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去采用開放式的教學模式;注重學生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去采用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突出教學重點,讓學生在實踐中摸索技巧,通過這幾方面內容,提高學生的相應技巧。
參考文獻:
[1]劉海勇.明清寫意花鳥畫的筆墨結構與寫意造境[D].中央美術學院,2012.
[2]宋雨欣.論當代寫意花鳥畫的審美趣味[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5.
[3]呂衛(wèi)寰.中國寫意花鳥畫藝術的情感特征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8.
[4]吳猛.新世紀關于寫意花鳥畫的思考[J].郴州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06).
[5]李文絢.我對寫意花鳥畫的“意”“象”再認識[J].文藝研究,2001,(06).
通訊作者:
王曉東
作者單位:
佳木斯大學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