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美術學院 工藝美術系 116650 )
清代宮廷玻璃經(jīng)過中西大融合之后,工藝手法和技能都有很大變化,這些工藝對民間的玻璃生產(chǎn)帶來很大影響,其中以北京和博山地區(qū)的影響最為直接。清代北京的民間玻璃作坊就已經(jīng)產(chǎn)生,主要制作民間需要的鼻煙壺,玻璃原料也和宮廷玻璃廠一樣,大部分來自博山地區(qū)。民國時期國外有人專門收藏精巧的中國鼻煙壺,加上還有一些人吸聞鼻煙,此時就開始大量仿制乾隆時期風格的鼻煙壺。北京所制多為套色且為厚壁玻璃,如圖1,為北京所做鼻煙壺,雕琢出來的花紋效果厚重有力,很有乾隆時期的官造鼻煙壺的特點,也很有北方風格。
圖1 套紅玻璃鼻煙壺 產(chǎn)地北京
清代宮廷玻璃廠引進的西方玻璃生產(chǎn)工藝,需要本地工匠的配合,博山的工匠長期在清代宮廷玻璃廠服役,使他們掌握了先進的玻璃工藝技能并帶回家鄉(xiāng),使當時比較落后的民間工藝有了很大的提高,也是對清代宮廷玻璃工藝的保留最為完整的地區(qū)。以博山套色玻璃為例,這種工藝就是對清代套色玻璃的一種仿制。清代宮廷套色玻璃生產(chǎn)的高超技藝代表了當時套色玻璃的最高水平,影響到海外的市場需求,還為博山套色玻璃創(chuàng)造了出口機會,帶來了一定的經(jīng)濟價值。
今天手工產(chǎn)品日益顯示出它的經(jīng)濟價值和藝術魅力,對套色玻璃有深刻研究的工藝美術師張維用老師,也一直堅持這種產(chǎn)品的手工創(chuàng)作,對套色玻璃工藝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在花紋方面有所創(chuàng)新,雕琢也盡顯獨到之處,這種帶有作者獨特風貌的作品,是由于作者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所要表達的目的是追求作品的效果,并不太多考慮成本工時等因素,在博山當?shù)貋碚f,已是難得的佳品??梢钥闯觯┥浆F(xiàn)存手工作坊中的玻璃作品和清代宮廷玻璃器風格用明顯的相同之處,這和清代宮廷玻璃對博山的影響分不開的。作者在對這兩位民間藝人采訪時得知,他們的作品大多都被古董商或收藏家買去,有的竟然被冒充清代作品去贏取利潤,這也證明了清代宮廷玻璃工藝風格對民間藝人影響的存在。
歐洲收藏的清代宮廷玻璃器較多,可見對清代宮廷玻璃的喜愛程度之大。清代宮廷玻璃工藝風格并被傳播到海外,被稱作為“乾隆玻璃”,1這在中國玻璃史上是個史無前例現(xiàn)象。由于清代宮廷套色玻璃的影響,在建國初期,外貿(mào)部門要求博山琉璃工藝生產(chǎn)合作社提供套色的玻璃產(chǎn)品以擴大出口,去填補當時海外商人和收藏家皆思之若渴的套色玻璃市場。
“英國十九世紀,玻璃實業(yè)家創(chuàng)立了運用經(jīng)典設計的裝飾技術,重制波特蘭花瓶獲得成功,使這一獨特技術復活。但事實上,中國人整個十九世紀中都在制作花色浮雕玻璃?!笨梢姡癖〔AУ膹V泛運用,套色雕刻國外也得到了一定的重視。套色雕刻在西方是個古老的工藝,但在風格上面一直沒有出現(xiàn)太多的變化,但西方套玻璃傳入中國后,被變遷為中國傳統(tǒng)工藝風格,進而得到西方的青睞。這件英國玻璃公司的產(chǎn)品的花色和圖案非常接近的中國傳統(tǒng)裝飾風格,造型和雕刻工藝也受到了清代宮廷玻璃工藝的影響。
無獨有偶,作者在北京采訪法國留學生吳丹(Nina Hovrdin)時,她給我一張非常令我吃驚的照片資料,如圖2,玻璃圓片有兩層不同的顏色組成,中間刻有白色和紅色英文字母,白色英文字母為:steps in making or polishing of the glassware articles,大意是“玻璃物品的制作與拋光步驟”紅色英文字母為:Tung Hsing Yung Co.,Peiping,China,大意為“中國北平Tung Hsing Yung公司”這個偶然的發(fā)現(xiàn),使我立刻感覺到這和清代乾隆時期流行的套色玻璃雕琢工藝有關,從圖片看出,以左下角為起點,有六個圖案,這六個圖案記述了套色玻璃雕琢的詳細步驟,而中間用英文標識,明顯是寫給外國人去理解的。此圖可以進一步說明,西方已經(jīng)開始向中國學習套色雕琢技術,可以得知,當時套色雕琢在西方的影響程度。
圖2 套色玻璃的制作與拋光步驟
從這兩個對西方影響的實例分析,它們均為套色玻璃,而玻璃工藝為西方引進,這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真正影響西方玻璃的為套色雕琢工藝和中國的裝飾圖案。清代宮廷玻璃的雕琢工藝來自玉器的雕琢工藝,圖案來自中國的傳統(tǒng)圖案,所以,本質的影響還是中國的玉器文化和傳統(tǒng)裝飾文化,進一步來說是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影響到了西方。
注釋:
1.來自于對北京大學的法國留學生吳丹的采訪,在國外一般稱作“乾隆玻璃”。因為這個時期的玻璃器產(chǎn)量最多、影響最大。而在清代以后仿制的清代宮廷玻璃器也大多刻乾隆年款。